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心理學:克服恐婚心理,需要明白的事情

戀愛心理學:克服恐婚心理,需要明白的事情

你知道嗎,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有“恐婚”的心理。他們可以戀愛,但是一提到結婚的話題,心裡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恐懼。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恐婚呢?

我曾在四個社交群裡做過調查,網友們對於這個話題似乎很感興趣。經過詳細分析,我把大家恐婚的原因,大致總結為以下三點:

一、身邊的同學或者朋友有不少結婚又離婚的,看著他們一個個被婚姻傷得遍體鱗傷,自己不敢結婚,因為害怕離婚。

二、結婚怕失去自由。結婚前,人的行為由自己控制,可以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結婚以後,做什麼事情都要想到愛人和孩子,有的還要受制於公婆的管束。因此,結婚讓他們望而生畏。

三、害怕愛情變成親情。兩個人結婚以後,就是過日子。生活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總有一天會把愛情沖淡。隨著時間地推移,兩個人之間的愛情不僅會變成親情,還會變成冤家。愛情最後會是這樣的結局,是他們無法面對的痛兒。

大家討論恐婚的原因很真實,這的確是社會傳遞給我們的信息。但是就因為恐婚,恐婚族能一輩子不結婚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能。

戀愛心理學:克服恐婚心理,需要明白的事情

青春,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永遠是最絢麗的時光。然而,這段時光總是太過短暫,它總是在不經意間從我們身邊溜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次駐足,一次回眸,也許你會發現青春早已漸行漸遠……

面對年紀漸長的我們,算不上是“老人家”,但是也的確不再年輕。對於世俗的輿論,我們不在乎。可是對於父母的嘮叨,我們無法無視。

“人,一輩子不能不結婚。你看鄰居家的那個叔叔沒結婚,回到家裡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現在生活多淒涼啊!”

在我們周遭的確有幾個老光棍,看著他們上街無精打采的樣子,相信任何一個人也能想象到一輩子不結婚,身邊沒有一個親近的人,晚年的處境會是一種怎樣的淒涼。

戀愛心理學:克服恐婚心理,需要明白的事情

獨酌無相親。大家都知道,孤單的滋味並不好受。然而,年輕的人們不是不想結婚,只是恐婚。都說人生苦,試問世間有誰不想有一個知冷知熱的人陪伴自己左右?可是,人心難測,加之社會誘惑過多,讓人們想結婚,又害怕遭遇婚姻裡的種種不幸。年輕的人們渴望愛的溫暖,可又害怕結婚,這種心理說起來真是矛盾至極。

無畏孤單,不恐暮年。

人是社會的人,具有群居屬性。一個人想要孤單一輩子,那麼這個人就需要具備非常強大的心理素質——無畏孤單,不恐暮年。然而,芸芸眾生對於單身的狀態鮮有這種定力,他們恐婚最後的結果,就是到了再也耗不起的年紀時將就結婚。

戀愛心理學:克服恐婚心理,需要明白的事情

戀愛心理學:克服恐婚心理,需要明白的事情。

愛情有一種魔力,一次會心的微笑,一個溫柔的眼神,都足以認定彼此。也許提及婚姻,讓人恐懼,但是每當想到要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幸福感總會勝過內心的恐懼,這便是真愛!

恐婚的男女之所以恐懼,不是婚姻讓你們沒有安全感,而是你們的愛情出了問題。你和戀人之間習慣了彼此的存在,你們的愛情是一種習慣,並沒有那種強烈相互取悅對方的心意。

這場戀愛,你們愛得不深,愛得並不忘我。為了愛情,不願意奮不顧身。你們所正經歷的愛情,從來都沒有給你們帶來過安全感。所以,每當提及結婚時,你們的內心才會感覺到恐懼。

戀愛心理學:克服恐婚心理,需要明白的事情

克服恐婚心理,需要明白你們之間是否是真愛。

婚姻是自己的,愛情也是自己的。真心相愛的人,不會恐懼兩個人在一起生活,更不會介意和對方分享自己的一切。可如果你真的介意了,恰好證明你和戀人之間不是愛情,而是將就戀愛。你和對方在一起,實際上就是為自己的孤單找一個伴兒!

愛情是兩情相悅,婚姻是愛情最美好的歸宿。真心相愛的兩個人,一個非她不娶,一個非他不嫁,兩個人認定彼此,縱使婚姻是飛蛾撲火,他們也在所不惜。

當愛情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即使客觀仍有阻礙,但是婚姻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安定,和彼此給予的安全感及幸福感。這樣的愛情會順利走向婚姻,相愛的人們內心沒有恐懼,有的只是對誓言的履約。如此相愛的男女,有誰還會感受到恐婚呢?

戀愛,最終的目標就是為了結婚,兩個人名正言順的相攜一生。如果提及結婚,讓一個人恐懼,我想這個人應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愛情是真愛嗎?

如果大家贊同本篇的觀點,歡迎參與點贊和分享!

戀愛心理學:克服恐婚心理,需要明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