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鑑,傳承發展 第二屆中國(淄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大會盛裝啟幕

大眾網·海報新聞淄博10月30日訊(記者 喬子容 王永峰 通訊員 羅永華)十月流香,齊風泱泱;群賢畢至,盛會共襄。10月30日上午,第二屆中國(淄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大會在淄博開幕。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席、黨組書記龍宇翔,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原司長馬文輝,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愛心工作委員會副主席、濱州市政協原主席孫承志,文旅部民族民間中心綜合處處長蘇相乾,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王廷琦,省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劉朋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非遺資源管理研究評價委員會主任西沐,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國合全球自然資源研究院專家史江南,淄博市委副書記、市長於海田,淄博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二級調研員榮先鋒,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周茂松,淄博市投資促進局局長鍾群,濟南、青島等16市文化和旅遊局分管負責人和業務科室負責人,淄博市各區縣文化和旅遊局主要負責人,淄博市市直文化和旅遊單位主要負責人以及媒體記者等400餘人參加開幕儀式。淄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畢榮青主持開幕儀式。

交流互鉴,传承发展 第二届中国(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大会盛装启幕

開幕式上,淄博市委副書記、市長於海田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辭。他說,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始終秉持“見人見物見生活”保護理念,認真遵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規律,紮實開展非遺保護的基礎性建設工作,建立了項目、傳承人、傳習所、生產性基地、生態保護區“五位一體”非遺保護傳承體系,一批珍貴、瀕危、具有重要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得到有效搶救和保護,逐步建立保護傳承機制,不斷完善非遺保護名錄,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保護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我們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進一步提高認識,正確處理好保護與利用、傳承與發展的關係,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性、傳承性,做到保護與利用相統籌,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王廷琦在致辭中表示,第二屆中國(淄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大會的舉辦旨在進一步藉助淄博齊文化核心示範區的品牌影響力,通過交流研討、展演、展示等形式,更好地挖掘、保護和傳承我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全省各地市間的文化交流,打造國際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平臺,展現山東真實、立體、全面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推文化強省建設。

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席、黨組書記龍宇翔在開幕式上致辭並宣佈大會開幕。龍宇翔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淄博非遺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他指出,淄博是古老的齊文化發祥地,近年來,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交流和非遺傳承發展工作。廣大非遺工作者應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始終致力於把優秀的中華文化傳播給世界,讓世界瞭解中國。作為對外交流的平臺,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將全力支持廣大專家學者尤其是淄博非遺專家學者的工作,共同為非遺傳承和創新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交流互鉴,传承发展 第二届中国(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大会盛装启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本屆非遺大會的主題是交流-互鑑-傳承-發展,目的是增進各種文化交流互鑑,加快非遺傳承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本次大會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淄博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淄博市委宣傳部、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淄博市投資促進局承辦,淄博市文化旅遊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世屹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特邀有關單位領導、文化團體負責人、專家學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文創精品創作人參加,還安排了嘉賓懇談會、非遺文創精品展、現場觀摩等相關活動。

“這次來淄博參展最大的感觸就是覺得非遺得到了尊重,心裡感到很溫暖,以前我們的香包一直是作為民間技藝,走街串巷,登不得大雅之堂。這次淄博搭建了非遺大會這個平臺,我們走出來才發現原來外面有這麼多的‘同行’,淄博這邊的接待方很熱情,來到淄博之後一直被感動,感覺到我們也是被需要的,以後一定努力把非遺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徐州香包項目參展代表井秋紅說。

交流互鉴,传承发展 第二届中国(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大会盛装启幕

作為本次大會的重點項目和特色活動,“山東省第三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暨山東省首屆文創精品展”於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淄博市博物館舉辦,共有來自全國各地近200家非遺傳承項目參與展會。特邀景泰藍製作技藝、楊柳青木板年畫、定瓷燒製技藝等為代表的省外28家非遺項目參展,省內16地市共派出了皮影、膠州秧歌、濰坊風箏等23家當地最具代表性的非遺項目集中展示,淄博市參展項目逾百項。本次精品展分室內、室外兩部分,參展項目大都為國家級非遺項目,淄博陶瓷燒製技藝、琉璃燒製技藝、魯派內畫繪製技藝、周村燒餅製作技藝等均有展出,為市民打造了一場家門口的文化饕餮盛宴。此外,現場還安排了豐富的非遺節目演出,其中包括淄博最具特色的地方戲--五音戲和聊齋俚曲、商家大鼓、傳統武術、古琴、太極表演等。廣大市民既可以近距離欣賞精雕細琢工藝品的精湛製作技藝,又可以現場觀看精彩的非遺演出,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在展覽現場,一位來自濰坊高密的嘉賓現場購買了清梅居牛肉乾、王村醋、扳倒井白酒等多種非遺商品,他說,看了這些非遺精品展之後,感到很震撼,沒想到老祖宗留下的這些東西還有人一直堅持做著,挺不容易的,希望能多為這些非遺宣傳,讓更多人的老百姓瞭解非遺,努力把這些非遺項目傳承給我們的子孫後代。

在29日下午召開的嘉賓懇談會上,專家圍繞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加強產業合作、文化旅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工作進行了座談交流,還成立了淄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顧問委員會。淄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諮詢顧問委員會的成立,將進一步拓寬淄博與國內外政商界高層的聯絡渠道,爭取更多的優質資源、先進技術項目落戶淄博,對城市未來文化和旅遊建設規劃諮政建言獻策。

交流互鉴,传承发展 第二届中国(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大会盛装启幕

淄博是齊國故都、聊齋故里、陶琉名城和世界足球起源地。淄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文化遺存浩繁,獨具地域特色。淄博陶瓷、琉璃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外交部藍廳推介等重要活動中大放光彩。與會領導和嘉賓還赴周村古商城、淄博市陶瓷琉璃博物館等地進行現場觀摩。

據瞭解,目前,淄博市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國家級13項,省級54項;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5人,省級24人,形成了完備的國家、省、市、縣(區)四級名錄體系。本次非遺大會給老百姓提供了一個非遺體驗、參與和文化消費的平臺,有助於進一步提升淄博非遺項目的競爭力,進行提檔升級,使非遺更好地融入群眾生活,推動非遺的保護、傳承和開發,豐富文化名城的內涵。下一步,淄博市將繼續開拓非遺文旅市場,探索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致力於讓特色非遺文化可閱讀、可感知、可欣賞、可參與、可消費,讓非遺更好地融入城市、融入生活、融入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