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誰能解決電池的問題,誰就能成為下一個世界首富,你怎麼看?

馨語花藝2


感謝您的閱讀!

確實靠電池成為首富的還真有,比如我們都知道的比亞迪老總王傳福,1995年成立比亞迪,不久就成了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充電電池製造商。誠然王傳福的首富是中國首富,並且比亞迪那時候已經不僅僅電池業務,它還包括汽車等業務。所以,解決電池問題,有幾率成為首富。

有人說,未來電池的方向就是石墨烯電池!當這句話被一些人推崇的時候,有些人可能會受此影響,下意識的認為,如果誰能夠在石墨烯方面有突出作為的話,那他可能會成為未來的首富。

我們瞭解下什麼是石墨烯電池?石墨烯電池,目前主要是利用鋰離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形成的一種新能源電池。實際上,本質上還是鋰電池,確實使用了石墨烯材料,可本身石墨烯的成本比較高,這種可能被完全使用的可能性很低,而且根據未來石墨烯電池可能使用的方向,要不然就是導電添加劑,要不然用於負極材料。

實際上受限於成本,石墨烯不管是作為添加劑還是負極材料都不可能實現。

那麼,我們如果對於石墨烯電池表示不看好,可能存在某些科技天才,發現了或者發明了新的材料,真的能夠解決電池問題呢?

這裡就很有意思,什麼才叫解決電池問題呢?我覺得解決電池問題本身概念就很大,如果你手機電池充電一次,可以使用一個星期,那麼叫不叫解決了電池問題?你可能會說能不能充一次電,使用一個月……充一次電,使用幾百年?明顯的如果真的使用一次用上百年,那電池廠家估計也獲利不到吧,畢竟產品質量太好,電池廠商估計也只能銷售一次了。


目前,電池廠商可能還會使用更長時間的鋰電池,但是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以及安全性能,都是他們要考慮的問題。

不過,蘋果很早之前的一項全固態電池的專利,讓我們比較期待,如果真的能夠有全固態的電池,可能是更高一個級別吧!不過,怎麼突破能量守恆定律,確實是電池研究的難點。


LeoGo科技


一、電池的發展史

首先,我們來大致看一下電池的發展史。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亞歷山德羅·伏特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電池。

1859年,由法國物理學家賈斯頓·普蘭發明了最早可以充電的電池,鉛酸蓄電池。

大約在1947年,鎳鎘電池問世,它多使用在對能量需求更大的場合。

1950年,鹼性鋅錳電池問世。

1960年,燃料電池問世。

1970年 ,鋰電池問世。

1980年,氫鎳電池問世。

1991年,索尼生產出第一塊商用鋰電池。



在20世紀大多數時間裡,鉛酸蓄電池和鎳鎘電池主宰了整個充電電池市場,這兩種電池至今仍被人們使用著。儘管在單位體積存儲電量上,這兩種電池比不上新型的電池,但是它們的製造成本低,價格上有極大的優勢,如今幾乎所有汽車的啟動發動機都是靠小型鉛酸蓄電池組提供脈衝電能的,佔據了全球充電電池市場的近一半。在飛機及火車上,人們使用鎳鎘電池作為緊急備用動力來源。

21世紀初,鋰電池開始大規模的應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數碼電子產品,並一直延續至今。

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這些年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單從手機這個縮影來看,摩托羅拉在1974年發佈了第一部手機,在不到半個世紀時間裡,手機的變化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在外觀、性能、拍照…是朝著全面性、均衡性發展。滿足了多數人聽歌、拍照,以及記錄視屏等基本要求,不用帶各種電子設備,使人們只帶一部手機,就可以做到覆蓋人們生活中80%以上的適應需求,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出行。


二、發展瓶頸

但是,相比於屏幕,處理器的升級,我們現有的電池技術,主要還是採用上個世紀發明的鋰電池技術。在30多年的發展中,電池的核心技術並沒有得到核心的突破,科學家們在把元素週期表的所有元素進行推演,依舊沒有發現可以完美替代鋰電池的存在。鋰電池較高的能量密度,在單位重量下存儲的電量是鉛蓄電池的5倍以上,且自身重量輕,不是重金屬,對環境汙染低,也是它一直在使用的原因。在鋰電池基礎上,科研者也在不斷的尋求新的正極材料,以及更換電解質溶液來提升電池的容量,但今天智能手機的耗電情況也一直在增加,此消彼長下也就沒有明顯的提升。

