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需要2K手機屏幕嗎?

田治彬


問題:我們真的需要2K手機屏幕嗎?

回答:是真的需要,尤其是旗艦機的屏幕越來越大,OLED屏幕PPI跟LCD一樣高的情況,還沒有LCD細膩。


旗艦手機的屏幕越來越大了

我們看看現在的iPhone的手機尺寸,發現手機的尺寸越來越大了。最近的發佈的iPhone11 Pro Max,屏幕是6.5英寸了。

在這種情況下,蘋果給iPhone11 Pro Max配備了2688*1242的分辨率的屏幕,就是為了避免屏幕會模糊。

你要知道,這個PPI達到了458ppi的情況下,但是這是OLED屏幕,因為排列的問題導致同樣的ppi,但是OLED屏幕沒有LCD屏幕細膩,可能要打折到8折左右。

所以,我覺得如果是旗艦機,除非你有超級彎的曲面率,不然我還是建議上2K或者是接近2K的分辨率,保證屏幕的細膩程度。

2K屏幕會帶來什麼問題

對於OLED屏幕來說,我覺得上2K很有必要,但是LCD不一樣要上2K的,畢竟它們的細膩程度更高。

2K屏幕會帶來更高的耗電,發熱。這是不可避免的,畢竟更多的發光點。即使是OLED屏幕更加省電,更加輕薄,發熱更少,但是上了2K之後就肯定會比1080P的高。

這對於手機來說,如何控制發熱、控制功耗、續航的問題,相當重要了。

不過,隨著快充和散熱技術的進步,大家慢慢向著2K發展,這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所以,你問我有沒有必要上2K?我覺得,如果你是大尺寸的旗艦,需要上OLED,還是上2K比較合適。


太平洋電腦網


一句話,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沒有




於少禹


2K分辨是2560*1440,我們也常稱1440P屏幕。

前兩天華為Mate 30系列旗艦產品發佈了。標準版Mate 30採用2340*1080分辨率能夠理解,不過遺憾的是,6.53英寸OLED顯示屏的Mate 30 Pro分辨率只有2400*1176,沒到2K屏水準。而前作Mate 20 Pro分辨率高達3120*1440,相較之下Mate 30 Pro的屏幕分辨率確屬是一個遺憾點。

在以前,720P分辨率其實已經被滿足了。後來發展到主流的1080P屏幕,現在又去追求2K屏體驗,甚至是更高分辨率……這其實又有沒有必要呢?

不知您是否有體驗過,拿起幾年前的智能手機來看時,會發現差距很大,在屏幕細膩度表現中就有明顯的感知。

其實就是屏幕分辨率往高發展的原因了,這也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吧。一般來說,屏幕分辨率越高,顯示效果就越細膩,在你拍照或者圖片查看的時候也會有明顯感覺的。這裡也還有一個ppi的問題,也就是屏幕像素密度。通俗的理解,相同的分辨率之下,屏幕尺寸小而ppi就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顯示更細膩了。

雖說理論上說分辨率越高一般顯示也越好,不過實際應用中分辨率過高也是有弊端問題的。

高分辨下耗電和發熱問題。一般來說,手機分辨越大也意味著高耗電。GPU不斷渲染顯示會導致負載成倍提升。額外的,還會有發熱量增加的明顯感知。特別是2K或更高分辨率的屏幕,續航問題和發熱問題都是明顯存在的。

人眼的分辨範圍限制。跟人耳類似,可聽聲音頻率在20-20000HZ。人眼視覺範圍同樣是有限制的。當手機的屏幕分辨率超過一定限度後,對於單純的人眼來說,並非能夠看出很大的區別。舉例說,同樣手機下采用1080P和2K分辨率屏幕,您可能要仔細觀察對比之後才會發現微小的差異性。

的確,在忽略高分辨的缺點問題外,2K屏確實是更好的選擇。但在利弊之間的權衡之下,還是有必要綜合性考慮。畢竟2K屏手機價格一般也更高了也是一方面因素。


IT小眾


    2K屏幕還是“挺坑”的,2K屏幕與1080P的屏幕視覺效果差不多,但是耗電量大、增加CPU和GPU負擔、增加了成本,唯一的優勢在於VR視頻,下文說一說2K屏幕的優缺點。


    2K屏幕的“優點”

    1)顯示細膩

    2K屏幕是1080P屏幕分辨率的1.8倍,字體邊緣沒有鋸齒感,可以充分顯示每個像素點,對於顯示細節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7寸以下的屏幕,2K的分辨率,人眼很難區分。

