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中國作家們(以50後、60後為主體,70後、80後為其次;應該還包括一些導演等藝術家),他們的創作,在思想上、藝術上,受影響最大的外國作家和名著是什麼呢?
在過去的許多年裡,即自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以來,到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乃至90年代初,在長達七八十年當中,我們肯定是受莎士比亞、塞萬提斯、拉伯雷、托爾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蕭洛霍夫、屠格涅夫、歌德、席勒、雨果、左拉、巴爾扎克、福樓拜、斯湯達、拜倫、哈代、狄更斯、海明威、福克納、泰戈爾、川端康成、夏目漱石等等西方的積極浪漫主義作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影響比較大了;
而在當下,在最近的二十來年裡,我們則受一些西方現代派作家的影響更大,比如波特萊爾、里爾克、博爾赫斯、薩特、加繆、賽林格、貝克特、海勒、普魯斯特、菲茨傑拉德、艾特瑪托夫、喬伊斯、戈迪默、帕斯捷爾納克、卡夫卡、米蘭昆德拉、杜拉斯、君特格拉斯、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樹、馬爾克斯等等。那麼,究竟其中哪一位對我們影響最大呢?我認為還是馬爾克斯和他寫的那一部《百年孤獨》。
馬爾克斯及其“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百年孤獨》,自上世紀80年代前、中期至今,在近二三十年的時間裡,不光深遠而巨大地影響著中國作家、中國文壇,還深遠而巨大地影響著全世界幾乎所有東、西方國家的作家和整個世界文壇。在同一時期,全世界從古至今任何一個作家的影響力都無法與他相比。
其原因和表現主要有兩大方面:
第一,將現實主義和浪漫(幻想)主義、象徵主義相結合的手法,當然還有一個說法就是“魔幻現實主義”。作者遵循“變現實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現實主義創作原則,經過巧妙的構思和想象,把觸目驚心的現實和源於神話、傳說的幻想(印第安傳說、東方神話、民間故事、《聖經》典故等)結合起來,形成色彩斑斕、風格獨特的圖畫,使讀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獲得一種似曾相識又覺陌生的感受,從而激起尋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創作真諦的願望。
魔幻現實主義必須以現實為基礎,但這並不妨礙它採取極端誇張的手法。如該書寫外部文明對馬貢多(馬爾克斯稱福克納為導師,深受其影響)的侵入,是現實的,但又魔幻化了:吉卜賽人拖著兩塊磁鐵“挨家串戶地走著……鐵鍋、鐵盆、鐵鉗、小鐵爐紛紛從原地落下,木板因鐵釘和螺釘沒命地掙脫出來而嘎嘎作響”;又如寫夜的寂靜,人們居然能聽到“螞蟻在月光下的鬨鬧聲、蛀蟲啃食時的巨響以及野草生長時持續而清晰的尖叫聲”;再如寫政府把大批罷工者殺害後,將屍體裝上火車運到海里扔掉,該火車竟有200節車廂,前、中、後共有3個車頭牽引。作家似乎在不斷地變換著哈哈鏡、望遠鏡、放大鏡甚至顯微鏡,讓讀者看到一幅幅真真假假、虛實交錯的畫面,從而豐富了想象力,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第二,將過去卷帙浩繁的“史詩”性大部頭家族小說壓縮成“微型鉅著”的手法,我曾在《中華讀書報》上撰文稱之為“史詩的輕量級傾向”、“集成電路式的傑作”。作者不再平鋪直敘、慢慢道來,而是憑藉其高屋建瓴、高瞻遠矚的氣魄與膽識,採取一種鳥瞰式的宏觀把握,遴選出腹稿中的主幹與精華,再做驚人的歸併、組合,或重新打磨、處置,從而創造出一部部“袖珍史詩”。作品多采用時空交叉、陳述錯綴,以及意識流、夢幻、巧合、誇張等方式;這樣,作品越發顯得大“密度”、強“張力”、高“容積”。連保守的瑞典皇家學院元老們也讚譽它“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折映了一片大陸及其人們的富足與貧困”,“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1982年諾貝爾頒獎典禮授詞)。
