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這位碩士生:放棄城市工作,回村當農民,經營合作社年收入350萬

潮溼的土地要用什麼樣的機械耕種?農藥的使用量和使用時間要精確到什麼程度?原本是種地農民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

薛強需要解決的問題。西安工業大學經管學院經濟學碩士畢業的他,毅然放棄城裡工作的機會,選擇回到農村做一名農民。從經濟學碩士到農業"大能人",這樣的轉變,不可謂不大!

陝西這位碩士生:放棄城市工作,回村當農民,經營合作社年收入350萬

攻讀碩士期間,薛強發現不少農村地區的土地管理粗放問題,他敏銳的意識到,糧食生產即將走向規模化發展方式。經濟學出身的他想到,是否可以通過大型機械化、規範化生產的方式來進行農業生產?這樣既能提高作物產量,也大大降低了農業種植的成本。

陝西這位碩士生:放棄城市工作,回村當農民,經營合作社年收入350萬

2012年從西安工業大學經濟學碩士專業畢業後,薛強接過父輩手中的農田,踏踏實實地搞起了農業種植。他成立了西安市長安區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帶領大家積極探索農機合作社發展模式,嘗試土地託管業務,一方面減輕種糧群眾的勞動強度,另一方面拓展業務,壯大了規模。在這種經營模式的引領下,合作社迅速壯大。

陝西這位碩士生:放棄城市工作,回村當農民,經營合作社年收入350萬

合作社聘請6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建立專家指導組,制定生產規範,對糧食生產過程中綜合農事的重大問題進行科學決策;聘請80多名種田能手為託管員,組成了土地託管團隊,承擔發展託管農戶、集中土地、跟蹤生產、收取費用、協調彙總等工作;建立了農機、農技、植保、水電4個專業綜合農事服務隊,制定了種子、化肥、農藥、耕、種、收穫、田間管理、糧食回收、銷售"9個統一"的標準化生產作業規程。合作社還通過召開土地託管聯盟協作培訓會等形式,帶動周邊區縣發展土地託管5萬畝。

陝西這位碩士生:放棄城市工作,回村當農民,經營合作社年收入350萬

在農業生產中,薛強十分注重"科技興農"的實踐和落地。他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市農技中心合作,共同選育出了4個新優小麥品種,通過在高產創建項目區展示和示範,效果顯著。幾年時間的摸爬滾打,薛強接管了上萬畝的土地,成了遠近聞名的"新農人"。

陝西這位碩士生:放棄城市工作,回村當農民,經營合作社年收入350萬

目前,薛強的農機合作社年均農機耕種管收、深松整地等機械化作業面積達到3萬餘畝,病蟲害統防統治5萬餘畝,小麥良種繁育基地1.5萬畝。合作社業務涵蓋長安區、鄠邑區、周至縣等5個區縣10個鄉鎮100餘個行政村6000多戶村民,小麥、玉米生產的耕種收和病蟲害防治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建立了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合作社年經營收入350萬元,機手人均收入達到6.5萬元。

陝西這位碩士生:放棄城市工作,回村當農民,經營合作社年收入350萬

2016年第二屆陝西省職業農民技能大賽獲農藝工種類"陝西省技術能手"

2015年,他的合作社被農業部授予"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2016年陝西省第二屆職業農民技能大賽上,薛強獲評"農藝工類"冠軍;2018年1月,又被西安市農林委授予"西安市優秀農民"……

每一項榮譽都是薛強努力的見證。如今,33歲的薛強已然成了名副其實的行業專家,但他說,這才只是個開始。有了7年的"務農"經歷,薛強感受最明顯的就是,現代化的職業農民絕不是老輩人所說的"面朝黃土背朝天",而應該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充滿現代感和職業感的一種職業。

陝西這位碩士生:放棄城市工作,回村當農民,經營合作社年收入350萬

對於未來,薛強還有很多想法。他說,"目前糧食種植的利潤率比較低,合作社的主要利潤來自於農產品的深加工,因此我還想延長農產品的產業鏈。我在成本計算和農業種植上算是行家,但在企業管理、會計等方面,還需要更專業的人才,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專業人才和我一起投身農業和農村。"

歡迎選擇西安工業大學深造,更多資訊請關注頭條號:西安工業大學研招辦

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西安工業大學校友總會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