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才——鄉村足跡見證不變初心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加強思想政治引領,講好退役軍人故事,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激發廣大退役軍人的自豪感、榮譽感、責任感,區文明辦、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在全區廣泛開展了“最美退役軍人”評選活動,推出一批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在全區經濟社會建設各個領域取得明顯成就,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退役軍人典型,充分展示退役軍人永葆本色、奮發圖強的優秀品質和良好精神風貌。即日起,掌上墾利微信公眾號將陸續刊登10位“最美退役軍人”視頻及事蹟,在全區大力營造關心國防、尊崇軍人的濃厚氛圍,團結動員全區廣大群眾職工為推動我區跨越式發展,建設“宜居宜業新城區,美麗幸福新墾利”作出積極貢獻。

★鐵血軍魂

榮耀致敬★

王順才:鄉村足跡見證不變初心

王順才

1993年12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55313部隊榮立三等功。

最美退役軍人 | 王順才——鄉村足跡見證不變初心

為了響應黨的號召,認真落實“精準扶貧”工作。經區組織部安排,王順才於2013年3月到2019年6月份分別到郝家鎮後繆村、董集鎮南戶村、紅光辦事處紅光新村進行扶貧工作,以黨建引領為主線,產業扶貧、基礎設施幫健、民生實事等開展工作。傾情傾力為結對村辦好事、實事,做到了幫民不憂民,改富不添員,做到了良好幫扶成效。

深入村莊調研方案

全區下派幫扶工作動員會議後,王順才第一時間與村取得聯繫並依託“調研月活動”,多次通過與村兩委座談走訪黨員、群眾代表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駐村調查研究工作,全面瞭解群眾所需所用,問需於民,問政於民,建立了各類工作臺賬,並在此基礎上治理了幫扶方案,為駐村幫扶工作的紮實開展奠立了堅實基礎。

強化黨的領導,加強黨組織建設

切實履行“第一書記”職責,以振黨建,促脫貧為工作重點,定期開展“三會一深”。王順才按時開展黨員集中活動日。完善村務、財務等管理制度。認真執行“四政兩公開”“三務”公開制度。規範村級工作程序。他先後指導村委制立完善黨建制度、黨建材料等。為了提高村兩委辦公條件和工作水平,為後繆村、南戶村捐贈辦公桌椅、會議桌,給新村4臺電腦和1臺打印機,局黨支部與村開展黨建結對共建,開展黨建工作交流座談。組織紅光新村黨員實行包片聯戶“網格化”管理。26名黨員開展了“我是黨員我承諾”一句話活動及各黨員自願組建了愛心志願服務車隊。方便群眾出行。發展兩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預備黨員一名,把村主道兩側體噴繪成黨建文化宣傳牆,增強了健身場地、活動器材,升級了黨員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等。黨員,村民文化活動場所,傾力打造“紅帆之家”。紅光新村黨支部被示範區黨委評為2018年度“五星級”基層黨支部。2018年一月新村村民董在群突發疾病在勝利醫院治療,住院20天花去20萬多,家庭困難,瞭解後與村兩委協商希望村民伸出援助之手,積極與企業聯繫,總捐款5萬多,解決了燃眉之急。

加強民生保障,壯大集體經濟

王順才根據村兩委和群眾意願:先為後繆村文化大院辦公室修繕、硬化大院。辦公桌椅投資15萬元。為群眾穩產增收投資20萬,新建水閘真正達到旱能澆、澇能排灌排系統。結合鄉村文明投資54.5萬元對街道進行硬化,整修地溝,給兩側牆體進行粉刷。優化人居環境,為提高村集體收入投資25萬元完成120畝優質苗木基地建設,打造成集體產業結構調整,增收致富之亮點。在南戶村,主要規劃實施了5個幫扶項目。文化大院、辦公室修建工程、硬化大院600平、室內裝修600平、裝飾外牆200平,完成投資10萬元,建設水池60個、水錶350個,投資5萬元,村莊綠化投資10萬元,修建南展壩進村道路190米。安裝村莊標示牌1座、安裝路燈12盞、殺蟲燈12盞,投資71萬元。村文化廣場360平,舞臺、文化牆等設施,投資28萬元。紅光新村系漁民村,2016年市定貧困村,除建村時墾利縣政府撥給78畝2份宅基地之外,基地無耕地,無集體土地,村民以海洋捕撈業為主。根據村兩委和群眾意願,投資13.43萬元,對村莊進行了綠化,投資10萬元,對村南漁船冬休伏休場所整修,對道路,排水溝進行整修,協調投資資金120萬元,對村巷道進行硬化20條協調資金70萬元,修建文化廣場160平,健身器材投資14萬元。2018年為建設美麗漁村,大力提升村莊綠化投資6.72萬元,種植黃金榆等苗木。投資10萬元進行土方改造,完成投資15萬元,對全村水錶、水管進行更換,協調資金68.9萬元,對進村主道南側鋪設停車位,兩側部分牆體噴繪成黨建文化、傳統文化和法治文化宣傳牆。為增強村集體收入保障困難群眾生活,決定建設暫養大棚,投資265萬元,建三個大棚及設施,一年能為集體增收20萬元,2018年摘掉了市級貧困村的帽子。利用各種節日走訪慰問,為困難黨員、群眾、兒童送去慰問品、慰問金,共計23萬元,為全村黨員群眾帶去黨的關懷和溫暖。

從董集鎮南請戶村到郝家鎮後繆村再到紅光辦事處紅光新村,王順才在幫扶路上印下深深足跡,在群眾心中留下拳拳真情。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時代圖景中,有王順才的厚重身影。“部隊的工作作風不能丟,只要把心沉到為群眾著想上,也覺得很好,不覺得累了。”王順才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