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進攻美軍步兵,陣亡比3561:79: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今天說說一旦沒有了地雷和伏擊,越南步兵打美國步兵有多麼費勁。簡直就是,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殺戮土著人一樣。在德浪河谷戰鬥,美軍陣亡79人,就打死3561名越軍,打出了45:1的比例,而且,還不算負傷數字。那麼,美軍步兵為什麼可以這麼能打呢?

這種比例,甚至比第一次鴉片戰爭,傷亡比例還要高。可是,越軍與美軍也沒有武器代差啊?原因就是戰術和機動力。在1965年11月的德浪河谷,美國步兵武器,其實並不怎麼樣,那個時候M-16突擊步槍剛剛出現,還到處都是毛病,而M-14步槍則是笨重無比。

越南進攻美軍步兵,陣亡比3561:79:為什麼會這樣?

越軍的AK-47突擊步槍和半自動步槍,以及大量無後坐力炮和迫擊炮,更加適合進行叢林近戰。美軍當時投入的兵力是騎兵第1個師的1個營450名美軍,他們的任務是所謂的打獵。

在直升機將這個營450人運輸到位以後,他們就發現,自己就在龐大的越南軍隊的中間,他們一開始就被包圍了,而且,根本沒有工事和堡壘可以依託。

越南進攻美軍步兵,陣亡比3561:79:為什麼會這樣?

戰鬥很快就爆發了,越軍不斷從兩翼和正面發動進攻和包抄。實際上,如果單純依靠步兵戰,這批美軍肯定早就完蛋了。但是,美軍的戰術很類似二戰對日軍步兵的戰術,就是形成幾個互相支援的防禦圈,在外圍則有榴彈炮陣地。

真正發揮作用的是遠處9公里以外的榴彈炮陣地,前面的步兵只是誘餌。美軍步兵也不會長時間徒步行軍,穿越叢林,而是直升機機降,這樣就可以攜帶更多彈藥,同時,並不消耗體力。

越南進攻美軍步兵,陣亡比3561:79:為什麼會這樣?

在二戰時代美軍的TOT炮兵戰術,可以說是當時最先進的炮兵戰術,遠遠超過,德國,蘇聯和日本炮兵戰術。這是一種,同時彈著戰術,其幾乎是無法預警,也很難躲避的。常規的炮擊在第一輪炮彈落下後,敵軍有反應的時間進行規避疏散,而同時彈著則不會給敵人機會。瞬間多發炮彈的同時爆炸將會讓整個打擊區域變成敵軍的修羅場。

越南進攻美軍步兵,陣亡比3561:79:為什麼會這樣?

這種戰術對於,後勤能力,炮兵軍官的職業素養,通信系統,還有炮兵觀測能力,都要求非常高。這也是,德國單個步兵師打不過美軍單個步兵師的秘密。比如在1944年12月的巴斯通,德軍裝甲教導師的1個營在15輛坦克掩護下發動衝鋒。

結果美軍在30秒以內2輪TOT戰術炮擊以後,經過精密計算和協同的炮彈,就將15輛坦克和德軍1個營一掃而空。德軍根本沒有辦法躲避,因為整個炮擊區域的炮彈,幾乎都是同時落地爆炸。

越南進攻美軍步兵,陣亡比3561:79:為什麼會這樣?

在德浪河谷也是如此,美軍步兵根本不是靠輕武器射擊,地雷阻擋,堅固工事。而是依靠炮兵的TOT戰術,不斷打擊,發動衝鋒的越南步兵。

在激戰的53個小時內,美軍12門榴彈炮竟然發射了1.8萬發炮彈,平均每門炮發射1000多發。為此,在距離美軍陣地200米外到2000米形成了無法穿透的火力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