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再次稱霸國內市場,份額8倍於蘋果,概念股或將起飛(附股)

據第三方調查公司Canalys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華為智能手機(含榮耀)在國內市場出貨量為4150萬部,年增長率66%,連續六個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市場份額達42%,遠高於去年同期的24.9%。而蘋果出貨量僅510萬,市場份額佔5.2%,同比下跌28%。

Counterpoint則給出了相近的出貨數據,並表示,華為高端P30系列(P30 + P30 pro)約有600萬部,而Nova 5 pro的出貨量則超過300萬部。分析師認為,這是因為自美國實施貿易禁令以來,華為增加了人力以促進在中國的銷售。

一週前,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春節前希望Mate 30的全系列產品能夠挑戰1000萬部的銷量。他預計,今年華為智能手機的全球發貨量將會達到2.4億部到2.5億部之間。

日前,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發佈2019年三季度合併及母公司財務報表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6033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為4865億元人民幣;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535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淨利潤439億元。

華為再次稱霸國內市場,份額8倍於蘋果,概念股或將起飛(附股)

根據華為公司2019年三季度經營業績,運營商業務方面,隨著全球5G商用規模部署加速,華為聯合眾多領先運營商發佈了5G“超級上行”、智簡承載網等創新解決方案,聯合眾多產業夥伴成立5G確定性網絡產業聯盟及產業創新基地等,使能運營商創新增長。截至目前,華為已和全球領先運營商簽定了60多個5G商用合同,40多萬個5G Massive MIMO AAU發往世界各地。光傳輸、數據通信、IT等生產供應情況平穩增長。

同樣,華為雲業務發展駛入快車道,三季度,華為首次發佈了整體計算戰略,推出全球最快AI訓練集群Atlas900和華為雲昇騰AI集群服務、112款基於鯤鵬和昇騰的新服務、工業智能體等創新產品,在政府、互聯網、汽車製造、金融等行業實現大突破;已有300萬企業用戶與開發者在華為雲進行雲端開發。

華金證券指出,華為三季度業績數據向好,產業集中度提升趨勢不變。5G建設和國產替代仍是主線,華為基站側產業鏈相對更為受益。流量持續增長,帶動承載網擴容需求,數據中心業績增長穩定;行業進入三季度業績披露期,前期市估值大漲需要業績的有效支撐,需要聚焦業績確定性強的標的,迴避高估值和業績明顯不達預期的標的,建議重點關注飛榮達、深南電路、生益科技、天孚通信。

東興證券表示,華為積極佈局運營商業務及消費者業務兩條優質賽道,供應鏈中相關企業有望充分受益,尤其是新進入華為供應體系的公司將迎來明顯的業績邊際改善,為公司帶來巨大的品牌效應。第二季度在全球手機市場景氣度較低的背景下,華為手機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逆勢上漲至38%達到歷史最高,華為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高端化戰略成效顯著。隨著Mate30等5G旗艦機型的發佈,華為手機零部件國產化率也獲得了顯著提升,電源管理、基帶芯片和指紋等部件已經基本實現國產替代。關注在華為扶持下的國產芯片及相關配套公司,重點關注卓勝微、聖邦股份、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長川科技等。

中航證券認為,華為三季度財報出色反映了公司經受住了外圍影響,供應鏈調整帶來的壓力,短期來看,5G建設投資進入加速期,尤其是基站、天線、光模塊等產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持續看好通信產業鏈;中長期來看,基礎元器件國產替代趨勢愈發明顯,隨著華為開始支持國內供應商,國內上游核心材料、半導體元器件等技術壁壘較高的領域受益最大,未來有望推動華為產業鏈上公司業績快速增長。

華為再次稱霸國內市場,份額8倍於蘋果,概念股或將起飛(附股)

重點關注子領域:

►基站製造商:2019年為5G建設元年,國內運營商將陸續開啟5G商用,同時5G將進入大規模建設期,運營商無線主設備需求有望帶動基站製造商業績持續增長。

►天線:基站方面,5G採用大規模天線技術(MassiveMIMO)的應用,5G基站將使得天線數量達到64、128或256,相比4G基站數量增長4、8倍或16倍,天線行業直接受益。終端方面,華為MATE30系列手機總計使用了21天線,用於5G就有14條天線,相比於4G手機,5G手機天線數量大幅提升,有望帶動天線市場量價齊升。

►光模塊:5G承載網絡一般分為城域接入層、城域匯聚層、城域核心層和省內幹線,實現5G業務的前傳和中回傳功能,與3G、4G時代相比,5G網絡架構多了一箇中傳,中傳的出現會趨勢光模塊的使用越來越多,預計5G時期光模塊的需求總量和市場規模相對於4G都將大幅提升。

基站製造商:中興通訊;通信網絡設備製造商:工業富聯;基站端、無線終端天線製造商:碩貝德;光模塊製造商:中際旭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