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種植要滿足哪些條件?

李天喜


魔芋種植要滿足哪些條件?

一、魔芋種植的必需條件

  1. 溫度條件:魔芋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0℃-30℃,當氣溫12 ℃時魔芋開始長根, 15 ℃ 時開始萌芽,當氣溫超過35 ℃時生長受到抑制,低於15℃不利於魔芋根系的生長。

  2. 溼度條件:魔芋喜歡空氣溼潤,土壤排水良好,土壤含水量60%左右的沙質壤土;空氣相對溼度65%左右,全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雨水過多,土壤過溼時通氣性差,易導致軟腐病發生,土壤積水可導致魔芋大面積死亡。
  3. 光照條件:魔芋是一種熱帶和亞熱帶種植的耐蔭作物,其地上部分只需三分之一的日光強度,怕陽光直射,要求弱強度,短時數的日光照射。因此在日照較長的環境下,就需要採取遮蔭。但是若在低氣溫地區也可以不用遮蔭。 
  4. 土壤條件: 魔芋屬長根系球莖植株,適宜在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透氣排水良好、PH值6.5-7.0的中性和微鹼性土壤生長良好,魔芋可以在pH5.5-8的土壤中均能生長。
  5. 肥力條件:魔芋是一種多年生作物,土壤肥力對魔芋的產量和品質很重要。需要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混合長效肥、複合肥等。生長前期以追施氮肥為主,以提苗促長,生長中後期以追施鉀肥為主,收穫前不再施肥。魔芋在整個生長髮育期,需氮、磷、鉀的比例分別為6:1:8。

二、魔芋種植的注意事項

  1. 肥水管理:魔芋喜肥,施肥應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施足底肥,及時追肥。 基肥按畝施腐熟農家肥3000-5000公斤、鈣鎂磷肥或普鈣30公斤、鉀肥10公斤、三元複合肥25公斤。 追肥畝施三元複合肥25公斤左右、鉀肥10公斤左右,兌水澆施在距離魔芋莖基部10釐米處。注意尿素儘量不施或少施。移栽前一天要澆一次透水。

  2. 繁殖方法:魔芋種子的繁殖有根狀莖繁殖、球莖繁殖、頂芽繁殖和果穗繁殖方式。根狀莖繁殖時選用50克左右的作種芋,春播時株行距分別為30釐米、12釐米起廂條播;小魔芋繁殖以250克以下的作種子,株行距分別為50釐米、15釐米起廂條播;頂芽繁殖時將頂芽及四周部分留下約50克左右,在太陽下曬乾水氣後起箱條播。果穗繁殖是在魔芋生長到三年以後的生殖生長階段,當種芋變成紅色時採收,下苗圃育苗播種。
  3. 病蟲防治:魔芋軟腐病可用代森鐵500倍液噴灑,間隔7天1次,連噴2-3次、或50%多菌靈400倍液噴液或澆灌病穴;白絹病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50%甲基託布津噴施;蟲害主要有紅蜘蛛、甘薯天蛾等,可用塊劑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40%樂果l000-1500倍液等噴施。農業防治上要與禾穀類輪作,間隔2年以上,開溝排水,注意遮蔭,及時拔除病株燒燬。

總之,魔芋種植需要滿足溫度、溼度、光照、土壤、肥力等條件。魔芋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20℃-30℃,土壤含水量60%左右,空氣相對溼度65%左右。魔芋的生長環境需要遮蔭、在疏鬆肥沃和排水的中性或微鹼性土壤中生長良好,魔芋生育期需要施足基肥和追施鉀肥等。以上介紹如有不妥,敬請指正為謝!


幸運的林星星


一、 種植環境選擇

魔芋屬半陰性性作物,低海拔地區,必須配套林下種植或者做好遮陰措施防護。或者選擇陰坡地帶種植,海拔在1200至1800米之間*為適宜,*海拔不高於2700米,*海拔不低於400米。

二、 選地

魔芋地選擇土層深厚、疏鬆、有機質含量高、透氣性好、排水良好的緩坡地或者梯地*為適宜。土壤以沙土、黑色壤土、紅棕壤土*為適宜,PH值在6.5至7(酸鹼度)之間。黏土不適合,因魔芋根系內部空的,不利於呼吸,所以更喜歡透氣性好的土壤。

三、 整地起壟

魔芋生長期因喜陰怕曬、喜溼怕漬、喜肥怕脊薄、喜溫怕凍、喜鉀怕氯,所以在土地整理要求上儘量做到適宜魔芋種植的小環境整理改善。

1、 平地要求高壟栽培,土細壟直,儘量深翻後做壟。每壟因地而定,一般為5尺一壟。壟面瓦背形。壟高30公分以上。

2、 斜坡地可以不起壟,但必須在地塊四周開挖排水溝,土地較大的在中間開挖排水溝。

四、 種芋消毒

當種植戶在採購種子回來或者自己留種的魔芋要精心保管,遠距離調勻種子的在經過長途運輸以後,必須立刻將種子攤開晾曬1至2天,以防種子在運輸過程種損傷感染病菌。儘量挑選出受傷的種芋,用竹片或者無菌小到將終於傷口清理乾淨塗抹上草木灰,曬乾後消毒處理。魔芋種子經過晾曬後開始進行侵泡消毒,侵泡消毒的藥物可選擇多菌靈、農用鏈黴素、甲基託布津。一般侵泡在40分鐘左右。撈出後晾乾。即可種植。

