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地整治+”助力鄉村振興

做好“土地整治+”助力鄉村振興

做好“土地整治+”助力鄉村振興

2018年7月18日,晉中市一家市屬國企在盤活農村資源的特殊背景下正式成立,這家公司便是晉中市土地整治有限公司。一年以來,這家公司按市場化運行方式,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全市農村土地資源開發,以解決晉中市各縣(市、區)普遍存在的因財力弱、融資難、融資貴造成的土地開發整治工作相對滯後問題,推進資金投入多元化、項目運作專業化、建設管理規範化,助力鄉村振興。

由於這家公司在晉中市土地整治過程中的重要角色,本次“激活農村資源促進鄉村振興”採訪團對晉中市土地整治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史英魁進行了專訪,在他看來,“山西作為一個內陸省份,最重要的資源就是土地,激活農村資源從某種程度上講其實就是激活土地資源,最終讓農民受益。只要是老百姓能受益的事情,肯定是沒錯的。目前,公司要做的,就是不斷強化‘土地整治+’的理念,活學活用,通過公司的有效運作,以市場化的手段將土地價值最大化,並最終讓農民受益。”

山西晚報:您好,史董事長,晉中市土地整治有限公司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目前主要開展哪些業務?

史英魁:晉中市土地整治有限公司是在“激活農村資源促進鄉村振興”攻堅行動背景下成立的一家市屬國有企業,旨在破解晉中市土地綜合整治資金短缺難題,激活農村土地資源,優化城鄉建設用地佈局,實現土地資源的利用最優化和價值最大化。公司主要負責投融資、資金管理和資產管理工作,承接晉中全市範圍內的耕地佔補平衡、高標準農田建設、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土地綜合整治業務。

公司成立一年多以來,緊緊圍繞晉中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點,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實施、資源整合、市場運作”的原則,積極與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對接,為貧困縣尋找土地增減掛交易指標買方市場,多渠道拓展交易指標的賣方市場,多方位籌措資金,搭建平臺,促成交易,推動省市重點項目落地,助力貧困縣脫貧攻堅。

山西晚報:“激活農村資源促進鄉村振興”攻堅行動,是晉中市委、市政府的一件大事。晉中市土地整治有限公司在激活農村土地資源、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史英魁: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公司現在主要聚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全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6268.45畝可用於易地交易。截至目前,共計交易指標5834.381畝(其中和順縣1451.531畝、榆社縣1989.363畝、左權縣1892.109畝、昔陽縣501.378畝);剩餘指標已基本確定交易對象。

從高標準農田建設來說,由於這是國家“十三五”期間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土地整治的一項重要目標任務,根據晉中市委要求,公司堅持規劃引導、統籌安排、規模整治,秉著投入多元化、模式多樣化、途徑多種化原則,按照試點先行、全面推開的思路,在全市現有新增糧食產能指標6.057萬個的基礎上,公司與榆社縣達成了合作共建協議,預計改良耕地5萬餘畝,產生指標3萬個。截至目前,榆社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經完成新增耕地175畝,平整土地2748.3畝,翻耕1140畝,施肥1000畝,客土墊地1160畝,修築田間路13.8公里,完成投資1560萬元,水電標打井23眼,其他相關工作正在穩步實施。土地開發項目完成榆社縣河峪鄉河峪村、魚頭村,雲竹鎮林頭村,講堂鄉講堂村,箕城鎮城關村(西戶)五個項目新增耕地980畝,總投資800萬元;在建項目箕城鎮譚村、嵐峪鄉屯村、雲竹鎮西元村等8個項目預計新增耕地2500畝。公司將力爭在年底完成全部任務,建成一批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高標準農田。

另外,瀟河四期河道綜合治理項目也是公司在今年參與的重要項目。這一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6億元,其中,河道治理工程2億元,景觀、綠化工程4億元。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投資1500萬元,河道清淤、開挖土方17萬立方,回填土方11萬立方,完成堤頂路5.8公里,砌築格賓籠1600米,完成圍擋2000米,水利工程完成率達到70%。目前,該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此外,龍城大街區域開發項目也是公司準備參與的一大重點項目。受龍城大街區域建設指揮部委託,公司組織了這一項目的排水、防洪、供熱等專項規劃的招標工作,並與有意向的投資商進行有效對接,進行項目推介,為下一步開展區域開發奠定了基礎。

除了土地資源的整合以外,公司在支持助力脫貧做出了積極貢獻。目前,已經向榆社縣、和順縣、左權縣支付資金共計5.10億元,有力地推動了貧困縣的脫貧工作。

山西晚報:在公司成立的一年間,“土地整治+”的理念被不斷強化,公司具體是如何踐行這種理念的?

