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十年:總市值超5萬億,高新技術企業佔九成,誰是市值王?

創業板十年:總市值超5萬億,高新技術企業佔九成,誰是市值王?

創業板十年。

2009年10月30日,特銳德、神州泰嶽、樂普醫療、南風股份、探路者等28只股票在創業板上市,距今已經整整10年。如今,創業板股票代碼已經從“300001”排到了“300799”。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創業板股票數量有776只。

新京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創業板776家上市公司中,有183家位於廣東省、104家位於北京、102家位於江蘇省、88家位於浙江省。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上述公司中有118家屬於“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116家屬於“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79家屬於專用設備製造業。

上述776只股票IPO時的首發募集資金合計超過4000億元。新京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上市後,有362只股票有過增發股票行為,累計增發募集資金合計5499億元。增發募集資金中,芒果超媒、數知科技、東方財富、金科文化上市後募集資金均超過8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創業板重組新規、註冊制預期等全面改革,有助於推動創業板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增強市場投資信心。

總市值超5萬億:市值王為“豬企”

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創業板776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5.68萬億元。

Wind數據統計,截至2009年10月30日收盤,首批創業板上市的28只股票總市值為1399.67億元,當日樂普醫療、神州泰嶽、華誼兄弟的總市值居前,分別達到了257.4億元、130億元、118.9億元。

截至2019年10月30日,創業板上有776只股票,總市值為5.68萬億元。按照最新收盤價,創業板目前總市值居前的上市公司為溫氏股份、邁瑞醫療、寧德時代、愛爾眼科、東方財富,5只股票總市值分別為2204.5億元、2178億元、1535億元、1241.9億元、1006.67億元。

作為目前創業板的“市值王”,溫氏股份在2015年11月上市,為一家畜禽養殖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在2019年3月12日收盤,溫氏股份對應總市值最高達到了2407.9億元。

目前創業板上市的776只股票中,總市值最低的為當時首批上市的金亞科技。數據顯示,金亞科技2009年10月30日上市,上市首日總市值超過51億元。但在2015年,金亞科技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8年6月深交所披露金亞科技欺詐發行一事,並對金亞科技啟動強制退市程序。截至2019年10月30日收盤,金亞科技對應總市值2.64億元。

首批28只股票“冰火兩重天”

十年前,特銳德、神州泰嶽、樂普醫療、華誼兄弟等28家公司在創業板成功上市,十年後,這28家公司的狀況卻各不相同。

數據顯示,上述28家上市公司中,有21家總市值較上市首日有所上漲,其中愛爾眼科總市值漲幅最大,最新總市值為1241.9億元,較上市首日的69.28億元增長1692.4%。此外,億緯鋰能、華測檢測、網宿科技、機器人總市值增幅分別為850%、507%、475%、370%。

華誼兄弟、寶德股份最新總市值雖然較上市首日有所上漲,但漲幅不大,分別為4.7%、7.1%。按照2019年10月30日收盤價,華誼兄弟對應總市值124億元,而公司上市首日總市值118.9億元;寶德股份最新總市值23.2億元,而上市首日總市值為21.6億元。

首批上創業板企業中,有7家公司總市值下滑明顯。探路者、鼎漢技術、中元股份、南風股份、神州泰嶽、吉峰科技、金亞科技最新總市值較上市首日分別下滑5.68%、7.03%、26.55%、37.58%、48.13%、53.71%、94.85%。

在業績上,樂普醫療、愛爾眼科、網宿科技、億緯鋰能2018年淨利潤均超過了5億元,其中樂普醫療、愛爾眼科2018年度淨利潤分別達到了12億元、10億元。而天海防務、立思辰、南風股份、華誼兄弟、寶德股份、鼎漢技術2018年度則虧損超過5億元,其中天海防務、立思辰、南風股份去年虧損額分別為18.8億元、13.9億元、10.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屬於首批上市的企業中,也有一些公司日子不好過。除上述已經被啟動強制退市程序的金亞科技外,還有樂視網、千山藥機處於暫停上市狀態。

此外,欣泰電氣因欺詐發行成為創業板退市第一股。欣泰電氣2014年在創業板上市。2015年,因存在財務造假等問題,欣泰電氣收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2016年7月,欣泰電氣遭證監會處罰,並對欣泰電氣啟動強制退市程序,在行政複議被駁回後,欣泰電氣成為證券市場上因欺詐發行而強制退市第一股。

降低盈利門檻

高新技術企業佔九成

創業板推出之前,資本市場主要服務於成熟的、大規模的企業;創業板推出後,差異化的門檻使得資本市場真正擁有了服務創新創業企業的平臺,提升了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包容性。

創業板的推出降低了盈利門檻。

深交所數據顯示,自2009年開板以來,截至9月30日,770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有275家公司上市前3年淨利潤累計少於1億元,佔比達到35.71%。信維通信、青松股份、吉藥控股、超圖軟件、大禹節水、建科院等公司,上市後都取得良好發展。

信維通信上市當年(2010年),營業收入僅1.4億元,淨利潤不足5000萬,2018年收入已達47億元,淨利潤接近10億元,市值達350億元,成為全球領先泛射頻元器件供應商。

創業板放開無形資產佔比限制,顯著提升了對新經濟、新業態的包容性。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有59家因首發前一年無形資產佔比超過20%而不能在主板或中小板上市,其中包括邁瑞醫療、宋城演藝、華寶股份、康龍化成、建科院等上市公司。