三、新型電池

當下,市場也出現了一些新的電池技術:石墨烯電池,柔性太陽能電池,錳氫氣電池。

1.石墨烯電池:自2010年製備石墨烯的方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一來,就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石墨烯電池,是指利用鋰離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而開發出的一種新能源電池。諸多優良性能,如透光性好,導電性能優異、導熱性較高,機械強度高受到歡迎,但是目前生產工藝不成熟,難度大,性能不穩。前段時間聽傳華為已經成功研製石墨烯電池,不知真假。(其實也有很多人覺得石墨烯在國內過分誇大,石墨烯電池前景並不會特別好)。



2.柔性太陽能電池:柔性太陽能電池,是薄膜太陽能電池的一種,而且技術先進、性能優良、成本低廉、用途廣泛。在金屬表面照射紫外光,可以發生光電效應。


3.錳氫氣電池:錳氫氣電池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崔屹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研發的一種電池,可循環充電超萬次的錳氫氣電池,用高表面積的碳作為正極集流體( ps :集流體就是彙集電流的結構或零件),用由催化劑控制的氫氣作為負極,用硫酸錳鹽作為電解液,可循環充電1萬次以上,壽命可達10年以上。使用前景雖然不錯,但是目前看依然沒有那麼快實現規模化。

四、總結

其實現在手機充電速度的不斷提升,也是侷限於電池技術發展緩慢,在不能總體提升電池容量的情況下,提升充電速度是唯一的選擇。

可以說,電池就是未來的下一個風口,價值不可估量。電池技術的解決,對科技電子產業的推動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手機、筆記本等可以在現有得基礎上,做的更加的纖薄,更加美觀,可以為電子產品騰出更多的空間,去放置更多的元器件。而且,近年來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出現,受到了國家的重視,電池問題的解決,也會很好的推進該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樣對其他產業也會起一個多米諾骨牌效應。

誰解決電池的問題,誰就是未來的首富,也是很有根據的。

歡迎各位留言討論。


超跑工廠


電池技術十年前都解決了,不過都是軍用,不敢對外公佈,不然就成就了競爭對手


乞丐命皇帝心


大概可以這樣說的。

你知道嗎?我們的手機、智能平板、甚至電腦電池、數碼產品的電池,甚至一部分電池汽車的電池都是鋰電池。

1991年,索尼公司就發佈了首個商用鋰離子電池,從此之後,鋰電池技術一直在進步,密度和安全性一直都在提高,但是並沒有實質性的突破。

現在的電池面臨的情況:電池的壽命短,電池的能量儲存的密度不夠大。

我們以智能手機為例,主流的智能手機,電池都在3000-4500Amh左右,不是因為廠商不敢給你更多的電池容量,而是以為電池密度不夠大,手機的空間寸土寸金,空間非常有限,所以電池也就是這麼大。

但是,4500Amh的電池還是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省點用手機電池能撐兩天,如果玩遊戲,一會兒就沒有了。

如果在電動汽車上,那就更加明顯了。電動汽車目前的續航不夠長,無法長距離的跑。雖然電動汽車已經比較普及了,但是依然無法好像汽油車一樣跑長途或者是快速的補充能量(燃料)。

而且,電池壽命也讓一個朋友擔心電動汽車更換電池的問題。

所以說,如果誰能夠發明一款新式的電池,電池體積不變,但是能夠大大提高電池的密度和容量,讓手機電池容量提升好幾倍,電動車續航提升好幾倍。

你要知道,全球的電池市場有多大啊?現在的電池好像空氣、水、糧食一樣的存在,非常重要,那就意味著全球市場是非常大。如果你能做到這樣的電池,財富自然是無窮無盡的。


太平洋電腦網


小挖客跟儲能打交道的經驗來說:講乾貨。是的,廣義的電池問題其實是新時代能源形式的問題,解決它就如同當年的石油大亨一樣可能成為首富。但是,問題沒那麼簡單。

電池的瓶頸

不廢話,看比較:

普通鉛酸電池:40-60WH/KG,就是說每公斤鉛酸電池重量能讓一個50瓦的燈泡亮1小時

目前的鋰電池:小挖客親自實測,目前實用型中最牛的特斯拉車用21700電池,280WH/KG(具體要看放電功率,放電功率越小放出的電量越大)

一次電池:乾電池就是一次電池,用完就扔的不考慮充電。用貴金屬製成的一次電池,最高有500WH/KG的報道,沒有實測過

新型鋰電池:小挖客的朋友提供一塊樣品,親手實測,450WH/KG(2C放電),可反覆充電,貴得驚人。

汽油:換算過來,12000WH/KG!看到差距了吧?

電動機目前難以替代熱代,根子其實在電池上!

能源迭代的特點

人類能夠利用的能源,決定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原始人只能利用木柴等,後來大規模利用煤炭,就直接催生了工業革命;石油其實能量密度只比煤炭高了一倍,但易用性比煤炭好得多,於是迅速取代了煤炭;下一代的能源是什麼?目前看來電能的可能性比較大——來源廣泛、易用性更好、效率更高、更環保,簡直太好用了。

但是,電能的儲存是非常難大的難關。從前面列出的數據來看,比石油還差著幾十倍。如果有誰能讓這個差距縮到10倍——電池能量密度達到1200WH/KG,電力有可能取代熱機成為主流!

應用的案例

如果電池能量密度達到1200WH/KG,首先,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是現在的5倍!你買輛特斯拉,充一次電能跑2000公里以上(意大利已經有人跑出1000公里,不過是勻速直線跑的,不算)……

你的手機,充一次電就能用上3-5天,重返功能機時代……

光是這兩項,市場的潛力會有多大?想不成為首富都難!喬布斯去世前曾和某電池公司達成秘密合作,申請了燃料電池在手機等移動終端上的應用,據說已經可以續航1周了!可他去世後蘋果公司再沒有在這個領域發過力了。

如果電池能達到汽油能量密度的一半,也就是在現有的基礎上增加20-30倍,那麼飛機可能都全部改用電了,如下圖,正在開發的電動商用飛機!

未來不簡單

但是,電池問題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首先,傳統鋰電池的潛力已經差不多了,想要有數量級的飛躍很困難。小挖客前面提到的那塊新型電池,比現有的電量增加了70%,但充電速度極慢,只有0.1C,價格貴不說,壽命只有幾十個充放循環。

鋰硫電池小挖客測試過,大功率放電時能量密度還不如鋰電池。極小功率時才有優勢。而且,小挖客從來沒看到過5次充放循環後的數據,估計壽命更慘。

氫燃料電池,理論很美妙,但氫的儲存不容易。氫的能量密度高,是用重量來計算的,可體積實在太大了。即使用豐田的700MPA氣瓶儲存(理論上壓縮700倍,算上壓縮因子還要除以約1.4),綜合下來能量密度只是比鋰電池強個2-3倍。氫的生產、運輸、價格、加氫站……全是問題。美國商務部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判斷是,儲氫系統的效率達到7%WT,即每公斤重量能儲存70克氫,才具備實用價值(還比不燃油,但可以用了),目前還有一點點差距

未來的暢想

超導體儲能技術。理論上超導體沒有電阻,儲存電能可以達到極高的能量密度,存儲釋放都沒有損耗,但是,常溫超導體看來近年還不能完善。

燃料電池可以指望一下金屬氫,氫在高壓下變成鑽石一樣的晶體,如上圖,能量密度比石油高出近100倍。但是,所說哈佛一個團隊在2017年合成1小塊,存在的時間沒有兩天。此後再無人重複製造出金屬氫。

可控核聚變,地球的氘、氚等核燃料夠我們用N多年,麻省有個團隊現在雄心勃勃要造一個正輸出(輸出的能量大於消耗的能量)的核聚變反應堆。但即使成功,也只是解決了電能的來源問題。要廣泛應用仍然要電池,或者,像大劉在《三體2》裡描寫的那樣,用無線傳輸電能?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微波爐中嗎?


