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中“通假字”與“本字”的幾種關係

古漢語中的“通假字”現象極為常見,閱讀時若不能知曉其“本字”,便會雲裡霧裡,不知所然。

通假,即通用和假借。通用,是通假字與本字並存,二者在意義上又有相同之處。假借,是借用音同(音近)形似之字代替。

一、父子關係

其實質是“古今字”,即“通假字”與“本字”合一,古已有之,後來其義分解,另造了一字取代其某義項。

蘇軾《石鐘山記》:“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莫”,古時即為“日落草中”,表義傍晚、黃昏,後被借用為表否定“不”、“沒有誰”的意思,因而參照“慕、墓、幕”等形聲而另造了“暮”字。

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那”,古時是指示代詞與疑問代詞兼用的多音字,後來另造“哪”表其疑問代詞之義。

二、同屬關係

此類為異體字,音同義同形不同。因現代漢語淘汰了絕大部分異體字,使其成了“通假字”。

《左傳·曹劌論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徧”與“遍”實為所取意符不同的異體字,故而現行的“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已直接將“徧”換成了“遍”,不再視為“通假字”了。

三、同名關係

如同兩個長相迥異的人取了相同的名字而已。此“通假字”與“本字”其實是共存的,本有其字而不用,卻用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

一種情況,以現在來說,近似於“白字”;另一種情況,當時“本字”只有其音,還未造其字,便以同音字(古音而言)代替。

《列子·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

《史記·鴻門宴》:“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蚤”同“早”。

四、形似關係

即“通假字”與“本字”字形相似,這很大程度上屬“別字”。出現的原因多種:可能是作者手稿筆誤,可能是謄抄出錯,也可能是刻版、排版大意……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同“悅”。

《史記·隆中對》:“將軍身被堅執銳。”“被”同“披”。

五、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即“通假字”是“本字”的一部分,疑似未將該字寫全。這些字的筆畫往往比較繁雜,如今簡化後,字形差別較大,人們往往不知它們為何“通假”。其實,將它們還原到繁體,也就一目瞭然了。

《禮記·大道之行也》:“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與(與)”同“舉(舉)”。

蘇軾《赤壁賦》:“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馮)”同“憑(凴)”。

古漢語中“通假字”與“本字”的幾種關係
古漢語中“通假字”與“本字”的幾種關係
古漢語中“通假字”與“本字”的幾種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