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姓+母姓”成新興起名套路:別隻顧秀恩愛,考慮下孩子感受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顧曉安

現在的生娃主力已經是當年的80後與90後了。少年期是新新人類,成年的他們在養孩子這件事上也不甘示弱,比如,從起名字時,這些家長就開始別出心裁了!

“父姓+母姓”成新興起名套路:別隻顧秀恩愛,考慮下孩子感受

孩子是兩個人愛情的結晶,如果能在孩子的名字裡同時放進爸爸的姓氏和媽媽的姓氏,這將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故事呀!抱著這個信念,大量三個字甚至四個字的名字開始流行,已經形成了我國姓氏裡的“新複姓”了,好多小朋友的名字念起來就像小說裡的人物一樣,十分有趣呢!

比如,有一位爸爸姓“田”,媽媽姓“李”,給女兒選擇名字時取了十分獨特的“田木子”,將媽媽的姓氏拆開當做女兒的名字,可以說是匠心獨用呢!

“父姓+母姓”成新興起名套路:別隻顧秀恩愛,考慮下孩子感受

網上也曾經有一個網友秀出自己家的故事。媽媽姓“先”,是一個比較稀少的姓氏,很想將自己的姓氏流傳下去;爸爸姓“陳”。兩個人也不知道肚子裡的寶寶是男是女,所以準備了兩個名字:如果是男孩,就叫“陳先生”,聽起來彬彬有禮,是一位小紳士;如果是女孩,就跟媽媽的姓氏,叫“先陳多”,諧音鮮橙多,想起來就覺得是一個甜美可愛、陽光開朗的小女孩呢!

這兩種都是把媽媽的姓氏化用在名字裡了。而還有些父母,直接採用了父姓+母姓的四字名字,叫起來也十分好聽呢!

“父姓+母姓”成新興起名套路:別隻顧秀恩愛,考慮下孩子感受

有一位網友姓“楊”,妻子姓“柳”,可以說本來這兩個姓氏都是很容易取出好名字的了,別出心裁的妻子將兩個人的姓氏合在一起,給小女兒起名叫做“楊柳依依”,立刻驚豔了一片網友——此名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父姓+母姓”成新興起名套路:別隻顧秀恩愛,考慮下孩子感受

然而,像這樣夫妻雙方的姓氏合在一起十分合適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的姓氏,只是生硬地疊加在一起,並不是那麼容易符合起名習慣的。父姓+母姓的起名新風俗,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到底要怎樣避免這些問題呢?

第一,切勿過於直白。

文章和馬伊琍的大女兒的名字大家都知道,“文愛瑪”。本來是一句海誓山盟的表達,但如今兩人離婚了,這個名字未免看起來就過於兒戲了。隨著女兒的長大,也會加重孩子的心理陰影。

“父姓+母姓”成新興起名套路:別隻顧秀恩愛,考慮下孩子感受

無獨有偶,林青霞的女兒,名字叫做“邢愛林”。近年,林青霞和老公的婚姻關係總是讓人議論,兩人關係撲朔迷離,雖然還沒有石錘,但是作為兩人的女兒,這個名字未免也會讓人覺得尷尬。

第二,不要太生硬。

“王李一諾”、“周齊子墨”……這種父母姓氏的生硬疊加,再加上一個流行名,雖然降低了很多重複率,但是卻並不是很好聽。而且,前幾年的四字姓名的孩子們已經長大入學了,孩子們普遍反映,因為名字特別,得到的老師關注特別多,上課更是連動都不敢多動一下呢,生怕關注量更大了。

“父姓+母姓”成新興起名套路:別隻顧秀恩愛,考慮下孩子感受

第三,不要過於戲謔。

有些家長,只是為了孩子的名字有個性而不泯然眾人,就給孩子起了四字名字,而忽略了名字本身的意義——祝福和期望。名字對於一個人有很大的塑造形象的意義,也是對人的第一印象,如果家長過於追求個性而起了過於戲虐的名字的話,對孩子來說並不公平。

“王者榮耀”,爸爸姓王媽媽姓榮,雖然把父母的名字都嵌在其中了,卻會讓人誤解這是一個沉迷網遊的家庭,造成不好的第一印象。這種起名方式,就得不償失了。

你會讓自己的孩子的名字都會加上父母的姓嗎?為什麼?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