歷史小挖客


大家好,我是唐進民。作為一名科技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我們現有的電池技術,主要還是採用上個世紀發明的鋰電池技術。在30多年的發展中,電池的核心技術並沒有得到核心的突破,科學家們在把元素週期表的所有元素進行推演,依舊沒有發現可以完美替代鋰電池的存在。

其次鋰電池較高的能量密度,在單位重量下存儲的電量是鉛蓄電池的5倍以上,且自身重量輕,不是重金屬,對環境汙染低,也是它一直在使用的原因。

最後在鋰電池基礎上,科研者也在不斷的尋求新的正極材料,以及更換電解質溶液來提升電池的容量,但今天智能手機的耗電情況也一直在增加,此消彼長下也就沒有明顯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科技相關的文章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唐進民


我非常同意這一觀點!

但這隻能說明這一行業的發展前途非常好!

我的基礎是建立在人類社會最終要開發綠色環保的沙漠太陽能發電上面的!

這種電池要滿足以下要求:

第一是充電快,充電量大!相對來說體積要小!

第二是耐溫要寬,零下五十度到零上五十度!

第三是經久耐用,使用壽命在二十年以上!

第四是成本價格要低!

第五是生產電池本身要綠色環保!安全性能高!

把大規模的沙漠太陽能電能儲存到晚上用,雨天用!取代所有一切汙染能源!

當然能不能成為世界首富又是另一回事,不可能是個體私人老闆幹得了這項偉大的工程的!


綜改1


有人說,誰能解決電池的問題,誰就能成為下一個世界首富,你怎麼看?

首富可能談不上,但是,如果能夠抓好電池問題,別的不說,僅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就足以使企業躋身世界企業前列。因為,電池的需求量實在太大,而目前電池的質量、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和性能等,又確實與用戶需求有著比較大的差距。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所以推廣的難度比較大,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還遠不如傳統燃油汽車,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電池的性能上,如一次充電的使用時間、電池的衰損率、更換電池的價格等。如果充電一次的使用時間不長、衰損率高、換電池的價格高,那麼,用戶就不可能接受新能源汽車。同時,電池的安全性能,也是廣大用戶選擇新能源汽車非常重要的方面。

不僅如此,手機等對電池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對電池的要求非常高,可以說越來越高。如何確保電池質量和性能,也是十分重要的問題。

所以,哪家企業、哪個能夠在電池的研發和生產方面遙遙領先,當然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企業,最有活力和市場前景的企業,當然可以在不長的時間裡就成為位列世界前列的企業。


譚浩俊


首先,題主問出這樣的問題,說明題主已經看到了電池在各個行業中存在的問題,必須點個贊,這個問題問的很大膽,把電池的重要性非常醒目的凸顯了出來。至於解決了電池問題能不能成為首富,那可能不僅僅跟技術有關了,還要涉及到技術保護和資本運作。

言歸正傳,我對於這個問題的回覆是:如果誰能解決電池問題,他確實有可能成為世界首富。

我就以新能源汽車電池為例,在電池成本和電池能量密度兩方面來說明我的觀點,當然電池問題不止這兩點,比如還有安全問題、充放電問題等。



第一,當前電池成本太高。

當前主流的汽車新能源蓄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大概0.9~1RMB/ WH,而三元鋰電池大概1.1~1.2RMB /WH,不要小看這1塊錢左右的價格,我們拿最新的特斯拉Model 3來說,它的電池容量60KWH,用的是三元鋰電池(主流電池類型),那麼它的電池成本價將為7萬人民幣左右,佔該車總成本的22%,這是非常大的成本開支。



當前因有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所以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感覺不到電池成本的影響,但到了車輛使用後期,電池衰減需要更換電池時,你會發現這會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

