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通貨膨脹

通脹滅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惡性通貨膨脹

有句話叫:鳥類不需要鳥類學家。本來就是麼,鳥類在世界上存在了幾萬十幾萬年了。鳥類學家才存在百年左右,鳥兒難不成還需要他們教自己飛嗎。科學家研究的是事物的規律。

“規律”指民用而不自知的行為框架。學者們通過對今天的事物進行研究,分類總結。再到過去事物中看看有沒有先例,如果有那就值得記錄保留下來。因為所有物種族群的行為都是“循環”的,今天的行為如果過去曾經有過,那麼大概率未來還會重演。

經濟領域有個亙古不變的規律,那就是通貨膨脹。今天經濟學家總結出了通脹的危害,古人可不知道,通過兩個歷史故事看看老祖宗怎麼主動引發通脹從而把自己玩死的。

惡性通貨膨脹

合久必分


惡性通貨膨脹


公元220年12月,華夏大地上三個皇帝並立:魏文帝曹丕,吳大帝孫權,漢昭烈帝劉備。三國局面形成。

這個時間點很有意思,公元前221年始皇帝統一天下和三國局面確定的時間點,剛好做到了“軸對稱”。

惡性通貨膨脹


真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嬴政和劉邦在天堂裡對視一眼:“咱兄弟都算是白忙活了。”


另一種合久必分

《禮記·喪服四制》: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國無二君。

《禮記》都說了:不能有兩個中央,現在有了三個。那就別廢話了開撕吧。

且慢,打架前先看看各國實力:

天下共十三州

曹魏:九州,400萬km²。人:570萬。兵:43萬。

東吳:三州,145萬km²。人:230萬。兵:23萬。

蜀漢:一州,100萬km²。人:90萬。兵:10萬。

曹,孫,劉實力對比基本上是6:3:1。劉備想打曹丕基本是痴人說夢,個子沒人家高,胳膊沒人家長,最重要的,吃的還沒人家好。

窮得叮噹響的劉備和諸葛亮想起了董卓,王莽都用過的缺德招數“主動引發通貨膨脹”。增發貨幣,錢就多了,可以多買東西了。

現在社會政府引發通脹很容易,打開機器印鈔票就行了。古代社會用的可是銅錢。銅錢屬於“實物貨幣”其購買力就是那一小塊銅的價值。而且銅錢具有天然的抗通脹屬性,政府想超發貨幣,銅礦不答應。

劉備諸葛亮用的第一招是:一個錢掰成兩半花。

把當時流通的五銖錢沿著中間的方孔一圈,切開成兩部分。

今天收藏界對這種錢有專用稱呼:左邊叫“綖環五銖”右邊叫“剪輪五銖”。當年劉備統治區管這玩意叫“兩個錢”。也算這些錢幣“合久必分”了吧。

學好不容易,學壞一眨眼

很快這種錢也不夠用了,劉備集團開始在貨幣面值上打算盤。

自漢武帝開始鑄造“五銖錢”如下圖:

惡性通貨膨脹

“五銖”的“銖”是重量單位,換算成今天單位大約是4克。就是說:本銅錢有五銖(4克)那麼重。

而劉備向王莽學來了“標註面值”這招。銅錢面上的文字不再表示重量,而是表示數量。以下圖為例:

惡性通貨膨脹

“直百五銖”,

這一個錢等於過去一百個。剛開始還算仁義,直百錢重約10克。明明兩塊五非說是一百塊向百姓購買物資。

緊接著,下一個壞主意接踵而至,那就是根本不含銅的“直百五銖鐵錢”。如下圖:

鐵要做兵器啊,那就在用更廉價的金屬鑄錢“直百五銖鉛錢”

注意這些玩意從銅到鐵再到鉛,材質越來越爛,可錢上面的“值百”還是指面值。劉備死後,繼任執政的諸葛亮更是推出了人類垃圾貨幣史上一朵奇葩“太平百錢”。而且越做越小,最小的重量只有3克。材質竟然是3克鉛!

惡性通貨膨脹

原來的五銖錢是4克銅,當1塊錢用。諸葛亮的錢是3克鉛,當100塊錢用。什麼?商人不接受,好說,諸葛丞相手裡不是還有10萬大軍嗎。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沒戲。殺幾個不接受法定貨幣的商人還是夠用的。

這就是“搶掠式貨幣政策”。

俗話說:學好不容易,學壞一眨眼。這不隔壁的孫權就過來“眨眼”了。

惡性通貨膨脹


這面值越大越不怕大,不過樣子倒不像劉備諸葛亮的那麼醜。

孫權造這種“大面額貨幣”主要的意思還不像劉備諸葛亮集團那樣為了盤剝自己的子民,而是準備拿去陰一下曹魏。吳國人到曹丕的領土,採購五千塊的物資,結賬時拿出一枚“大泉五千”支付。

你覺得曹魏商人是傻子嗎?人家只按1塊錢購買力收款。這樣一來,東吳必須支付5000枚“大泉五千”。到目前為止孫吳沒虧錢,畢竟這些交易是按照“銅”的價值結算支付的。

下一步孫吳就開始虧損了。你肯定想到了,曹魏商人拿著這些錢跑到東吳領土內開始掃貨。東吳商人不得不按照面值結算收款,因為這是法定貨幣。到這一步,東吳虧了。

孫權面對這樣的鉅額虧損肯定不能吃啞巴虧,他們立即鑄造大量的更劣質的“直百五銖”前往西蜀搶購本就緊張的物資。通過這種

“拆了劉備補曹丕”的方式彌補損失,順便坑了蜀漢。(鉅額經濟損失直接激怒劉備集團,隨即傾全國之兵征討東吳。最後在著名的“夷陵之戰”全軍覆沒,劉備身死白帝城。)

△白帝城託孤

經濟戰打的如火如荼時,曹丕傻呆呆的繼續延用含銅量正常的五銖錢,因此經濟穩定。最後自認正統的蜀漢因為對內盤剝壓榨,對外軍事經濟雙慘敗,導致最早滅亡於鄧艾、鍾會之手。

天地英雄氣 ,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 ,業復五銖錢。

《蜀先主廟》-- 劉禹錫

都說劉先生用這首詩懷念劉備,我倒認為是稱讚曹魏政權堅挺的五銖錢經濟。


相似的歷史,不相似的認知

這就是“惡意通脹”,今天世界上惡意通脹依然可以看到。尤其津巴布韋幣曾一度400億兌換1人民幣。

惡性通貨膨脹


△津巴布韋幣單張面額100萬億

除了惡意的難道還有“善意通脹”答案是:有

正常經濟活動需要資金輸血以維持正常擴張。各國政府每次降息就是:用為市場注入貨幣的方式刺激增長活力。

貨幣多了就會貶值,物價就會上升,這屬於正常的經濟狀態。常常的狀態是不是收入的增長跑不贏通脹?因此,每個國家和個人都應該善用金融槓桿撬動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