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吹響“無違建”創建衝鋒號

慈溪市吹響“無違建”創建衝鋒號

城中村改造項目

慈溪市吹响“无违建”创建冲锋号

新城河啟動段改造後景色

10月8日,慈溪市召開“無違建”創建攻堅行動動員部署會,要求大興實幹之風、狠下落實之功,以優異的成績答好“無違建”創建這張考卷。由此,慈溪市“無違建”創建衝鋒號正式吹響。

據瞭解,近年來,慈溪市緊緊圍繞省、寧波市“無違建”創建中心工作,統籌規劃,層層深入,強勢推進“三改一拆”專項行動和“無違建”創建工作,每年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獲2017年度省“無違建創建先進縣(市、區)”、2017年度“無違建縣(市、區)”創建(城中村改造)先進集體。

目前,慈溪市拆違控違“一盤棋”的態勢和氛圍已較好形成,拆違控違的長效管控機制已基本建立,城鄉環境面貌得到了明顯改善。該市掀起了“無違建”創建攻堅行動新高潮,老百姓得到了實惠,紛紛誇讚“三改一拆”深入民心。

多措並舉 築牢創建基石

慈溪市“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個到位”夯實創建基礎是他們的成功寶典之一。

“三個到位”,首先是政策保障到位。著力研究制訂“三改一拆”和“無違建”創建相關配套政策意見,如《慈溪市“三改一拆”行動拆除違法建築查處流程、分工指南(試行)》等,為違法建築依法處置和“無違建”創建提供有力政策支撐。

其次是考核督查到位。把“無違建”創建工作納入各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考核項目,突出其重要性。開展“無違建”創建攻堅行動專項督查,加大日常督查指導,並把督查“無違建”創建工作情況納入慈溪市領導下基層的必查必督內容,有力推動各鎮(街道)的創建工作。

三是宣傳動員到位。發揮媒體監督作用,通過主動查找、深入走訪、群眾舉報等方式,曝光社會影響惡劣、群眾反映強烈、違法問題突出或體量大的違法建築,運用媒體跟蹤式報道和領導督辦單的形式有效推進整改處置,加大拆違聲勢。同時,強化媒體宣傳,做到電視上有圖像、報紙上有文字、電臺上有聲音,幾年來在中央級媒體發稿4篇,省級媒體10篇,寧波市級媒體40餘篇,慈溪市級媒體700餘篇,編髮工作簡報120期。

除此之外,慈溪在“三改一拆”工作中結合實際,充分發揮各鎮(街道)自身優勢,積極提升“三大管控平臺”水平,在違法建築普查工作基礎上,不斷完善存量違建管控平臺數據的全面充實,為妥善處置存量違法建築夯實基礎。同時發揮新增違建納入“兩網融合”工作平臺成效,全面延伸新增違建防控觸角,通過考核等方式提高網格員對新增違法建築的巡查力度和上報質量,強化各鎮(街道)和相關職能部門的處置力度,實現違法建築治理常態長效。積極推進拆後入地利用“上圖入庫”工作,完善拆後利用追蹤平臺,逐步實現拆后土地利用定點定位管理,使得每一處違建的拆後利用緊跟其上、一清二楚。

狠抓落實 啃下重點難點

根據“無違建”創建標準要求和工作實際,慈溪市積極開展重點區塊違建、工業企業違建、河道兩側違建、“裁而未執”國土積案等各項處置行動。有效抓好“兩路兩側”“四邊三化”整治工作,深化完善並落實“路(段)長制”工作機制,積極開展自查自糾治理工作,今年已完成亂搭亂建等問題點位31個、亂設廣告等專項清理整治384個、鄉村振興現場會沿線問題70個。此外,結合危化品使用和消防安全整治百日大會戰工作,積極開展嚴重影響消防安全和使用安全的違法建築整治行動,通過地毯式排查,對發現的違法建築堅決予以拆除,切實消除安全隱患。同時,通過每週通報排名,督促各鎮(街道)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進度,確保“無違建”創建攻堅行動取得實效。

慈溪市“三改一拆”工作切實做好“拆違控新”兩手抓,積極落實控新長效,強化各鎮(街道)作為控違主體的責任意識,全面落實巡查、發現、報告、處置等職責,對新違建“零容忍”。積極強化網格化巡查力度,進一步提升新違建管控納入“兩網融合”工作平臺水平,各鎮(街道)完善專門巡查隊伍,健全網格化管理,強化巡查管理,對發現的新增違法建築立即停、堅決拆、嚴格管、聯合治,確保違建及時發現、及時交辦、及時處置。同時,實施重點案件督辦和通報制度,加強新增違建查處和問責,各鎮(街道)每天上報新違建發生情況和處置情況,慈溪市“三改一拆”辦每月對各鎮(街道)新增違法建築管控情況進行通報。

利民惠民 提升工作內涵

以拆促建,紮實推進“三改”工作。以“拔釘清零”為目標,以危舊房改造、棚戶區改造為突破口,因勢利導,以拆促建,努力拆出質量、效益和景觀,加快推動“三改”,今年來已完成“三改”97.43萬平方米。把舊村改造與區塊開發有機結合,對城中村進行分類梳理、有序推進,重點推進新城河、新潮塘、城南等板塊改造,積極謀劃“三改一拆”與區塊整體開發、城鄉環境整治的結合點、著力點,加快提升城鄉功能區域品質。如古塘街道同步推進賽億工業園拆違和舊廠房改造,拆除違法建築3.4萬平方米、改造舊廠房24.6萬平方米,並啟動了投資超過20億元的房地產項目,形成了一個嶄新的居住板塊。

9月16日,慈溪百萬人民翹首以盼的首所大學——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正式開學,刷屏慈溪人的朋友圈。寧大科院遷建工程總投資29.53億元,佔地800畝,位於環創經濟區科教園區板塊。在這背後,白沙路街道以“徵遷”和“拆違”為抓手雙管齊下,在科教園區徵遷的主戰場攻堅克難,為工程建設創造“慈溪速度”提供了強大支持和保障。

經過滸山街道聯手相關部門近一個月的努力,9月17日,位於明州西路與滸崇公路交叉口西北角的違建房屋開始拆除。作為慈溪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滸山街道肩負著提升慈溪城市品質和形象的使命和責任。2016年該街道率先成功創建寧波市首批“無違建鄉鎮(街道)”後,努力守住“三改一拆”專項工作成果,繼續攻堅克難破瓶頸,以“有違必拆”的決心縱深推進“三改一拆”見實效。今年截至10月底,已完成拆違建築面積超3萬平方米,不僅“拆”出了發展空間,也“改”出了生態新天地,推動“美麗品質新城”建設闊步向前。

民生為先,切實做好拆後利用。強化各鎮(街道)作為拆改責任主體的意識,做好重點區域、大區塊拆違後的拆後利用環節,對於一時難以利用的,做好惠民為民的實用項目,防止拆後反彈或者變成建築垃圾堆放場。同時,將“無違建”創建與其他中心工作統籌結合起來,借勢借力、互促共進,在拆違的同時,注重市容市貌的提升,做好拆后土地利用文章。如宗漢街道“以租帶建”,租用沿線11個村300餘畝土地,並規劃設計“一帶三區四重點”,即圍繞道路、建築、綠化、設施等,開展中橫線景觀帶、簡約綠化區、集中居住區、特色綠化區建設,形成約45米寬的便民休閒健身步道,讓老百姓看到實效、得到實惠,使“無違建”創建工作向縱深推進。

記者 邊城雨

通訊員 王魯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