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 資本引來活水 城市群和資本市場互補共生

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

當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時候,城市群便產生了。“美國五大湖經濟帶涵蓋人口超過五千萬,日本的大都市圈,佔全國工業產值65%以上,城市群所帶來的經濟和人口聚集效應,是任何一個特大型城市都無法比擬的。”清華控股產業研究院院長、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理事金海年指出,如果京津冀一體化城市群要形成的話,肯定需要有幾個中心城市,除了北京、天津外,雄安新區將作為新的中心城市,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的層次化聚集效應。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同時,還將實現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領域的突破,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之一,雄安新區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雄安新區燈塔效應 推進京津冀空間格局優化

“雄安新區距離北京和天津均為105公里,距離石家莊150公里,在高鐵和公路網絡建設完成後,雄安新區到達這三個地方的用時,均不超過半個小時。”日前,《證券日報》記者走訪雄安新區,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講解了雄安新區的建設進展情況。雄安新區將執行中國有史以來最嚴格的綠色建築標準,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網絡同步構建,目標打造一座全新的數字化智慧城市。

設立雄安新區對於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具有重大現實意義。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肖金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一個是北京通州,一個是雄安新區,從目前規劃來看,雄安新區將重點引導來自北京的金融、科技、數字產業,是培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

從城市群的發展歷程看,城市之間存在著由互不關聯、孤立發展演變為彼此聯繫、不平衡發展,再到緊密關聯、一體化發展的規律。京津冀城市群已經具有世界級經濟體量,但肖金成也指出,京津冀還缺乏城市間密切的聯繫,交通一體化、工業一體化還有待完善。

長期以來,河北中部由於缺乏大城市,導致該區域人口與生產要素大量流向北京、天津兩個城市。通過培育雄安新區,除了促進全國、全世界的經濟要素向雄安新區集聚,有效帶動雄安新區周邊區域的發展,更能推進京津冀空間格局的優化。

肖金成表示,河北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不論是經濟體量還是綜合實力,都是較弱的,這使得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河北的發展無法跟上北京和天津的步伐。“中心城市除了有資源聚集效應,還像燈塔一樣,具有輻射影響力。雄安新區的建立,將大大提升河北的整體經濟實力,尤其是雄安新區所輻射的周邊城市,都將在雄安新區的影響下,獲得新的發展機遇,這一點珠三角、長三角的發展具有借鑑作用。”

城市群的發展均呈現出大城市帶動中小城市共同發展、互為支撐的格局,大城市將勞動力密集性和成本敏感性產業擴散到中小城市,中小城市藉助於大城市的市場、技術等方面的空間溢出效應,在促進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大城市高端產業提供了市場。

資本引來活水 城市群和資本市場互補共生

“在雄安新區成立前,我們這裡以個體經營企業為主,很多還都是傳統產業。當雄安新區成立後,很多企業家都開始向文化、技術產業轉型。”談及雄安新區帶來的變化,河北雄安雄展文化會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偉徵感慨頗深。“我本身就是從商貿轉型做會展文化的,雄安新區雖然還在建設之中,但已經有相當多的資本、人才、技術,源源不斷地向雄安新區彙集。”

作為雄安新區下轄的容城縣人,夏偉徵介紹,除了央企資本和國企資本在雄安新區落戶,民營企業包括阿里、騰訊、百度等都與當地企業展開合作,像招商銀行、光大銀行這些過去從未接觸的銀行資本,也紛紛以本地企業為抓手,參與雄安新區的建設。他說:“我們不僅歡迎全國優秀的企業和資本,還力主走出去,把雄安新區的文化、產業與全國各地的企業、政府機構進行交流,吸引更多資本投入到雄安新區。”

通過構建現代化金融體系,多措並舉推動優質金融資源集聚,大型金融機構紛紛進駐雄安新區,工、農、中、建、交等國有商業銀行以及中信、光大等股份制商業銀行均設立了雄安分行。2018年7月份,中國石化資本在雄安新區落戶,這是第一家入駐雄安新區的央企資本投資運營平臺,主要投資於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及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今年6月份,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允許將專項債券作為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資本金,這可以緩解重大項目資本金不足的問題,同時通過不同的專項債和社會資本的融資配合,進一步加強重大項目資金的融資需求。

財政資金、專項債券、資本市場,正在構成雄安新區建設的三大資本源頭。中國國際諮詢有限公司投融資諮詢處處長羅桂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城市群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需要能夠提供長期限、低成本、大規模資金的資本市場金融產品,包括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公司債券、ABS(以項目所屬資產為支撐的證券化融資)、Reits等。

羅桂連認為,城市群的高質量發展,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主戰場,兩者是一種互補共生關係。“資本市場的金融工具流動性較高,可以解決長期限資金短缺的瓶頸問題,並切實降低融資成本。國資的融資平臺既承擔區域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牽頭組織,也是區域開發長期資金平衡的兜底方,而民營資本在輕資產的運營性項目中優勢明顯,大有可為,城市群中的經營性項目,還可以注入上市公司,或者通過發行公司債券來籌集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