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作者|青原木 行動變現(五期)訓練營成員

我今年32歲,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唯有讀書才有出路。

06年,我在重慶讀的通信工程,後來準備了3個月,考研到廣州的一所985院校。

我的同學,現在大多在騰訊,華為做研發和產品,按理說我也應該意氣風發,在大城市過著敲代碼,拿著高薪的生活。

但是目前的我,在家鄉二線城市,一所教育培訓機構當班主任,週末上一對一數學課。我所在的是文化部,負責全校學生文化學習事宜,領導一句全校上早讀,就要早上7點到學校,查寢清場;

領導又說引進其他機構合作,就衝進來10多個專業的市場人員,做著自己手頭的工作,一個盤子搶蛋糕,部門可謂是“夾縫中求生存”。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生活中,在外人眼裡,我有房有車有兒有女,母慈子孝。

但家裡三室兩廳的房子,住著10口人,80多歲的奶奶幫我們看著2個小孩,住在一個屋簷下,育兒觀念總有分歧,經常因為孩子的事,我和長輩產生爭執,而我老公夾在中間,不知道如何解決。

工作的焦慮,家庭的無奈,像一塊塊大石頭積壓在心頭,所有的淚水苦水,也只能掉了自己咽。

我在17年開始關注“遇見小mi”,買過《行動變現》書,也是16期的寫作學員,在我獨自帶娃,快走向抑鬱邊緣時,小米的文章就像黎明前的那顆啟明星,指引了我前進的方向。

剛好今年小米團隊在帶新人的過程,遇到很多問題,梳理出很多思維和方法,推出了行動訓練營,一看課程目錄,眼前一亮,這不正是我欠缺和需要的嗎?工資一發,趕緊找天一報名了第5期。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01.

梳理過去,我不再侷限於雞毛蒜皮的小事上

課程的第一節就是“自我管理”,做作業時,我整整寫了3個小時,內心特別掙扎和痛苦,因為梳理自己從大學到現在的發展歷程,讓我突然感覺到,一晃十幾年,我好像並沒有進步,完全想不到一點成績。

課程開篇,就提到簡歷的重要性:

“簡歷是未見面前給人的第一印象,大多數人的簡歷過於簡單,沒有突出與工作崗位相匹配的能力和優勢,並且很多人找工作後就沒有簡歷了,但人的經歷是動態變化的。”

我剛好是這類人,畢業後就沒寫過簡歷,所以講到梳理具體的操作方法時,逼了自己一把,針對上半年的工作,進行了如下總結: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通過梳理,我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工作沒有目標和連續性,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斧,辛辛苦苦又一年,早間稀飯晚間饃,糊糊塗塗已半生”,也明確了自己的職場目標:

1,半年時間提升教學水平,在2020年1月上班課(10-15人左右);

2,意向轉化學生,部門業績衝第二(第一是我們部門負責人,渠道多);

3,提升自己的班主任管理溝通能力,本科上線率提升到90%;

目標明確後,眼光不再侷限於家裡的雞毛蒜皮,而是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上,有時逛逛招聘網,瞭解同樣的培訓機構薪酬和職位要求,對照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該往哪個方向努力。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前幾天,我收到信息,有一家公司讓我去面試培訓主管,雖然最後拒絕了,但心裡也十分開心,因為這是對方對我能力的一種肯定,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02.

梳理工作流程,助我得到員工優秀獎

7月份,我負責2樓十個班,和15樓一個班的早讀情況,早上7:30開始上早課,我最早一個到辦公室,先從15樓巡邏,再跑到2樓,中途還要到宿舍,看是否有其他學生,再到樓下看看體育課。

1個小時馬不停蹄,轉一圈下來3000多步,水都喝不上一口。

早上忙完,還得統計學生的出勤,彙報相應部門,與主管老師溝通,下午打印複印資料,裝訂成冊,確認老師上課。

忙到下午6點,還在辦公室訂資料,中途抽空備課做題,週末上課,天天都在連軸轉,壓力很大。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8月初,和我一起加班的王老師,忍受不了瑣事,雜事多工資還低,沒轉正就提出了離職。這件事當時對我觸動挺大,我開始反思,“難道我也要天天陷在這瑣碎中嗎?如果我離職,我能去做什麼工作?”

剛好學到天一講的第3課執行力提升-流程把控:“制定你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化,標準化,拿給別人看,一眼能看懂,馬上就能執行!

