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是我到過的城市

寧德:是我到過的城市

寧德:是我到過的城市

寧德,福建省轄地級市,位於福建省東北邊緣沿海。下列文字是“寧德故事”。

一、位置

東: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

西:南平;

南:福州市;

北:浙江。

二、氣候

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少嚴寒,夏少酷暑;氣候溼潤,雨量充沛;夏季最長,秋季最短;氣候資源豐富、氣象災害頻繁。

三、民族

屬於多民族地區,有漢族、畲族、回族、壯族等35個民族,在少數民族中,按人口數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畲族、回族、壯族。寧德市是福建省畲族人口的聚居地,畲族人口占全省畲族人口的四成多,主要分佈在沿海的縣市,佔全市畲族人口的九成多。

四、我去過的景點

(一)古田會議會址:原為“廖氏宗祠”,又名“萬源祠”,位於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採眉嶺筆架山下。會址座東朝西。始建於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的單層歇山四合院式磚木結構宗祠建築。1929年5月,紅軍第一次挺進閩西古田,改名為"曙光小學"。12月,毛澤東同志主持的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此召開,通過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古田會議決議案。

(二)白雲山園區:位於寧德市中部福安市境內,分為白雲山、九龍洞、龍亭峽谷、黃蘭峽谷、金鐘山五個景區。有“壺穴博物館”之稱擁有河流侵蝕形成的大型河谷壺穴群和深切峽谷曲流地貌等多種類型的地質景觀。有恐龍時代的植物“活化石”刺桫欏群,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雲豹、中華鱘等多種珍稀動植物。

(三)太姥山園區:位於寧德市東北部福鼎市境內,融山、海、川、瀑、洞的自然景色和寺、寨、鎮的人文景觀於一體,素有“海上仙都”的美譽。分為太姥山、九鯉溪、晴川灣、福瑤列島四個景區。太姥山嶽遊覽區是太姥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包括國興寺,葫蘆洞、一片瓦、香山寺、“九鯉朝天”、白雲寺、天門寺7個景區,共有360個景兒。

(四)戚繼光公園:又稱“西山”,位於寧德城關西部,為紀念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繼光村農民自發集資籌建。公園以白鶴峰頂為屏障,靈溪禪寺為中心,經靈寺、居士林為左右翼。 建戚繼光大型塑像、紫竹觀世音、白鶴亭、盤兩洞、玉女池、三仙洞、龍柱亭、白雲洞、虹橋、靈光洞、思兒亭等十八景區。

五、筆者所見所聞

(一)寧德,別稱閩東,中國大黃魚之鄉,國家園林城市。素有“海上天湖,佛國仙都,百里畫廊”之美譽。

(二)寧德的海岸線曲折,港灣眾多,擁有三都、沙埕、三沙、賽岐等天然良港;尤其是三沙灣港,50萬噸輪船可隨時進港全天候作業,是遠洋大噸位中轉港和大項目開發的理想區域。

(三)本區域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

(四)寧德俗稱為閩東,位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臺灣省三大經濟區的中間位置,

(五)寧德所轄區域內主要火車站有:寧德站、福安站、霞浦站、太姥山站、福鼎站等,來寧德之前先確認到哪個站。

(六)寧德霞浦水門機場建設進行時。

(七)寧德市漢語方言分佈情況比較複雜,寧德方言屬閩海方言群中以福州話為代表的閩東方言區。古田、屏南兩縣屬於閩東南次方言南區;蕉城區和霞浦、周寧、柘榮、壽寧、福鼎、福安等7縣(市),屬於閩東北次方言區。閩東方言福州話在南片區可自由交際,北片區各市(縣、區)人也能基本聽懂福州話。霞浦話在北片區的周寧、壽寧、柘榮等縣可自由交際,蕉城、霞浦、福鼎人也能基本聽懂霞浦話。閩東方言北片區各縣(市)沒有像福州話韻母那樣的變韻現象。福安話語音濁重,語調偏硬;福鼎話輕清、綿軟。境內有一些地方形成區外方言島。

六、寧德好吃的

特色小吃主要有:盒面、泥釘凍、苦櫧糕、穆陽線面、海蠣包、豆乾片、、雙溪鍋邊、芋蛋面、寶玉魚唇、鴛鴦面等等,對於外鄉人來說,口味新鮮獨特,值得一嘗。

七、寧德特產

四季柚 、油柰① 、荔枝、龍眼、柿丸、芙蓉李、獼猴桃、水蜜桃等。

寧德師範學院是寧德最好的大學。


①柰:[nài]蘋果的一種,通稱“柰子”;亦稱“花紅”、“沙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