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近2800萬輛,按照國家政策到2025年將全面停止銷售燃油車,那麼如果我們假設電池成本問題可以解決,假設降至0.5RMB/WH,再假設2025年銷售的新能源車平均電池容量20KWH,那麼平均每輛車電池成本將節省13000 RMB,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的電池成本將每年節省:28000000*20000*0.65=3640億人民幣,摺合520億美元,而2019年世界首富傑夫·貝佐斯的財富為1118億美元。雖然這種比較有點牽強,但是大家可以看到電池成本對我們購車成本的影響確實非常大。

第二,當前電池能量密度太低。

根據《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動力電池的發展規劃:202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2025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203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500Wh/kg。即使2020年電池能量密度能達到300 Wh/kg,假設一輛車的電池容量60KWH,那麼它的電池重量也將達到200Kg,也就是說汽車每時每刻都要拖著一個至少200KG的物體前進,它的油耗和續航里程仍然會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我們再一起看一下主要企業的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情況:比亞迪200Wh/Kg,沃特瑪145Wh/Kg,國能電池240Wh/Kg,捷威動力210Wh/Kg,智慧能源220Wh/Kg,比克電池220Wh/Kg,LG 280Wh/kg,也就是說目前沒有一家企業可以達到《中國製造2025》的要求,可以想象當前新能源車上的電池會有多重。

如果電池能量密度能提高到500Wh/Kg, 整車的質量會大大降低,而且在保證續航里程不變的情況下,電池容量也將可以大幅降低,這其中省下的錢不知道又可以造就多少個富翁。

結語

不僅僅在新能源領域,在工業、民用等領域電池也一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電池問題能解決,它造就的可能不止一個世界首富,還會有成百上千的百萬、千萬富翁。

答題不易,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有幫助,還請幫忙點個贊哦!

青武策君


人類的科技革命似乎永遠都不會停滯,第一次科技革命圍繞蒸汽機展開,瓦特成了神話性人物,估計也掙了不少錢;第二次科技革命由電力引發,富蘭克林發現電能之後,也早已經名垂青史,同時也進入了中國小學生自然課本;第三次科技革命則是信息互聯網時代,一直延續至今,微軟憑藉window統治級的表現,利潤長盛不衰,即便創新停滯,錯過移動互聯網,他們也能在市值上同蘋果一較高下,創始人更是長期霸佔世界首富的寶座,而信息時代的另一位領袖式企業,則常年雄踞全宇宙最賺錢公司的寶座,可以看出,每一次的科技革命雖然都是由“超越金錢”的崇高動機所引導的,但卻順理成章、毫不意外地催生出幾個世界首富,談錢真得很庸俗,但沒有錢,一切技術都顯得非常不真實。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延續至今,人類生活因此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但顯然,人類的慾望從未停止增長,一些激進主義者早就開始謀劃新一輪的科技革命。

現在,關於第四次科技革命,最主流的觀點應該是圍繞“能源科技”展開,比如可控的核能,誰能把核能裝到汽車上,或者家裡的煤氣管道里,用它來驅動或者做飯,勢必會名垂青史;又比如太陽能的深度開發,如此大火球的能量可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還有海水淡化技術,茫茫大海會成為人類新的福音嗎?

但坦白講,這些科技領先現實實在太多,以至於,我們只能在科幻小說裡暢想一番而已。相比之下,電池技術的提升和改建,更為靠譜,它也會順便改寫智能手機行業。

電池簡史,智能手機的瓶頸取決於電量?

談到電池電量問題,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便攜式可移動電子設備,畢竟,類似電視機、大屏幕或者家庭影院等等,都可以採用家裡的電源,但筆記本、iPad、智能手機之類的,一旦離開家庭的固定電源,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了。

特別是智能手機,現代人類已經把越來越多的生活內容,如社交、遊戲、支付、讀書等等,都塞進這塊4~5英寸的屏幕中了,有些人離開手機一會兒,或者手機自動關機,都會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於是,電池電量成為消費者的一塊心病,而未來不同型號間的競爭,也會成為手機宣傳中的一個大型的亮點,如OPPO的經典廣告語: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但總得來說,現在的手機電池依舊不滿足消費者需求,三星、蘋果從未停止優化和擴容電池,以至於,三星的Galaxy炸了一臺又一臺,不得已暫時停產,然後和蘋果討論,能不能把多餘的產能讓給iPhone呢?隨後iPhone8電池又出問題,也是炸了一臺又一臺,現在整個產業鏈都對電池格外小心,寧可搭上大量的成本,也不敢接受任何瑕疵!