    2)VR體驗更震撼

    如果把2K屏幕放到VR眼鏡中,那麼顯示效果要比720P和1080P的屏幕好很多,但是目前VR的發展比較緩慢,資源有限。


    2K屏幕的“缺點”

    1)CPU和GPU負荷增加

    更大的屏幕,需要CPU和GPU的支持,手機的Soc帶動2K屏幕還是比較吃力的,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卡頓,通過軟件將分辨率調整到1080P就會流暢很多,從側面說明了這一點。

    2)耗電量增加

    高的分辨率,需要Soc高速運轉,那麼副作用就是功耗的增加,經測試使用2K屏幕的手機耗電量會整體增加20%~30%,高頻使用一些日常應用,手機的溫度也會上升,金屬邊框的導熱可能會讓人感到很不舒適。

    3)成本增加

    2K的屏幕肯定會更貴,最終會消費者買單,而且2K屏幕碎了,還屏幕的花費也很高,大多在1000+以上了,可以再買一箇中低端手機了。


    總之,如果你看不出2K與1080P屏幕的區別,不適用VR的話,那麼1080p的屏幕完全是夠用的,相比2K屏幕就有點兒“坑”了,耗電增加、發熱增加,成本增加,華而不實。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毫無疑問,在OLED為王的時代,我們真的需要2K分辨率的手機屏幕。餘承東關於2K屏的話,聽聽就好,不必當真,當真的話,會很尷尬。2016年之前,餘承東表示對2K屏不感冒,後來改口,再後來榮耀V9、華為Mate 10 /20Pro上市,妥妥的2K屏。vivo也是如此,Xplay 5/6也是2K屏,還是雙曲面的。

算了,商家的話當不得真就是了,他們對2K屏的觀點,就像某委,一是心安理得賣1080P分辨率OLED屏,二是為採用1080P分辨率OLED屏找理由。

現在高端手機的OLED屏一般都採用三星的A屏,這種屏的像素採用鑽石排列。

LCD的RGB排列,顯示三個完整的點時,子像素排列是“紅綠藍紅綠藍紅綠藍”,一共9個子像素,即紅綠藍三種子像素每種都要用到兩個。

同樣顯示三個完整的點,鑽石排列的子像素排列是“紅綠藍綠紅綠藍”(見下圖紅框處),一共7個子像素,比LCD的RGB像素排列少大約22%。

其他採用非RGB子像素排列的OLED屏,原理和三星類似,都是要共用子像素,如大家熟知的P排(見下圖),也是採用共用壽命更長的綠色子像素,而且減小了綠色子像素的面積,思路和三星的鑽石排列異曲同工。

回到正題。

換句話說,三星OLED屏的實際分辨率只有標稱的78%,號稱1080P分辨率,實際分辨率要低22%。

下面我們分別計算比較,大家就能明白,為什麼OLED屏需要上2K屏。

華為Mate 30 Pro的OLED屏幕為6.53英寸,分辨率2400X1176,PPI為409,實際PPI為319,接近視網膜屏幕的326PPI標準,但還是有點距離。

vivo NEX3的OLED屏幕為6.89英寸,分辨率為2280X1080(比屏幕更小的NEX的2316X1080分辨率還低),PPI為366,實際PPI為285,離視網膜屏幕標準有多遠,大家自己算。

285的PPI是啥意思呢?比iPad Pro的264PPI好一點,但很少有人抱怨它的清晰度低。為什麼呢?因為眼睛離iPad Pro遠啊。

所以,感覺285PPI也很清晰的同學,十有八九你的視力確實好,在用看iPad的距離看手機。

有人說,iPhone 11 Pro的屏幕也不是2K屏啊。

好,我們來算算它的實際分辨率。

iPhone 11 Pro的PPI為458,實際PPI為357,超過了視網膜屏幕標準一丟丟。你可以罵蘋果滑頭,就超過標準一點點。蘋果確實沒像三星S10+/Note+那樣,搞出2K分辨率,但好歹及格了,還是比不及格強。

OLED屏分辨率低的毛病,在看圖片時不明顯,看文字時小短腿就暴露了:字體邊緣容易有彩邊(見下圖),正常看的話,會感覺邊緣不夠清晰、銳利。

好了,就寫到這兒吧。

上面的文字不構成購買建議,但國產手機還是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你不用2K屏不要緊,沒人逼你,但好歹也是一線品牌,不要為了圓場,說一些自相矛盾的話,誠實也是一項重要品質。


魔鐵的世界


我們真的需要2K手機屏幕嗎?如果讓我來回答,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需要!

