守初心 擔使命 打造素質過硬公安基層隊伍

富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立足轄區實際,認真學習借鑑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建統領、創新驅動、專群結合、民意主導,努力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工作目標,不斷提升轄區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守初心 担使命 打造素质过硬公安基层队伍

一、高樹黨建引領旗幟,鑄牢新時代隊伍建設網

(一)堅持政治建警不動搖。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實踐活動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支部專題學、培訓輔導學、宣講促進學等形式,引領民警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明確紅線、守住底線、對標高線,確保“公安姓黨”的政治屬性毫不動搖。

(二)堅持文化育警樹形象。高強度基層工作之餘,該所注重提升民警業餘文化生活。在廉政灶和洗澡間等暖心設施完備的基礎上,新建了讀書室、健身房、文化走廊,為民警業餘文化生活開闢了形式多樣的文化陣地。支部書記定期講黨課,營造了濃厚的思想學習氛圍;聘請心理疏導老師,定期向民警講課,做重大事件處置後的心理介入。通過鼓勵民警發展書畫和詩詞等各類文藝愛好,豐富民警文化精神生活,藉以提高民警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不斷強化民警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

(三)堅持素質強警不放鬆。借力“三個平臺”打造“一支鐵隊伍”。派出所支部高度重視提高民警政治素養,依託“學習強國、黨員小書包、延安黨建雲平臺”等學習平臺,踐行《延安市公安機關文明形象規範》、充分應用“三個筆記本”不斷強化政治理論學習,進一步提高黨性修養,彌補思想短板。同時採取輪值輪訓戰訓結合的方式,抽出充足時間對民警進行實戰化培訓。以“講忠誠、勇擔當”的理念,打造出一支拉得出追得上打得贏說得過的高素質民警隊伍。

(四)堅持制度管警不鬆懈。強化剛性約束,堅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健全完善請假審批和考勤制度,實行每日例會早點名制度,按照《延安市公安機關文明形象規範》要求,嚴格警容風紀,確保沒有警容不整、警便混穿、內務髒亂差等行為。在接待群眾時堅持回訪制度,確保沒有對待群眾態度冷漠、故意刁難、推諉扯皮等問題。

守初心 担使命 打造素质过硬公安基层队伍

二、邁開創新驅動步伐,優化新時代矛盾化解網

(一)創新勤務運行機制。大數據引領打造新時代“智慧警務”。建立“三室兩隊”勤務機制,設置“勤務指揮室、綜合辦公室、戶籍室、案件中隊、社區警務中隊”,充分發揮各隊室職能作用,形成了由勤務指揮室負責指揮調度,案件中隊和社區警務中隊有效配合的警務協同機制。同時建立社區警務研判機制,每天由勤務指揮室民警梳理分析轄區前一天警情並進行通報,部署當日社會面防控、治安管理、糾紛調解等各項工作,做到每日一研判、每週一小結,通過深度融入社會治理,做到資源共享,增強工作效能,真正提高社會面管控率,形成共建共治合力。

(二)創新社區治理理念。實行零距離辦公,社區民警與社區幹部相互配合,群眾在哪裡,社區民警就在哪裡。一起接待群眾,受理群眾所需,共同解決群眾困難和疑惑。在開展入戶調查,採集人口信息,開展基礎防範工作的同時,收集各類民情民意信息,及時發現掌握民間矛盾糾紛苗頭。工作始終全力貫穿以“關注小苗頭,化解小糾紛;排查小隱患,查破小案件;解決小問題,停息小信訪;辦理小事情,送去小溫暖”為思路的社區警務和網格化管理的大融合格局中。真正做到了將矛盾化解提前到激發之前,意見徵求提前到決策之前,法規知曉提前到實施之前。今年以來一標三實工作共採集實有人口3682人,實有房屋2163家,實有單位452家,登記流動人口863人,Y庫建設採集家系360系,採集血樣352份。

(三)創新矛盾化解機制。創新推行了“群眾說事、警官說法、部門聯動”(“兩說一聯”)的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派出所協調轄區政府成立了6個社區“兩說一聯”工作室,工作室成員由相關行業部門組成,每個工作室派駐一名社區民警並由所領導包聯,聘請了由“兩代表一委員”,退休法官、檢察官,德高望重的群眾組成的8名特邀調解員,通過和當事人用拉家常、講道理的方式化解矛盾糾紛。今年以來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36起,無一起上交。