據深交所提供的數據,創業板超過九成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超過八成擁有自主研發核心能力,超過七成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創新特徵明顯,成為名副其實的“高新企業之家”。

不同於A股產業結構,創業板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的549家公司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為代表的產業聚集效應明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例,已有208家公司登陸創業板,佔創業板比重近三成。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十年磨一劍”,經過連續調整,創業板的整體估值已經具備投資吸引力,一些具有成長潛力的公司重新開始被資金關注。“創業板中不乏一些優質的公司,可能會在未來再次走出好行情,而今年以來,創業板表現就已經超過了主板的整體表現。”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記者表示,創業板10年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10年前,創業板也是個“新物種”,它的設立,是為給成長性和一定科技含量的中小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服務。創業板的開通,激發了中小企業參與資本市場的熱情,帶動了風險投資等的活躍,擴寬融資渠道的同時,也給廣大投資者帶來了新的投資品種。

健全退市制度

樂視等難逃退市命運?

10月28日晚間,樂視網披露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樂視網營收為1.39億元,同比下滑61.8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47億元。

根據規定,創業板的上市公司一旦淨資產為負需要暫停上市,連續兩年淨資產為負則會被終止上市。由於去年底淨資產為負,分析認為,樂視網幾乎難逃退市命運。

而這,是創業板健全退市制度的一個縮影。

創業板推出時,與主板相比,增加了“淨資產為負”、“財務會計報告被註冊會計師出具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連續12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低於100萬股”等退市指標,通過設置市場化指標強化板塊風險控制機制。

為完善市場優勝劣汰功能、遏制炒殼炒差不良風氣,創業板於2012年發佈《關於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的方案》並相應修訂上市規則,進一步完善了退市制度體系。

增加“連續受到交易所公開譴責”和“股票成交價格連續低於面值”兩個退市標準,豐富優化了退市情形。改進了退市風險警示,並縮短資不抵債公司、成交量過低公司的退市時間,落實“快速退市”理念。

創業板不再實施*ST制度,而是通過強化上市公司退市風險信息披露以及深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方式,充分揭示退市風險;對觸發“淨資產為負”退市條件的,一旦經審計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顯示公司淨資產為負,則其股票暫停上市;連續兩年淨資產為負,其股票終止上市;出現連續120個交易日累計股票成交量低於100萬股情形的,其股票直接終止上市。

創業板的退市制度改革中,淨資產等財務類退市指標、市場化退市指標、快速退市、嚴格恢復上市審核標準、設置退市整理期等規定在後續主板退市制度改革中被借鑑或採納,創業板對健全完善資本市場退市制度起到了關鍵的引領作用。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近日對媒體表示,創業板退市制度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建議健全創業板市場的融資功能,優化市場資源配置,完善市場化退市條例,在通過註冊制優化創業板上市公司“進口”的同時實現“出口”市場化、制度化,促進形成符合中國資本市場特徵、行政與市場條例相均衡的優勝劣汰市場退出機制。

併購重組迴歸產業本源

註冊制改革受期待

十年來,創業板上市公司有效運用併購重組工具,幫助公司實現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

據深交所提供的相關數據資料,創業板十年來,共有364家上市公司共計披露589單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涉及交易金額5729.25億元;有289家公司實施完成409單資產重組,涉及交易金額3783.36億元,累計配套融資金額超過1304.84億元,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相關數據資料顯示,2012年至2019年(1-9月),創業板公司實施完成的重組分別為9單、14單、52單、113單、88單、67單、45單和21單;交易金額分別為29億元、66億元、345億元、900億元、835億元、739.60億元、522.46億元和346.29億元。

可以看出,創業板併購重組自2012年起步,2014年開始活躍,2016年以來隨著監管政策導向的轉變和市場自身對於重組功能認識的不斷深入,活躍度有所下降。越來越多的公司著眼於實際發展需求,而非資本市場工具的簡單運用,更加合理謹慎地實施併購重組。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創業板併購重組規模變化幾乎跟隨政策監管週期同向變化。2013-2015年併購重組政策監管進入寬鬆期後,創業板的併購重組規模呈現出快速上升的趨勢;而在2016年併購重組政策收緊之後,創業板併購重組規模呈現出顯著下滑的態勢;隨著2018年四季度“小額快審”機制的推出,2019年創業板併購重組規模隨著政策的邊際改善而出現企穩跡象。

在5G產業週期來臨和併購重組政策的放鬆的背景下,創業板外延貢獻有望在2020年隨著併購重組規模的回升而持續增長。

而在近期推出的創業板新規下,創業板重組“再出發”。

10月18日,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允許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

楊德龍表示,近期放開創業板借殼上市,引起了市場廣泛的關注,一些資金開始投資於一些具有殼資源的公司,這確實活躍了市場,為一些業績較差、可能面臨退市風險的創業板公司提供了一個翻身的機會。但這不意味著會有大量的創業板公司可以成功實現借殼上市,建議投資者不要盲目參與炒作,還是要從基本面方面進行研究。

郭一鳴對記者表示,創業板重組新規、註冊制預期等全面改革,有助於推動創業板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增強市場投資信心。通過深化改革、有利於多層資本市場之間的平衡和公平競爭,也有利於市場更加健康的發展。對於進一步補充創業板短板、激發創業板獲利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新京報記者 李雲琦 侯小溪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付春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