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膝關節炎疼痛症狀?

人參的杯具


  膝關節是人體最重要的關節之一,如果這部分沒有得到保護,就會引起膝蓋疼痛的現象,很多情況下都會導致膝蓋疼痛,比如走路姿勢不正確和負重過大,

那麼該如何減輕膝關節疼痛呢?

  1、按摩膝蓋

  要是大家注意到膝蓋疼痛,可以選擇按摩膝蓋,膝關節疼痛的原因可能是由於膝關節軟組織的老化,尤其是老年人,會感到膝關節疼痛。而進行按摩膝關節可以增加膝關節的柔韌性,有可以緩解膝關節衰老的速度,不妨多嘗試一下。

  2、減少鍛鍊

  運動可以加強自己的體魄,但當自己的膝蓋疼痛時,就應該減少運動。運動員是膝關節損傷的高危人群,在比賽過程中發生事故,造成膝蓋損傷是很常見的,因此,要是發現膝關節疼痛,應馬上停止運動,以免讓膝關節損傷更加嚴重。如果非得在這個時候繼續鍛鍊,就會導致膝關節的軟組織發生第二次摩擦,這會造成損傷,造成更大的疼痛。

  3、給膝蓋保暖

  膝關節疼痛可能是類風溼性關節炎造成的,老年人易受其害,很多人在冬天騎自行車也很容易患上這種病,病人會覺得膝蓋很冷,然後就有一種疼痛感,這時就需要給膝蓋進行保暖。大家可以穿戴上保暖褲、護膝,在天氣寒冷時更應該經常使用,減少冷空氣侵入膝蓋,保持膝蓋的溫度,減輕膝蓋疼痛。

  4、多補充鈣

  身體中的有機物減少或者是無機物增多,都會導致膝關節疼痛,有機物是指的鈣離子,鈣可以補充流失的有機物。同時,補鈣還可以幫助增強骨骼,避免骨骼老化,增加骨骼的靈活性,有利於身體的調整。

  5、熱敷膝蓋

  這種方法可以減輕膝蓋的疼痛,每次時間熱敷時間為二十分鐘,一天敷上三次即可。在熱敷的過程中,可擴張血管,提高膝關節血液循環,改善膝關節代謝,還可以緩解肌肉痙攣和鬆弛,大大提高肌腱的柔韌性,從而減輕膝關節疼痛。

  關注作者,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健康的知識,讓你瞭解更多的健康資訊,走出誤區!


陳醫生科普痛風


引起膝關節疼痛的關節炎有很多種,比如常見的有痛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風溼或者是類風溼導致的關節炎,相信題主所問的應該是最常見的骨關節炎所導致的疼痛,因為這種關節炎可謂是最常見的一種導致關節疼痛的疾病了,這種疾病往往與朋友們所認為的骨質增生骨刺緊密相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為什麼這種被稱為骨關節炎的疾病,很多人都有呢?其實這種引起膝關節疼痛的骨關節炎也被稱為退行性骨關節炎,什麼叫退行性呢?其實就是老化了。也就是說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隨著對於關節的使用,很多人都逃不開,出現骨關節炎的這種可能性。據統計,中國人群中膝關節的骨性關節炎患病率為9.56%,60歲以上者達78.5%,女性多於男性。從這個數據大家就可以瞭解到骨關節炎的患者會是一個多大的量。

骨關節炎的病理基礎

骨關節炎的病理基礎是我們關節腔內軟骨的破損。當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骨關節內的軟骨出現磨損以後,就會出現關節的不穩定,而關節不穩定以後就會繼發形成關節的骨贅,少量的骨髓人們並不會有特殊的症狀,但是當骨贅形成的量比較多,形成的比較大,就會刺激到關節周圍的軟組織、神經或者是肌腱等結構誘發疼痛。而且當關節腔的軟骨磨損過於嚴重以後,會造成關節間隙的狹窄,骨與骨之間會形成壓力的改變,這也是導致疼痛的原因之一。



常見的誘發骨關節炎的原因。

●長時間的使用是原因之一(或許說過度使用更準確一些)。比如長時間的負重行走,反覆的蹲起,長時間的爬山,這些動作都是對關節刺激比較大的,非常容易導致關節腔內軟骨的磨損。

●體重。體重超標人士,患骨關節炎幾率是正常人群的2.6倍。

●遺傳因素。

●性別因素。女性在骨關節炎方面發病幾率比男性要高1.84倍左右。對於女性本身的生理構造、激素水平的變化等都有一定的關係。

●外傷。關節受到外傷以後,很有可能導致軟骨的損傷、破裂甚至脫落,造成關節內軟骨的損害。

總之,所有有可能誘發關節腔內軟骨磨損的問題,都有可能出現骨關節炎。

如何確診骨關節炎?

