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高新區用好財政金融“加減乘除”四法 從“大旺速度”到“大旺質量”

從“大旺速度”到“大旺質量”,肇慶高新區近年來通過不斷完善財政金融政策措施,實現經濟發展“二次騰飛”。數據顯示:今年1—9月,肇慶高新區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88.39%,比2015年54.54%的稅收比重大幅提高33.85個百分點。

肇慶高新區遷園大旺後,一舉成為肇慶經濟發展的排頭兵。高速增長的財稅收入,成為該區經濟快速發展最直接的體現,2007年—2011年,該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58.48%,“大旺速度”成為全市經濟發展一道亮麗風景線。然而經過十年高速發展後,該區經濟出現轉型的陣痛期,2012年—2015年,該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降到5.61%。為推動轉型升級,該區充分運用財政金融“加減乘除”四法,以主導產業為著力點,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做加法:扶持實體經濟發展

肇慶高新區克服財力不足等困難,通過優化支出結構、壓減“三公經費”支出和一般性支出,集中財力扶持企業發展。按照“突出關鍵環節、實施精準扶持”的要求,重點對優質項目建設、技術改造、裝備研發、產業集聚發展等予以大力支持。今年1-9月,該區區級財政共撥付企業專項扶持資金5.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超2.33倍。其中,對投資100億元的國信通項目扶持1.5億元;對肇慶宏旺金屬實業有限公司增資擴產項目扶持1億元,成為全市首家主營業務超百億元的工業企業。

做減法:落實減稅降費政策

肇慶高新區財稅部門積極應對宏觀經濟下行、中美貿易摩擦等挑戰,多措並舉,通過網站專欄公開、派發宣傳單、召開企業座談會、上門服務、監督檢查政策落實等多種方式,全力推動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地實施,確保區內企業和納稅人享受到最大的政策紅利。經測算,2019年1-9月,全區共實現減稅降費3.93億元,其中深化增值稅改革減稅18131.93萬元,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1627.16萬元。

做乘法: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建設

肇慶高新區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不斷創新改進融資模式,以小額財政資金撬動大額社會資本,多渠道籌措超50億元資金,用乘法實現資金放大數倍,保障市區重點招商項目的落地建設,為園區經濟二次騰飛打下基礎。包括與粵科合作設立3億元的粵科大旺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對企業進行直接投資;與廣東粵財、廣州銀行共同設立25億元新能源動力產業投資基金,保障新能源動力小鎮項目落地投產和開發建設;通過市場化模式落實4.5億元科學園項目建設貸款資金,保障華師光電研究院等創新項目落地實施;幫助小鵬汽車向銀行落實固定資產貸款16億元,促進項目落地投產;幫助海王生物向銀行再融資5億元,支持園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

做除法:破除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肇慶高新區以為實體經濟清除資金進入障礙為主攻方向,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為重點,有效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

一是開展金融風險排查與研判,對全區金融機構的風險資產、金融槓桿率風險點進行排查,引導金融機構控制對虛擬經濟的投放,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投放。二是支持金融機構減少貸款風險,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率先在全市設立了科技銀行,專注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鼓勵融資擔保公司和潤通、粵科等小額貸款公司降低擔保費率和貸款利率,為園區中小微企業提供低成本融資擔保服務。設立總規模2億元的中小微企業應急轉貸資金,謀劃設立3000萬元風險補償金,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三是設置綠色通道支持企業直接融資,精簡企業上市審批流程,對科茂林產等完成股改的企業進行獎勵,降低企業上市成本,幫助千江高科等6家企業成功上市“新三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