2K手機屏幕這裡所指的是手機屏幕的分辨率。通常我們2K手機屏幕所用到的屏幕分辨率為2340x1080p。

手機屏幕分辨率是指手機屏幕顯示的分辨率。屏幕分辨率確定手機屏幕上顯示多少信息的設置,以水平和垂直像素來衡量。就相同大小的屏幕而言,當屏幕分辨率低時(例如 960 x 540),在屏幕上顯示的像素少,單個像素尺寸比較大。屏幕分辨率高時(例如 1920 x 10800),在屏幕上顯示的像素多,單個像素尺寸比較小。

顯示分辨率就是屏幕上顯示的像素個數,分辨率1920×1080的意思是水平方向含有像素數為1920個,垂直方向像素數1080個。屏幕尺寸一樣的情況下,分辨率越高,顯示效果就越精細和細膩。

正如上所說分辨率越低,屏幕顯示效果越差,人的眼睛長時間目視對視力傷害越大,反之屏幕分辨率越高屏幕顯示效果越好,人眼關注特別是長時間看屏幕對視力傷害也越小。





二手機瘦子


沒錯,是這樣。



星海之塵X


感謝您的閱讀!

華為這一次在華為mate 30 Pro中都沒有使用2K屏幕,可見並不是2K屏幕就一定受人歡迎。餘承東不止一次說過:

  • 對於6.5英寸以下的屏幕尺寸,人眼無法區別FHD與2K分辨率,2K屏並沒有實質意義

  • 並且還增加了手機的功耗,讓手機的續航降低

實際上,我們知道2K屏幕雖然已經是很多手機使用的重要屏幕,可是在大多數的時候,國產手機還是使用的是1080P,原因很簡單,因為2K屏幕確實像餘承東說的耗費的電量更多。

我自己使用的華為mate 20 Pro機型,這款手機使用的4200mAh的電池,可是它的續航能力卻不及4000mAh的華為mate 20這款手機。

功耗是很多手機不願意使用2K屏幕的原因之一。

我們知道還有其他原因導致手機不使用2K屏幕,因為我們真正使用2K屏幕的時候和1080P的屏幕並沒有什麼區別。我們知道2K屏幕的屏幕密度為比較高,可是1080p的屏幕密度基本上都在326PPI。而人類的肉眼在看大於326PPi的屏幕的時候,都基本上感覺不到差異性,所以大家不用擔心2K屏幕或者1080P的屏幕的時候,沒有什麼差別。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好些手機不使用2K屏幕的原因,還是因為成本因素,而1080P的屏幕成本價格要便宜的多!(不過,你可以耗電,可是你不能沒有2K屏幕,這可能就是大家的想法)


LeoGo科技


感謝邀請

我們真的需要2K手機屏幕嗎?

題主問題的核心是真的需要2K屏幕嗎?這個問題對於我們來說筆者感覺沒有太大的必要,確實有些會人說AMOLED屏幕,本身因為原理的問題,所以在同像素下,1080p的屏幕有鋸齒感,但是也是因為如此,所以現在像搭載AMOLED屏幕的手機,其實相比普通的1080p屏幕分辨率更高一些,比如現在的手機分辨率都是2340x1080像素,所以相對來講這種鋸齒感已經不存在了。

而筆者其實當初使用三星S7edge,再到現在的三星S9系列,其實最大的感觸就是發熱耗電量,我們知道三星手機的屏幕已經超過了2K分辨率,但就是與此同時帶來發熱耗電的問題也隨之而來,而且從實際使用習慣來說,我手中的6splus同樣是5.5英寸的屏幕,1080p的分辨率,其實現實效果還是非常的不錯的。我們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一,功耗和發熱的控制。其實對於我們來說,我們都想要更高的分辨率屏幕,但是與此同時,手機的價格更高,而且你還會有因為耗電的問題去關閉,這樣的意義就不大啦!記得當年喬布斯說過了300ppi是人眼的極限和最佳,但是這種方式顯然是不成立的,因為當初其實國產屏幕已經有了1080p的屏幕,所以這句話不成立的原因就在於距離的問題:

比如我們拿,中關村在2013年做的一個實驗,當然因為相機方拍攝和人眼不同,但是在同樣是50公分的距離,我們明顯可以看出來Find5確實更加的清晰。

其實我們為什麼要說這個例子呢!簡單一點來說,就是一款手機的顯示效果,和你對於手機屏幕的距離有關係,就比如從2013年的1080p到現在2019年,屏幕素質在變化,但是屏幕分辨率有變化嗎?確實並沒有太大的起伏,因為從當初其實就可以看出來,1080p的屏幕對於平常人來說已經足夠使用,而且不管是距離的把控等等,綜合結果來看的話,雖然稱不上最佳,但是至少對於我們觀感來說已經是足夠使用啦!