五、播種

1、 播種方法

魔芋要求在播種時根據魔芋大小而定,種子在50g以下采用溝播,種芋在50g以上採用穴播分類種植,利於管理,採收。播種時種子大小在150g以上的種植時傾斜45°放置芋種,防止下雨時雨水堆積在魔芋的芽窩之間,引起種芋腐爛。

2、 播種距離

魔芋播種也是根據種芋大小而定,5至20g的種子株距為10至15公分,種子20至50g株距在15至18公分之間,魔芋種子在50至150g之間的株距在18至25g公分之間以此類推。

3、 遮陰措施

魔芋屬半陰性作物,海拔在800至1200米的要求遮陰度達到60%;海拔在1200至1800米的地區要求遮陰度達到40%,海拔在1800至2200米的遮陰度40%以下即可。海拔超過2200米的可以不遮陰;有種植核桃、柑橘、板栗、蘋果等果園或者林地可進行林下種植、但在樹木幼苗期間要進行再次進行遮陰,可適當栽種玉米、葵花等高幹作物進行遮陰;海拔2200米以下,沒有果樹等遮陰條件的地區要全面進行遮陰套種,栽種玉米、葵花等高幹作物。

六、施肥

魔芋是吸肥量較大的作物,必須重施底肥才能高產。以正規廠家生產的魔芋專用肥或者(腐熟後)的農家肥為主,其次是生物有機肥、再次是含鉀量高的複合肥(以史丹利複合肥為列);嚴禁使用含氯元素的肥料。配比肥料養分氮磷鉀比列:6比1.5比8

七、除草、防草、保溼

在魔芋播種後在蓋上松針、稻草、玉米秸稈、樹葉等農作物秸稈可以雜草生長、同時還可以保溫保溼。是一項很必要的措施。

魔芋在生長期內嚴禁傷到莖稈和葉子,若有傷到,傷口處很容易感染軟腐病菌。傷害整個魔芋的生長,根系也不能傷到。所以魔芋在田間禁忌使用鋤頭等農具進行除草。須採用手工拔除。

八、田間管理和病害防治

魔芋在種植過程種容易得軟腐病、白絹病;其中以軟腐病的危害*。需求做到種魔芋消毒、輪作地要進行土壤消毒。魔芋在展葉期採用每畝200毫升(一瓶)汰腐淨+200毫升多菌靈(一瓶)混合兌水噴霧一次,以後每隔一個月噴一次,直到魔芋成熟倒苗。生長期內發現魔芋有得病的要立刻將其拔出銷燬,在拔出的植株後的將生石灰和放置穴內,嚴防病菌擴散。

九、 採挖、儲存

魔芋生長週期為6個月,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初自然倒苗。倒苗後15天可進行商品魔芋的採挖。倒苗後30天后可進行種芋採挖,在冬季不下雪的地方,土壤溼度不大的地方,種魔芋*就地越冬,在來年春季在播種前15天採挖。


新概念網絡傳媒


魔芋它本身是一種有毒物質,需要經過加工去除毒素之後才能食用,否則就會出現中毒現象。魔芋種植的幾個必備的條件:

1、\t魔芋首先土壤要求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和腐殖質(稻草和樟樹葉可作為有機肥和腐殖物)。選擇中性偏酸性沙壤土為宜,黏性土壤不宜種植,主要是不便於膨脹和採摘後清洗。

2、土壤要有一定的溼度,因為魔芋喜歡在溼潤半陰的環境中生長。

3、要想魔芋正常的生長,溫度就必須要符合條件,溫度在15~25℃是魔芋生長的最適宜溫度,若溫度高於35℃,魔芋的生長會受到抑制。

4、魔芋適合在熱帶和亞熱帶種植,但這並不代表它對光照的需求量很大,魔芋耐蔭,最怕陽光直射,因此種植魔芋的光照強度要微弱,時間也不可過長;陽光的1/3是其地上部分發育的最佳光照強度,其根系發育則需要暗光。

滿足以上條件就可以種植魔芋了






末農


低緯度高海拔山區,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日照較少,雨量豐富,溼度較大,是魔芋栽培的最適宜區。

魔芋地下部分為球莖且根系較長,適宜在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排水透氣良好、有機質豐富的輕砂土壤生長,土壤松厚肥沃是保證魔芋根系生長髮育和塊莖正常膨大的重要條件。

土壤酸鹼度對魔芋產量影響較大,多數魔芋品種適宜的pH值為6.5~7.0,中性和微鹼性的土壤也能種植魔芋,但酸鹼性較強的土壤不適宜魔芋生長,尤其是酸性較強的土壤種植魔芋時病害較易發生。花魔芋最適的pH值為6.5~7.0、白魔芋為7.0~7.50。