平心而論,電池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如果看一下手機電池簡史,就會覺得現在的電池已經足夠好了,只是因人類的慾望增長太快而已。

摩托羅拉發明了第一部移動電話,給其配備了六節鎳鎘電池,僅能支持通話20分鐘,但要給這部手機充滿電則需要10個小時以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市面上都流通著這種低電量電池,此外,鎳鎘電池還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那就是記憶效應,消費者每次充電必須充滿,也只有等到耗電100%之後才可以再次充電使用,否則,電池電量就會大大下降,依稀記得在2003年前後,購買一部手機時,店員會反覆強調:充電一定要充滿,用電一定要完全。其實,這都是受限於鎳鎘電池的記憶效應;隨後,科學家們開發出鎳氫電池,在成本、製造工藝、成品外形以及環保方面都有著顯著優勢,加大版能量密度讓其快速風靡,更重要的是,鎳氫電池的記憶效應已經減弱很多,這讓手機充電更加方便;接下來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鋰離子電池,在克服掉成本問題之後,鋰離子電池開始大面積普及,彼時的功能手機還有一項指標:待機時間,比較有亮點的如七天、九天的超長待機,加之,鋰離子都是可拆卸的,每部手機都可配置2~3塊電池,消費者很少關注電池問題。

電池真正成為手機瓶頸,就是iPhone橫空出世的時候,喬布斯擴大了電池的面積,使得電池電量獲得顯著提升,但同時,也擴大了手機的線路板、功能模塊和顯示屏幕,更因接入移動互聯網,而搭載起琳琅滿目的應用,電池電量瞬間成為智能手機的最大瓶頸,個性十足的幫主還非要把iPhone的電池粘在外框上,惹得一眾手機制造商競相模仿,可拆卸電池逐漸走進歷史,而電池電量問題也成為科技世界的最熱話題。

突破電池材料瓶頸,更要突破思維的瓶頸?

為了應對電池電量問題,各路手機廠商大顯身手,在電池電量、省電模式以及充電技術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如前文所述,OPPO有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的驚豔,而三星、蘋果則因太過於激進的電池設計,還引發了一系列的爆炸事件,但顯然,這些都不會影響三星、蘋果之於電池領域的探索:三星自然不用說,他們本身就有著排名前三的電池業務,而蘋果也對快速充電技術非常著迷,他們相繼收購多家充電技術公司,同時,在深圳積極培植新的電池供應商,並將自己的技術逐一實踐。

現在,智能手機的瓶頸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亟待突破的材料科技和電池尺寸,另一方面就是亟待突破舊的電池思維,今日電池又怎能滿足明日的人類慾望呢?

眾所周知,iPhone6是蘋果第一款大屏幕手機,創造了自己的銷售神話,事實上,這款手機之所以受消費者青睞,還有一個不常被人提及的優勢:電池電量變大。現如今手機電池電量受到限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有限的尺寸”,這就需要電池行業找到新的材料和製作工藝,比如前不久瑞典的一所大學研製出超級電池Power Paper,又被稱作紙質電池,它之所以倍受關注,正在於其採用了全新的材料,不僅薄得好像一張A4紙,還有良好的延展性和穩固性,經過反覆的摺疊依舊能保持良好的狀態,總容量為26800毫安,大約是iPhone電池容量的十倍,續航時間槓槓的;當然,這種超級電池也僅僅是在舊思維的基礎上增加電量,其實,無論智能手機電池電量達到多少毫安,都追不上人類的慾望,唯一可行的思維應該是“消除現在的手機形態”,讓萬物聯網,到處都是嵌入式芯片,同時有效地利用太陽能和交流電,否則,電池永遠都是智能手機之瓶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