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呼和浩特的“板”為啥這麼多......

“桃花板”“圪老闆”“攸攸板”

“刀刀板”“麻花板”……

生活在呼和浩特的人

一定知道這些“板”

許多村莊名字裡含有“板”

是呼和浩特地名的一大特色

據不完全統計

這個地區含“板”的地名

就有三四十處之多。


那麼“板”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呼和浩特為什麼有這麼多“板”呢?


你知道嗎?呼和浩特的“板”為啥這麼多......

 “板”,也作“板申”“板升”“報申”“拜牲”“白尖”……為蒙古語,有房屋之意,後引申為村落。最初指豐州灘(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一帶)蒙漢族居民聚居之地。明嘉靖年間,蒙古族首領阿拉坦汗統率土默特部駐牧於豐州灘,中原有很多漢人因不堪明統治者的壓榨,成群結伴逃亡到蒙古地區,並逐漸定居於豐州灘一帶,形成蒙漢聚居區。

因漢人不習慣居住氈包帳房,所以他們急於修建住房,但草原上根本沒有任何建房材料,於是,他們只好用“乾打壘”的方式築牆,和泥脫坯壘窗戶,採打樹幹搭蓋房頂。“乾打壘”這種用於建房的方式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它的最基本做法就是:兩邊用模板夾起來中間填土然後夯實,木板層層升高直到所需高度為止。早期由於當時各方面的條件所限,漢人建房多是如此,當時的蒙古人面對這一新鮮事物,就把這種房子叫作“板升”,又因為那個時期漢人所聚居的“村落”並沒有什麼名號,就這樣“板升”漸漸形成了對其聚居之處的通稱。

在定居板升的漢人中,有反對明政府的邊官將士,有發配戍邊的囚徒,最多的還是農民。漢族人民定居在這裡修築房屋,從事生產,傳播了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手工業、建築等技術,同時他們也吸納了蒙古族人民生產生活習慣。蒙漢人民在生產、文化、醫藥諸多方面的廣泛交流,促進了內蒙古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兩族人民還在豐州灘共同開墾了上萬頃的土地,種植麥、谷、黍等穀物,使農業生產有了提高,從前人煙稀少的豐州灘逐漸變得富庶起來。

此外,漢族的工匠用傳統的中原建築工藝,為阿拉坦汗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宮殿。隆慶五年(1571),在三娘子的佐助下,阿拉坦汗接受明政府“順義王”封號,蒙漢友好互市,關係日漸和睦。萬曆初年,阿拉坦汗與三娘子共同籌劃,修築庫庫和屯城,明政府賜名為“歸化”,後人又稱其為三娘子城,成為蒙古土默特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日益繁榮和發展。自豐州灘西抵黃河三百餘里,皆為板升所括,可以說,呼和浩特就是一個大板升。板升建築,對蒙古族從遊牧生活走向定居生活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呼和浩特以“板”組成的地名有多種類型,有的地名根據地理位置而設,如桃花板,意為河灣處,和漢語裡的“桃花”可沒什麼關係。只因其坐落於大黑河一河灣處,因此得名。而刀刀板,意為下邊,因其位於大青山山坡下,故名此。

有的地名因房屋顏色而設,如,口可板,意為青色的房子;善友板,意為黃色的房子。

有的以房屋的新舊大小命名,如,旭泥板,意為新房子;依肯板,意為大房子。

有的以居住人口而設,如古路板,蒙古語音譯詞,意為三個,源於清乾隆年間,此地早先只有三戶人家居住,因故得名,即三間房。

有的反映了蒙漢族聚居的歷史,如,乃莫板,蒙古語音譯詞,“乃莫”意為八個,源於乾隆三年此地有三戶蒙古族和五戶山西遷來的漢族居住,故得名,意為八間房,即八戶人家。

有的地名根據房子的用途或特點而設,如,色肯板,意為漂亮的房子,攸攸板,意為百貨俱全的房子,黑麻板,意為鼻樑樣的房子。

以“板”作為地名的地區多是移民新村,房屋種類以中原樣式居多,而人口結構上以移民為主,原住民相對較少。

這些“板升”大多從蒙古語而來,極個別是從藏語發展而來,在演變過程中它們大都簡化為“板”。

還有一種說法,由於文化的交流融合,語言、詞彙的流變和相互“轉借”,“板升”一詞為蒙古族借用漢語裡的“百姓”一詞,因此,發音上相似,從起初用以稱呼來到塞外謀生的漢人,後來引申為村莊、村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