如果患者出現了骨關節,尤其是膝關節的疼痛,那麼我們首先要建議患者檢查,風溼4項化驗,明確是否存在風溼、類風溼或者是高尿酸血癥誘發的關節疼痛。

如果將以上這些問題排除掉以後,我們通常會給予患者進行膝關節x線檢查,明確患者是否出現明顯關節間隙的狹窄,或者是骨贅的形成,也就是骨刺、骨質增生的存在。

通常情況下,我們根據膝關節x線的表現中關節間隙是否狹窄,以及骨贅形成的程度將骨關節炎分為4期。

一期、二期的骨關節炎,往往關節間隙狹窄的並不明顯,可以看到有少量的骨贅形成,患者疼痛的症狀也不是特別重。

三期的骨關節炎患者往往因為軟骨的磨損,關節間隙已經開始出現了明顯的狹窄,骨贅量也相應有明顯的加大。

四期的骨關節炎患者關節間隙會有明顯的狹窄,患者的關節功能也會出現明顯的受限,出現這種情況,往往都是由於骨贅形成的量過大,阻擋了患者在屈伸過程當中的進程。

相信看完以上這三個x線片子,大家會對骨關節炎的進展有一定的瞭解了,明白了以上這些問題以後我們來談談應該怎麼辦?

早期的骨關節炎。

早期的骨關節炎患者關節疼痛並不會特別的嚴重,往往都是在上、下樓梯,屈伸膝關節,或者在蹲起的時候出現疼痛。

此時由於骨關節的軟骨磨損的並不是特別嚴重,那麼此時可以口服氨糖,科學的鍛鍊膝關節周邊的肌肉強化膝關節的穩定性,或者口服一些保護關節的中成藥三個月左右一般就能獲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而且建議處於早期中期的骨關節炎患者一定要控制體重,在生活當中儘量減少爬樓梯、爬坡,這樣刺激關節、增加關節軟骨負擔的動作,這往往是這個階段患者應該注意的事情。

由於骨關節炎前面已經說到了是屬於退變性的骨關節炎,一旦開始出現症狀,隨著年齡的增長病情可能都會慢慢的進展,那麼在骨關節炎的早期中期,儘量的給予其進行科學的控制,就有可能延緩疾病的進展過程。

三期的骨關節炎

處於這個階段的骨關節炎患者,在x線上我們可以看到關節間隙已經有了明顯的狹窄,關節軟骨磨損已經比較嚴重了。患者在走平路、上下樓梯、蹲起或者是稍微進行一些中等強度的運動時候,都會出現關節的疼痛,有一些嚴重的患者會繼發關節腔內的滑膜炎症,出現大量的關節積液。

處於這個階段的患者也可以嘗試口服氨糖,因為畢竟關節腔內還有殘留的軟骨,但是在這個階段,建議給予關節腔內進行玻璃酸鈉注射或者是PRP注射來更好的增加關節腔的彈性和潤滑,觀察是否能保護殘留的軟骨。兩種注射方式,玻璃酸鈉的價格相對來講比較便宜,比較適合大部分的軟骨損傷患者,一般情況下,不選擇比較貴的,國外的玻璃酸鈉選用我們國產的產品註冊一次的費用大概在200~300元左右,一般注射1~2次觀察效果,如果疼痛有了明顯的減輕,那麼可以將一療程5針註冊完,如果注射1~2次,疼痛仍然不緩解,那麼說明這種治療技術對於患者無效,可以停止了。PRP注射液價格相對來講比較貴,而且醫保報銷的範圍也不是特別的大,建議有條件的患者可以嘗試。

處於這個階段的患者恐怕會產生一個誤區,那就是關節開始出現疼痛,拍片子也發現關節有了問題就開始過度的靜養,很少進行活動。是一種錯誤的選擇,因為長時間的不使用關節會導致關節周邊肌肉的力量減退,有很多患者會出現膝關節周邊的肌肉萎縮,那麼肌肉萎縮了以後關節的穩定性會變得更長,反而會加重骨關節炎的病情。

三期骨關節炎的患者每天建議行走的量控制在6000步左右是完全可以的,要求不要走坡路,儘量要走平路,走的速度不需要太快,微微出汗就可以。在行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穿一雙比較好的專業的健走鞋,可以很好的保護膝關節,減輕關節承受到的負擔。另外在運動之前一定要做好關節的熱身和拉伸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運動損害。

四期骨關節炎

這個階段的患者往往關節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畸形,如果是內側關節間隙軟骨磨損的比較嚴重,患者會出現o型腿,如果患者外側的關節間隙磨損比較嚴重,患者會出現x型腿。而且這個時候患者的疼痛往往比較嚴重,步行一般超過1公里左右就會出現疼痛加重的情況,需要好好的休息才能緩解。這個階段往往沒有特別好的治療辦法,因為軟骨已經磨損消失了。如果患者們已經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夜間痛,或者是休息痛,也就是說疼痛影響了患者的睡眠,甚至休息的時候也開始出現關節疼痛的話,這是關節置換的手術適應症。



總結

以上就是對於題主問題的解答,針對於骨關節炎這種問題,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分期選擇適合每個分期的治療辦法。在上面的文章當中,已經有了一些相對比較詳細的介紹。

對於骨關節炎患者需要做何種康復鍛鍊,在謝醫生以前的文章當中,或者是問答當中都有詳細的介紹,大家可以關注謝醫生,在謝醫生的往期文章當中尋找您需要的答案。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骨關節炎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他們吧,謝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