在魔芋的整個發育期間,吸收鉀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需肥規律氮:磷:鉀為6:1:8。魔芋在不同生育階段對氮、磷、鉀的需求也不同,在生育前期需肥量不大,當魔芋換頭後需肥量增加,塊莖膨大時達到需肥的高峰期。

魔芋種植技術

選地整地

魔芋對光、熱、水、肥等條件要求較嚴,必須堅持適地適土、因地種植。要選擇土厚地肥、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pH6.5~7)土壤,以含少量礫石的壤土、輕壤士、氣泡土的緩坡地最適宜種植魔芋。魔芋地播種前,要儘早探挖炕地,清除土壤中的石塊、雜草和殘膜等。

合理追肥

①第一次追苗肥在魔芋出苗達80%左右時,底肥不足的要重施苗肥。

②第二次追肥於6月底至7月初,用“沃葉菌肥”結合進行淺培土。

③第三次追施塊莖膨大肥於7月下旬至8月上旬,畝用硫酸鉀20~30斤,穴施蓋土,並於8~9月進行葉面噴施“沃葉”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

田間管理

1、覆蓋管理:魔芋播後要大力收集各種作物禾杆、角果殼、枯葉等覆蓋物,長的最好鍘碎、均勻、平實、嚴密地撒蓋於魔芋地面,達到“草不成砣、地不露白”的標準。

2、清除雜草:魔芋根系分佈淺,為防止中耕鋤草削傷正在發育的幼嫩根系和地下莖,影響植株正常生長,可用手工拔除雜草。但應注意的是人只能蹲在壟溝拔草,不要踩在壟面上,以防壓傷地下根莖。

3、清溝培土:魔芋既怕旱,又不宜浸漬。因此種植的田塊在雨季尤其是暴雨後,要到地裡檢查,疏溝排水,保證水路暢通。結合清溝將溝內細土培植到壟面,生育期培土2~3次以利球莖的形成、膨大和子芋不外露,並能增強魔芋的防風抗到能力。


軍哥曹領



魔芋種植在國不是很普遍,甚至有些朋友認為魔芋跟芋頭是一種植物,其是它不是一碼事。下面我就來說說,我個人對魔芋種植一點看法。



魔芋適合生長在溫度差距不大的地區,正常生長溫度是15~25攝氏度,但怕高溫。

如果出現零下攝氏度或以下溫度,甚至於會出現凍死現象。



魔芋適合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但不代表喜歡強光,在種植過程中應適宣套種,或遮光。

為保障魔芋正常生長髮育,光照控制在40%以內最為有效。


總結:以上回答只是個人對,種植魔芋的一些簡單的觀點,歡迎朋友們留言補充。總之我個人認為,不管種植什麼作物,首先要了解作物的適應能力和品種的習性。再加上本地域的土壤適合種植那些植物。我的回答可能有些簡單直接,希望對你有用。謝謝!


贛鄱農事通


現在魔芋不盡是食品、醫藥、化工,還有保健用品都需要,銷量非常大,市場前景非常可觀,發展前途遠大。

魔芋的種植在我國曆史優久,但不是在每個地方都能引種,下面談一談我本人種植魔芋的一些經驗特與分享。

1、魔芋喜半陰半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形種植。

2、宜在海拔650米至1500米左右的山區種植。

3、土壤適合肥沃的沙性土壤。

4、肥料以農家肥為主,每畝用發酵的豬、牛、禽畜糞便50擔,加有機複合肥200斤做基肥。

5、選擇無病、抗性好的優良品種。

6、在夏至季節後中耕除草、追施苗肥,苗肥每畝用發酵的人糞800斤加清水1000斤淋施,施肥後用青草覆蓋魔芋間隙。

7、小署季節過後,氣溫炎熱,是魔芋病蟲害高發季節,要多加防範,每畝用40%多菌靈60克加一瓶好150克加清水45公斤噴霧,間25天左右用藥一次,一般一季魔芋用藥3次。

8、冬天如沒有采挖的魔芋,必須放一層厚約15釐米的雜草覆蓋,以防凍害。


湘村劉叔


天南星科 有野生半夏生長的地方都適合種植魔芋 成功率較高 魔芋種植要求較高 應排除一切疊加風險 海拔選擇1千七至二千四百米 無冰雹帶 無暴雨大風氣候 無積水地塊坡地較好 最高氣溫不超過30度 達到以上條件比較適宜種植產量較高的花魔芋 選擇種子的優劣 播種的株行距及有效套種遮陽作物 中耕管理除草施肥 缺一不可 都可能造成種植失敗 魔芋種植成本較高 風險很大 引種試種 降低風險 萬物皆有法 學習實踐思考才是千百年來不變的真理 希望魔芋給農戶 帶來豐收的幸福



淡月映輕雲


魔芋性情溫暖溼潤,喜歡溼潤的環境,厭惡乾燥的環境,故應以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力較高、通氣性好的土地資源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