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兵器全集|侵华逞凶不敌盟军炮兵的日本改进型75毫米38式野炮

二战兵器全集|侵华逞凶不敌盟军炮兵的日本改进型75毫米38式野炮

38式(改进型)野炮是西方国家情报机构赋予这型1939年到1945年间广泛装备日军的野炮代号,该型野炮设计来自1905年日本根据许可生产的克虏伯炮,即最早的38式野炮。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人仔细考察了世界各军事强国的火炮作战情况,改进制造了他们自己的野战炮。

二战兵器全集|侵华逞凶不敌盟军炮兵的日本改进型75毫米38式野炮

最明显的改进是盒形炮架,替代了最初的克虏伯单柱炮架,这大大增加了射角,另外还改进了炮管托架,其他小改动还包括后座机构,这型改进型火炮被称为75-mm Field Gun Type 38 (Improved),即75毫米38式(改进型)野炮。

除了以上所说的改进,整体上该炮改动不大,性能提升也不明显。该炮整个服役期内从未有可机动牵引的改型,一直用马或骡子拖曳,直到1945年。该炮外观古老,数量也不大。尽管二战开始后日本陆续研发出新型野炮,但产量一直不能满足要求,日军炮兵游走于古老与现代之间。

二战兵器全集|侵华逞凶不敌盟军炮兵的日本改进型75毫米38式野炮

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也就是1930年代,日军的38式野炮在与国民政府军队作战中性能绰绰有余,但当1941年西方盟国加入战争后情况大变,与以前不同,日军发现西方国家军队的小炮群火力就远超火炮数量比他们多的日军炮群,38式野炮风光不再。实际上,如果考虑到需要骡马拖拽以及不佳的机动力,38式野炮有时反倒成了累赘,经常因为不能快速变换射击阵地而被对手轰掉。

1945年后通过官方或半官方形式38式野炮转手给了东南亚国家军队,部分火炮甚至参加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战斗。

参数

型号:75毫米38式(改进型)野炮

口径:75毫米

身管长度:2.286米

重量:行军状态1910公斤,作战状态1136公斤

射角:-8度~43度

射界:7度

炮口初速:603米/秒

射程:11.97公里

弹重:6.025公斤


《二战兵器全集》系列如需分门别类系统查询,可关注同账户名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