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B村,生物產業的“店小二”

  隨著大健康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愛惜自己的身子骨了,紛紛變身“藥丸女孩”與“枸杞男孩”,保持絕對保健姿勢。

  “藥”是保證身體恢復硬朗的“金鐘罩”,生物醫藥的不斷創新也成為我們健康背後的重要推手。2018年,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市場規模約為2萬億美元,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規模位居全球第三。

  而生物醫藥產業“三高一長”——投入高、風險高、回報高、週期長的特性,需要一個載體為創新型企業提供人才、資金、平臺等服務,來培育其快速穩定成長。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9月,就是中國醫藥產業的“蘇州工業園區時間”。

  9月5日,第九屆中國醫療器械高峰論壇如約而至;9月21日,第四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在蘇州工業園區召開。盛會期間,重量級嘉賓登臺進行主旨演講。

蘇州B村,生物產業的“店小二”

  作為承擔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培育重任的科技載體——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成為一扇展示行業創新的窗口,從中可以觀察到蘇州工業園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未來發展前景。

  後來者如何“精準突圍”

  2019年,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十二歲了。在園內,大家更喜歡稱這裡為 “B村”,這一親切稱呼由產業園英文名BioBAY演變而來。而“B村”的服務團隊則將落戶的人才稱作“客官”,將自己稱作“小二”,為的就是向客戶展示“產業服務者”的初心不改。

  經過十多年的耕耘,“B村”等到了收穫的季節。村內已聚集430餘家生物醫藥高科技創新企業、近10000名高層次科技人才,形成創新藥研發、高端醫療器械、生物技術三大重點產業集群,正全力構建世界一流的生物產業生態圈。

  全國醫藥產業園區眾多,蘇州“B村”成立於2007年,從成立時間來看並不算早。作為一個後來者如何“突圍”?對於這個問題,蘇州“B村”給出的答案是:精準的定位和差異化競爭。

  對此,派格生物醫藥(蘇州)有限公司CEO徐敏很有發言權。他是 “B村”的首批“客官”之一。徐敏他們這批早期到來的“客官”都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海外科學家,背景雖有所不同,但回國後,他們都選擇在中國創建自己的公司,投身新藥研發。

  當然,他們在“B村”一起創業絕不是巧合,而是源於“B村”最初的頂層設計。“專注做創新創業企業的孵化”這是十多年前的定位。但那時候,沒有太多人相信中國企業可以做創新,也沒有太多投資人願意投創新企業。

  在成長的十多年裡,“B村”始終在探索中。和別的園區單純招商不同,這裡不僅為人才提供一個“創業”的大門,而且盡力去孵化出一個融入了“預防—診斷—治療”不同類型的高端人才生態圈。

  如今,蘇州“B村”的“客官”都聲名遠揚。百濟神州、和記黃埔、再鼎醫藥均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信達生物、基石藥業已相繼登陸港交所;科創板方面,博瑞醫藥成為蘇州工業園區首家過會的醫藥創新企業。此外,還有20餘家企業已完成股改或正在股改籌備上市。

  生態圈是怎樣“鏈”成的

  十多年來,蘇州“B村”持續關注著園區內企業的上下游生態,並有意識的在園區內打通上下游產業鏈。這也成為了“B村”的核心吸引力之一。

  如果說2011年成立的“蘇州百拓生物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聚焦的服務是產業鏈的最前端,那麼2018年誕生的蘇橋生物則補全了產業鏈的最後環節。蘇橋生物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臨床前和臨床藥物Ⅰ、Ⅱ、Ⅲ期生物藥產品從DNA序列到商業化生產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在經濟學中,實體經濟常被比喻成“肌體”,金融投資被比喻為“血液”,後者是支撐整個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在啟動門檻高、研發週期長、開發風險大的新興生物產業面前,金融創新力量更是不可忽視。

  2013年,BioBAY與新建元控股集團共同發起了新建元生物產業基金;2018年,BioBAY與蘇州工業園區中方財團共同發起成立了聚明創投。兩隻基金都為當地及國內的早期創新企業提供資本支持,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

  此外,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還作為有限合夥人參股通和毓承、美敦力基金、泰福資本和禮來亞洲等知名的產業基金。這一系列舉措都增強了產業園與資本之間的聯繫,讓他們能更有效地幫助園區內的企業尋求資本支持。截至目前,園內企業的總融資規模已超過400億人民幣。

  上游的供應商、下游的客戶、中間的第三方服務……“村裡”一應俱全。中試、毒理分析、伴隨診斷……“鄰居”們都能做。讓“B村”成為了國內一流的生物醫藥“孵化器+加速器”。

  回望來時路,2007年,吸引冷泉港亞洲會議中心落戶無疑是“B村”的高光時刻之一。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被稱為世界生命科學的聖地與分子生物學搖籃,至今已誕生8位諾貝爾獎得主。

  十餘年間,冷泉港亞洲為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學術支撐。

  2018年9月,冷泉港亞洲與蘇州工業園區簽署新十年合作協議,開啟合作新篇章。

  借自貿區東風迎來新騰飛

  9月1日,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正式掛牌。

  在9月5舉行的2019中國醫療器械高峰論壇上,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總裁龐俊勇強調,江蘇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對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來說是重大利好,為生物醫藥產業提供了更大的創新空間。

  龐俊勇介紹,為搶抓自貿區政策紅利,深度參與全球創新,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已成立香港子公司。香港子公司將重點關注早期海外優質創新項目篩選,搭建海外人才、技術和資本的引進交流平臺。

  自2012年起,蘇州茵絡醫療創始人龔霄雁是年年參加中國醫療器械高峰論壇,他用“更廣、更新、更深、更快”來形容論壇的變化。

  對於自貿區的揭牌,龔霄雁認為,自貿區可以打破進口的壟斷以及出口的侷限,對於企業來說,今後在引進海外研發和實驗中的產品方面都有很大的便利。

  9月21日,金雞湖畔,第四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開幕。會上,蘇州工業園區與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確定了未來十年雙方合作的路徑,也為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的提速騰飛“加碼”。

  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表示:不久前,蘇州自貿片區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掛牌,這將為產業創新帶來更多的機會、更好的政策,蘇州的醫藥創新發展模式也會越來越完善。

  據統計,目前,蘇州工業園區已集聚超1000家生物醫藥企業,吸引了13位國內外院士落戶園區,擁有生物醫藥類國家頂尖人才69位,其中創業類國家頂尖人才數量居國內生物醫藥類園區第一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