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十八怪之餐飲十八怪

餐飲第一怪:全羊湯鍋煮著吃。

當地人習慣將其軀幹並頭、蹄、肚雜一鍋煮,俗稱“羊湯鍋”。

雲南十八怪之餐飲十八怪

餐飲第二怪:糯米粑粑叫餌塊。

餐飲第三怪:螞蚱能做下酒菜。雲南食源豐富,人們吃菌子、吃蟲子,看著怪異,回味無窮。餐飲第四怪:竹筒當鍋煮飯吃。煮飯用鍋,千古流傳。但以竹筒代鍋煮飯,清香宜人。

雲南十八怪之餐飲十八怪

第五怪:過橋米線人人愛。油而不膩、美味可口為特點,老幼皆宜。

雲南十八怪之餐飲十八怪

餐飲第六怪:砂鍋慢火燉雞吃。雲南山區放養的土雞營養豐富,當地人習慣摻加野生菌、草果、砂仁、花椒、生薑用土鍋慢火燉食。

餐飲第七怪:豆腐長毛才煎吃。

雲南人習慣把豆腐放3至5天發酵長黴,然後放在慄碳火上烤至外焦裡嫩,蘸著佐料吃,其滋味真好。

雲南十八怪之餐飲十八怪

餐飲第八怪:香草捆魚烤著吃。雲南傣族習慣將魚去肚雜裝入蔥花佐料,用香茅草捆綁,放炭火上烤至皮黃,即可食用。

餐飲第九怪:燒酒待客把水代。酒是少數民族的飲品,也是少數民族的文化,雲南人好客必有酒。你一旦走進彝寨苗嶺,就要手接“牛角酒”。

餐飲第十怪:山上野花當蔬菜。雲南野花多,草花、樹花、寄生花,到處是花。當地人喜歡吃花,並作為山貨出售到大中城市。

餐飲第十一怪:面夾鮮花做餅吃。雲南有專門食用的鮮花。當地人用鮮花泡酒喝、當茶飲,

還做成鮮花夾心餅。

雲南十八怪之餐飲十八怪

餐飲第十二怪:野生菌子當蔬菜。雲南野生菌品種多、產量大,當地人採來當菜吃,還加工成罐頭、軟包裝食品。

餐飲第十三怪:洋芋連皮烤著吃。雲南多產馬鈴薯,當地人叫“洋芋”,他們習慣連皮烤黃蘸醬吃。

餐飲第十四怪:土鍋通洞蒸雞吃通洞土鍋蒸出香氣腹鬱、鮮嫩無比的“汽鍋雞”,成為滇菜的一道名品。

餐飲第十五怪:摘下草帽當鍋蓋。用草編織而成的帽子也可當鍋蓋,它不僅捂得嚴,而且還能給食物一種清香,味道與金屬鍋蓋真的不一樣。

餐飲第十六怪:綠色青菜叫苦菜。青菜苦味,俗稱“苦菜”。

餐飲第十七怪:雞羊魚配三道菜。

玉溪江川傳統制作的銅鍋魚、清燉雞、清湯羊肉,號稱

“三道菜”。目前昆明及許多城市都有連鎖飯店。

餐飲第十八怪 十冬臘月殺豬菜。每年的殺豬飯,雲南人習慣在烹調墩子肉、小炒肉的同時,將頭、蹄、肚雜與白菜、羅卜一鍋煮,俗稱“殺豬菜”。

雲南十八怪之餐飲十八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