二,相對於現在手機屏幕方面,我們最希望的兩個參數,筆者倒是更加希望有90HZ的屏幕以及120HZ的屏幕,而屏幕分辨率保持不變,這樣其實就像前一段時間筆者看的大米評測一樣。

其實通過投票發現,很多人雖然使用一加手機7pro,但是平時因為2K屏幕耗電的問題,所以基本上大家都是設置成為了1080p+90HZ的組合方式,所以2K屏幕對於我們來說並不能算是剛需,而且這樣帶來的增加成本,對於我們來說是最接受不了的,同樣的一款手機的,屏幕分辨率更高,同樣的配置下肯定是更加費電的。


總結:

確實對於我們來說2K分辨率是每個人都想需要的,但是你看到電池電量小或者是耗電比較快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其中的痛楚了,而且對於我們來說,手機分辨率高確實顯示的照片和拍攝的拍照等等看起來會更加的舒服,但是放在電腦上面來說的話,還是一樣的,因為只是手機屏幕分辨率高,給我們帶來的更好的視覺感受,而且現在不管是APP視頻,還是4K視頻,只要你的手機處理器有足夠的解碼能力,都可以自適應,平時使用夠用,在這樣情況下,其實對於我們來說很少人會說離得很近,專門去挑剔屏幕,只要屏幕的色準和還原,表現的不錯就可以啦!而且相比之下耗電和成本也會更低。所以筆者倒是感覺可以把屏幕素質做的更好,加上更高的刷新率才算是未來的主流。


回答完畢

歡迎留言發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科技數碼隨時答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vivo發佈新機,NEX3使用的是2256x1080分辨率的瀑布屏;華為發佈新機,Mate30 Pro同樣使用的是2400×1176分辨率的瀑布屏。為何眾多廠家的旗艦機型放棄了2K屏幕,反而選擇1080P屏幕,難道兩者之間真的毫無差距,2K屏僅僅是雞肋的選擇麼?


關於2K屏幕是否真的能夠帶給我們視覺體驗提升的問題

對於手機分辨率的追求源於蘋果公司,蘋果首次在iPhone 4的手機上提出了視網膜的技術。將960×640的分辨率應用在一款3.5英寸的屏幕,像素密度高達326ppi,開啟了手機廠商對於高分辨率屏幕的追求。

當前較為普及的是1080P的屏幕,旗艦機型使用的往往是2K屏幕。但是今年各個手機廠商旗艦機型卻使用了中低端手機較為常見的1080P的屏幕,難道是兩者之間毫無差距麼?

簡單的一個判斷方法,同樣素質屏幕的兩臺手機,一款是1080P的屏幕,一款是2K的屏幕同時放在你面前,你是否能夠區分出來差異呢?例如,三星Note10和三星Note10+這兩臺手機,明顯的三星Note10+的屏幕顯示效果要更優一些。有差異則代表著有提升,並且這種提升人眼是能夠發現差異的,也就值得進行升級。科技的進步帶來體驗的提升,2K屏是未來手機發展的主流方向,只是當前技術條件侷限了其使用的普及型。


為何眾多的國產手機廠商旗艦機型選擇了1080P的屏幕

那麼再來說說vivo與華為為何會使用1080P的瀑布屏,並沒有使用2K屏幕的原因!

當前瀑布屏的製作難度較高,vivo與華為的旗艦機型均選擇的是三星的屏幕。

  • 首先,三星旗艦Note10+使用的是常規曲面2K屏幕,應該會避免提供其他廠商使用2K屏幕的瀑布屏,避免與自家的核心產品出現競爭(2K瀑布屏良品率會低於1080K的屏幕)。

  • 其次,屏幕分辨率的提升會導致耗電量的增強,兩款旗艦機型均為5G手機,本身耗電就十分嚴重,處於手機均衡配置問題,選擇了1080P的屏幕。

雖然受到當前的技術條件限制,不過未來2K屏幕將會是主流的發展方向。


對於是否需要2K屏幕這個問題,您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