《百年孤獨》這部拉美文學及魔幻現實流派的扛鼎之作,展現了布恩地亞家族一家7代、100多號人、100餘年、小小的馬貢多鎮,在一個多世紀裡的大起大伏、大風大雨,堪稱整個馬貢多鎮、整個哥倫比亞、乃至整個拉丁美洲的演變全史,竟被作者獨創了從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敘手法,濃縮在不到30萬字(以漢譯本計)的篇幅裡,其高度概括的才氣、新奇巧妙的手法,實在令人佩服。這篇小說一經出現,在全球文學界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大家爭先恐後效法的“藍本”,譽其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對於天下無數寫家們,這無疑是一部極佳的教科書——而不僅僅是參考書。
此外,《百年孤獨》一書凝重的歷史內涵、犀利的批判眼光、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龐大的神話隱喻體系,是由一種讓人耳目一新的神秘語言貫串始終的。有的評論家認為這部小說出自8歲兒童之口,作者馬爾克斯對此說頗感欣慰。
為什麼在這段時間東、西方世界湧現了這麼多傑出作家,而中國作家卻單單受馬爾克斯的影響最大呢?這正是因為他恰好符合了此時中國的社會特徵和創作動向(以及他本人的非凡文學天賦和才華),一則此時正在由過去的現實主義向現代派手法過渡,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恰好是這種過渡的成功經典;二則此時正在由過去的多卷本、大部頭、編年體、全景式的洋洋鉅著向“微型”“袖珍”“輕量級”“再組合”“集成電路”式的精緻化風格過渡,而《百年孤獨》同樣也是這種過渡的成功經典。有了這兩大因素,諸作家們能不精心學習、趨之若騖、視如藍本、刻意借鑑嗎?
中國的50後、60後許多作家,不管是傳統的現實主義作家,還是後來的先鋒派作家(他們更不用說了),都非常明顯和強烈地受到馬爾克斯的影響,如莫言、賈平凹、張煒、陳忠實、阿來、韓少功、蘇童、馬原、餘華、格非、劉恆、洪峰、鄧剛、葉兆言……可以舉出一大串名字來,甚至近二十來年裡中國作家、詩人幾乎沒有誰未受過他的一丁點影響。臺灣、香港也有不少作家(如於梨華、劉以鬯、九把刀等)深受其影響。就連一些電影、話劇導演(如張藝謀、田壯壯、賈樟柯等),其作品裡也能看出不少馬爾克斯的影子來。他們突出地甚至大量地借鑑甚至模仿馬爾克斯作品的開頭、結構、細節、文風、手法、題材、時空、想象、傳說、懸妙等等。有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公開承認,有些人表示默認,有些人矢口否認。但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客觀事實。
請看看中國和國際上許多作家、評論家對其崇高甚而至上的評價:
“馬爾克斯,中國先鋒派的祖師爺,他的‘飛昇的床單’擠滿了中國作家。”——葛紅兵
“在那些剛出版就暢銷的文學作品裡,有些與世長存,比如《百年孤獨》;另一些則銷聲匿跡,也就沒有比如了。”——餘華
“《百年孤獨》這部標誌著拉美文學高峰的鉅著,具有駭世驚俗的藝術力量和思想力量……他在用一顆悲愴的心靈,去尋找拉美迷失的溫暖的精神家園。”——莫言
“我對《百年孤獨》有非常真實的、崇敬的感覺。這樣的作品會不停地賣,一代一代的人都會讀,是暢銷書。我沒有辦法預測如果重新出版的話是否會轟動,當年文學青年幾乎人手一本。”——蘇童
“加西亞·馬爾克斯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唯一沒有爭議的一位。”——韓素音
“他是個強有力的作家,有著豐富的想象。他繼承了歐洲政治小說的偉大傳統,其結果是歷史劇與個人戲劇合二為一。”——歐文·肖
“他是所有語言中最偉大的作家。”——比爾·克林頓
“《百年孤獨》在馬爾克斯構建的虛擬世界中達到了頂峰。這部小說整合並且超越了他以前的所有虛構,從而締造了一個極其豐饒的雙重世界。它窮盡了世界,同時自我窮盡。”——巴爾加斯·略薩
“一部唯一的美洲《聖經》。”——卡洛斯·富恩特斯
“百年孤獨乃是過去五十年來所有語言中最偉大的傑作。”——薩爾曼·拉什迪
“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鉅著。”——《紐約時報》
直到去年11月21日,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佈,馬爾克斯仍以高達110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榮登外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獨》這些年來在中國不知道出過多少譯本和版本了。有人籠統計算,其總數至少在2000萬冊以上。這也足見馬爾克斯在中國的巨大影響力。(文/李子遲 編輯/市南區圖書館)
閱讀更多 青島市市南區圖書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