守初心 担使命 打造素质过硬公安基层队伍

三、緊扣專群結合思維,打造新時代立體防控網

(一)雲上公安,做強智能防控體系。建立視頻監控綜合應用平臺,配備3套人像識別監控系統,將城區263個監控攝像頭全部接入應用平臺,實現了對城區重點部位、敏感點位全覆蓋。選定蓮花居小區建成“智慧安防小區”,引入智能門禁、人臉識別、車輛識別等系統,做到“人過留影、車過留牌”,第一時間預警小區異常現象,便於民警和小區保安及時應對,實現了小區及周邊年內零發案。同時有效利用聖地警務雲數據支撐,把安全防範視角延伸到全縣範圍內,實現視野更開闊手段更豐富的邊緣觸網預警效果。高新科技的運用大大減少了民警的工作量,提高了辦事辦案效率,為“平安富縣”建設創造了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二)強化點線結合,構建巡邏防控體系。重點加強對沙梁街沿線、農貿市場、開元廣場、北教場等部位的管控力度,安排警力全天候值守,組織網格力量開展巡邏守護,深入排查轄區內各類不穩定因素,對苗頭性、隱患性情報信息進行梳理研判,及時安排應對,確保安全可控。同時,在集貿市場、超市、旅店開展“十個沒有”創建活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檢查督促指導,組織開展群防群治,實現重點行業和要害部位安全平穩。

(三)群防群治,構建網格化防控陣地。統籌轄區企事業單位和治安積極分子等社會力量參與的社區治安第一道防線,通過構建“1+1+N”的警務機制,在6個社區成立由6位民警牽頭,6位輔警、36名社區網格員、60名綜治隊員及315名企事業單位治安積極分子組成的網格化自防聯動體系,打造出集人口管理、治安防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情報收集等功能為一體的群防群治主陣地。

(四)主題宣講,佔據防範宣傳主陣地。切實開展防範各類違法犯罪的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彩頁、張貼公告、利用沿街門店LED顯示滾動投放等形式宣傳,提高群眾對掃黑除惡工作的知曉率,此外社區民警指導轄區富縣雨露志願者組織組建了來自各行各業10名兼職講師構成的“鄜州講團”,設置了掃黑除惡、案件防範等課程。目前已經開展主題講座18期,緊接轄區地氣,以平安宣傳為抓手開展法律諮詢服務活動。在護校安園方面,城關派出所在工作中加強對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普及校園法律知識,增強學生遵紀守法意識,今年來,在轄區中、小學做法制報告6次。

(五)依靠人民群眾,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在充分利用公安技術力量和合成作戰的基礎上,派出所緊緊依靠群眾、廣泛發動群眾,積極獲取案件線索,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同時按照上級公安機關安排部署,紮實開展各類專項行動,今年以來,我所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查處行政治安案件53起,處理違法人員131人。

四、借力民意主導抓手,織密新時代警民同心網

(一)優化業務,打造戶籍便民窗口。牢固樹立警務圍著民意轉,民警圍著百姓轉的工作思路,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次辦好”工作機制。派出所戶籍窗口推行三項便民舉措。一是“後置審批”。群眾申報戶口等業務事項,先收材料,材料齊全的先辦理,後置審批,加快辦理速度;二是“受理補缺”。群眾辦理業務事項申報材料有缺項的,對所缺內容列出清單一次告知,不讓群眾多跑路;三是“快遞送達”。在群眾自願前提下,以快遞方式寄遞各類戶籍證件,避免群眾往返奔波。實現群眾“只跑一次”、“零跑腿”的工作目標,最大限度保證群眾辦事。

(二)“在線警務”,搭建警務惠民平臺。強力推進“民意主導警務戰略”,把“智慧警務”作為服務群眾、惠及民生的突破口,率先通過微信群、APP、“互聯網+公安政務”等網上服務平臺,將公安信息化服務向互聯網延伸,實現公安業務網上預約,待辦事項每日提醒,業務進度及時反饋,群眾訴求實時掌握,深受群眾讚許。

(三)貼心警務,建起警民連心橋。一是在派出所公開民警姓名、職務、手機號、微信二維碼等個人信息,全天候接受群眾諮詢、預約服務。二是在派出所戶籍窗口推行上門服務、延時服務、預約服務等服務措施,有效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三是在6個社區分別設立便民服務點,由社區民警、輔警履行宣傳員、採集員、代辦員、聯絡員“四員”職責,方便群眾在“家門口”辦事。(王延峰 記者 劉全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