按照這個思路,自己制定了免費班和收費班的工作流程: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圖2 收費班學生管理(部分流程)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圖3 免費班學生管理(部分流程)

按照這個流程,將工作分為ABCD四個優先級(如圖4),

➢ 集中精力和整塊時間花在A(重要緊急)和B(重要不緊急)上,尤其是B事務,是真正能實現自我增值和帶來績效的工作,這樣我基本能在上午完成A、C和部分B,

➢ 下午拿出2:30-4:30整塊時間用來學習,完成B事務,並且減少D事務佔用的時間和精力。

➢ 中午休息前和下班後檢查工作完成/未完成情況。一週彙總一次。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圖4 優先級事務表

整個訓練營8期課程,都在下午學習,每一課都認真做筆記,每週抽2天下班後,用1-2小時在辦公室寫作業,保證8:00之前到家,專心帶娃,輔導作業。

晚上睡覺前再刷下群裡答疑情況,留意重要信息,整個8月份過得特別充實,白天只忙工作和學習的事,效率提高很多,人也輕鬆不少。

工作流程要“讓人一看就懂,一用就會”,剛好部門進了新人,看她忙活幾天,找不著北,我主動提出把班主任工作流程表給她,領導也看了工作流程,並在例會上對我提出表揚。

“XXX這周工作主動性很強,專門梳理了班主任工作流程,幫忙帶新人,200元的員工優秀獎肯定是給她。”

我當時面不改色,但心裡還是喜滋滋的,一方面努力工作得到了認可,另一方面課程的思維和方法能學以致用,真正達到了行動變現。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03.

增量思維,助我優化工作

每天我們都要進行考勤統計,手裡拿著厚厚一摞名單,經常花一個多小時,才能把名字和信息整理好,費時費力。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圖5 之前的考勤統計表

課程學習後,我在心裡想,這件事應該怎麼去優化呢?能不能重新制作一份新的表格?

需要考慮的因素:

不是所有曠課的學生都要通報公示,挑出曠課嚴重的學生,如一週連續曠課3天的學生才公示;

各個專業組要有對比,曠課人數一目瞭然;

重複填寫的信息可作為模板,每天更新的信息需留空白填寫。

思考後,重新制作了新的表格,每天只需統計各專業組學生缺勤總人數,通報曠課學生名單,需要整理的信息少了,時間能控制在30-40min內完成,我也餘出多的時間去做重要的事。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圖6 考勤統計優化表

學完工作優化後,讓我收穫了2點:

全局思維,讓我拓展了看問題的廣度和高度。

活動前要規劃,職責明確到人,才能調動工作積極性,對結果負責,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活動結束後要覆盤工作,看成績比優劣,這樣才能越做越好。

增量思維,助我拓展了思考的深度,主動尋找突破點,優化工作。

工作上的事,讓我也養成了多琢磨的習慣,這事兒還能不能做更好?關鍵細節在哪裡?有沒有省時省力的工具?無形中促使我行動起來,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

之前部門安排一個快速記憶法的活動,活動當天進行時出現了各種突發狀況,學生沒到齊,沒桌子放設備,找不到對接人。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以前,我腦子裡沒有一點概念,我只是做好我該做的工作,領導說什麼,我就做什麼。聽了天一分享那麼多生動有趣的案例後,腦子裡會不由蹦出:活動中出現哪些問題,該如何改善?

現學現用,針對部門最近的活動安排,我主動做了一份工作流程初稿,在這份初稿基礎上,進行討論和填充。

之前的活動領導一手操辦,臨時安排,到了現場,各忙各的,同一份工作不同人重複做,有人偷懶不來也不利於團結,效果十分不好。

活動流程明確後,

部門人員對整體活動有了認識和把控。

時間安排,板塊負責人落實後,每人對自己的工作結果負責,做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拿著這份活動流程表,部門進行了一次“頭腦風暴”會議。會上,同事們各抒己見,敲定細節,加深了彼此認識,增強了工作交流,感情比之前好多了。

領導看到團隊越來越好,一高興,“走,咱們團建去,吃海鮮自助大餐!”。同事間聊天時,部門老員工指著我對新員工說:“領導就喜歡這種員工,勤奮,還愛動腦子!”

現在工作遇到什麼困難的事,大家都愛找我,一起解決問題,我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了“做事勤奮,懂得思考”的好標籤。

“勤奮,愛動腦子”我是如何一步步變成領導喜歡的員工?

圖7 活動流程

寫在最後

雖然訓練營結束了,但學習和實踐才剛剛開始,工作遇到困惑時,我也會翻翻學習筆記本,再聽聽課程,給了我前進的方向和方法。

通過不斷的思考,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對待人事物的方式一定與之前不一樣了,思維和格局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而且最關鍵的在於,執行力比以往強了很多,現在我能夠主動把想到的東西付諸於行動,而不是想想而已,當把一些虛幻的想法落實到具體的事情上,我有極大的滿足感,對於之後的每一步,走的也越來越踏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