史英魁:在公司成立之初,就不斷強化“土地整治+”的理念,堅持“規劃引領、多元投入、統籌安排、注重實效”的思路,合理利用自有資金和市場化融資資金,根據晉中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資源稟賦,積極推動土地整治提檔升級,將土地整治與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現代化、精準扶貧、城鄉統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開發出了“土地整治+精準扶貧”“土地整治+現代農業”“土地整治+生態建設”等模式。同時,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創新機制、拓寬渠道、優化服務,推進資金投入多元化、項目運作專業化、建設管理規範化,積極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土地資源開發,助力脫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為晉中市激活農村土地資源、推動重點項目落地,為決戰轉型綜改主戰場、爭創鄉村振興示範市、建設能源革命先行區、打造創新創業新高地做出積極貢獻。

目前正在建設中的榆社高標準農田項目,就是晉中市土地整治有限公司“土地整治+現代農業”模式的典型代表,這一項目著眼於全域化,因地制宜助推鄉村振興。在目標上,由單純的補充耕地向建設性保護耕地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轉變;在範圍上,由相對孤立的、分散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向集中連片的綜合整治轉變;在手段上,由增加耕地數量為主向增加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改善生態環境並重轉變,計劃建成“田面平整、設施配套、道路通暢”的高標準基本農田5萬畝。

在土地整治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給土地做加法,讓荒山變“金山”。通過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推進土地整治、統一推進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讓分散的田地“手拉手”,讓坡地有序“排隊”,讓低品質農田有了“身價”,最終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

通過實施土地平整工程、灌溉排水生態工程、田間道路生態工程,公司打造了多效融合的高標準農田,形成集約、高效、綠色的現代農業體系,推動當地農業產業興旺,達到助力鄉村振興的目標。至今為止,該項目己經完成總工程的48%。

除此之外,公司還積極踐行生態建設理念,參與瀟河四期河道治理項目,在滿足防洪調水功能的基礎上,更加重視生態修復功能。目前,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山西晚報:作為一家市屬國有企業,晉中市土地整治有限公司既要助力全市完成土地整治的攻堅任務,又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探索前行。在這一過程中,公司是如何發揮自身平臺優勢的?目前都取得了哪些經驗?

史英魁:作為市屬國企,公司緊緊圍繞晉中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點,將服務重點項目建設作為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堅持超前謀劃、超前介入、超前服務,及時掌握重點項目各種需求,主動做好服務對接,提高項目保障能力,同時積極參與市政府的重點工程建設。

公司自成立以來,不斷髮揮自身平臺信譽度高的優勢,先後與農發行、國開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進行了對接合作。作為市級融資主體,公司採用“三統一分”(“統貸-統還-統保-分用”)的融資模式,對全市納入三年規劃的耕地佔補平衡、高標準農田建設、增減掛鉤項目、農村土地流轉及規模化經營等重點項目提供融資服務。這種便利的融資模式加快了業務開展進程,也讓公司這樣的新生企業快速形成規模。

山西晚報:您認為,晉中市土地整治有限公司目前在助力“激活農村土地資源”方面還存在哪些不足?接下來,將如何繼續配合晉中市政府深入開展攻堅行動?

史英魁:公司目前在助力“激活農村土地資源”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兩點:首先,市場潛力挖掘不夠。目前出現了有需求無指標的局面,今後要加大市場拓展力度,走出晉中,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其次,融資渠道單一。目前公司雖然與多家銀行金融機構開展了合作,但是渠道單一。公司正在逐步探索信託融資、企業債券融資、基金(政府儲備的土地基金和社會投資的土地基金)等方式創新融資模式。

山西晚報:下一步,公司將如何繼續創新?又將選擇怎樣的發展方向?

史英魁:首先,公司將在未來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繼續聚焦土地這一主業,緊跟國家政策走勢,積極與政府、企業開展合作,樹立市場意識,適應市場需求,提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提高公司在土地綜合開發方面的業務能力,打造響亮的三晉“土地整治”行業品牌。

其次,公司發展立足當地、放眼長遠。要走出晉中,去省內其他市區開展土地綜合開發。同時,還將擴大業務範圍,彙集經營要素,優化資源配置,推進產權多元化、資產資本化、經營網絡化,基於主業、拓展輔業,把公司打造成主業突出、輔業協同並進,具有綜合競爭力的一流企業。

採寫:山西晚報記者 張珍 攝影:山西晚報記者 武六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