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餘鋒:在不確定中成事,靠的是斜槓思維


螞蟻金服餘鋒:在不確定中成事,靠的是斜槓思維


螞蟻金服餘鋒:在不確定中成事,靠的是斜槓思維


內容來源:2019年9月25日-27日,在阿里巴巴集團主辦的雲棲大會子活動《雲棲時間》會議中,螞蟻金服研究員餘鋒進行了題為《斜槓人生,如何進入陌生領域》的精彩分享。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主辦方和講者審閱授權發佈。作者簡介:餘鋒,花名儲霸,一位技術大神,曾帶領阿里雲數據庫團隊做到國內雲數據庫頂尖水平,同時也是一位非典型的程序員:喜歡騎重型機車,痴迷攝影,熱愛旅行;打卡過30多個國家,擁有真實的斜槓人生。講者 | 餘鋒筆記達人 | Winny陳封面設計 & 責編 | 馬暢第 4245 篇深度好文:4041 字 | 10 分鐘閱讀

完整筆記•文化生活

本文優質度:★★★★★+ 口感:那不勒斯烤龍蝦

筆記君邀您閱讀前,先思考:

  • 陌生領域對我們的人生有何重要性?
  • 獲得斜槓人生需要具備何種心態?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進入一個陌生領域。

這個話題比較輕鬆,因為無論我們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在未來的生活裡都有可能要進入到“陌生領域”。

一、我們為什麼要進入陌生領域?


1.擁抱時代的變化

造物者從來沒有創造過一成不變的東西。如果我們站在青藏高原上,很難想象幾億年前這裡曾被海洋淹沒。

哲學家說,我們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在阿里有句話叫,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所以,我們的價值觀裡要有這麼一條,擁抱變化。

螞蟻金服餘鋒:在不確定中成事,靠的是斜槓思維

我們處於一個高速變化的時代。過去,一個經驗要傳承好幾代,而在千禧年之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20年前我們壓根兒不知道什麼叫手機,但很難想象出今天的“無現金社會”。

變化是逃不掉的,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裡也提到:“

物種是註定會發生變化的”。這是達爾文歷經了幾十萬海里後,親身實踐得到的道理。

2.陌生領域的三個階段

所謂的陌生領域,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年。

我們在大學期間學到的知識,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運用到工作中,所以工作中的很多內容對我們來說都是陌生的;我們被迫要學很多東西,才得以跟上工作節奏。

第二個階段,是我們真正找到了心之所向的職業。

第一份職業往往帶有一些偶然性,或是由於你找不到其它更好的職業,但是到了第二階段,我們的職業會發生一次彎道轉彎。

第三個階段,是我們已經在自身所在的領域具備了一定的積累,可以去下一個陌生的領域了。

這個階段,我們要積極地去做知識體系的儲備,積極地去理解其它領域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是互通的。

這是我對陌生領域的理解。


螞蟻金服餘鋒:在不確定中成事,靠的是斜槓思維

二、如何快速進入陌生領域,並取得成就?


1.陌生,可以重新認識世界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個準備階段。

比如旅行,要花很多的時間做前期籌備。去他國家旅行,需要事先了解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人口、歷史變革、政治、歷史、宗教、文化等等,有一個知識層面上較為完整的認識。


做這些事是為了讓你積累理論,從而提升認知,但是,如果沒有實踐、沒有親身體驗,感觸不會深刻。

旅行可以讓你接觸到大量陌生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夠驗證過去在書上看到的理論,能夠體驗那些理論。

我自己走戈壁的時候,走了兩三天,又累又渴,一眼看不到盡頭,後來突然發現一片綠洲,當時覺得一定有希望,堅持走出了戈壁。

通過旅行,我們能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


2.積累知識,理解世界本質

在我來看,接觸一個陌生的世界、陌生的領域,分為2點——

首先,要積累大量的知識體系。

因為所有領域背後的邏輯都是相通的,最後的共同點都是哲學,都有共同的知識體系。有理論,又有實踐,才能閉環。

為什麼要構建這樣一個知識結構?因為所有問題,都有一個原點,我們一定要追根溯源。

如果想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就一定要跟別人不一樣,要比別人深刻。

螞蟻金服餘鋒:在不確定中成事,靠的是斜槓思維

追根溯源,就要回到人文歷史,人類今天發生的事情,在過去的千萬年歷史裡肯定也發生過本質一樣的事情。

其次,理解這個世界。

剛從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都很單純,對世界的理解也很簡單,但是真實的世界實際是非常複雜的。

比如我國今天儲備的糧食,能夠供全國人民吃多少天呢?我們心裡認為一天可能吃不了多少米,但是如果乘以十幾億,情況就變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靠常識而行事,父母教給我們的常識,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常識,只能運用在解決簡單的問題上;但是設計組織、社會等層次的問題時,常識就會經常出錯。

所以,我們要有一種“反常識”的思維,要多問為什麼,很多事情只有去深問根本原因,才能發現本質。

3.用興趣,指定要進入的領域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那我們今天為什麼還要進入陌生領域?其實我們是想在陌生領域裡產生價值。

每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我們一定要緊扣這個點去展開探索,否則很快就會迷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做取捨,就是抓住事情的主幹,先把一件事情打通以後,再去延伸。這點非常重要。

螞蟻金服餘鋒:在不確定中成事,靠的是斜槓思維

所以,在搭建知識體系結構的準備階段,我們要投入很多精力;而到了實施階段,最重要的是打通一個領域——你把第一件事做成,做第二件事時就會信心十足。

做第一件事所沉澱的經驗、體驗、方法論,在做以後的事時可以很好地複製。

4.在陌生領域找到方向的4個方法

① 建立全景圖

就如出國旅行時,你一定會先對那個國家的歷史、地理、人文有一個大概認識,這就是在建立全景圖。

建立全景圖很重要,如果我們總是憑直覺去觀察,那是不可靠的。

獲取全景圖有很多辦法,最簡單的就是找對人、找對書。

螞蟻金服餘鋒:在不確定中成事,靠的是斜槓思維

我們身邊這個領域的人,已經經驗豐富,雖然他不一定準確,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側面,但他會告訴我們大概方向;找書的時候,我特別喜歡教材,因為教材樸素而系統,且經得起時間考驗。

另外,就是要理解這個領域的水位線,即最低門檻、中等門檻、高等門檻在哪裡;這樣才能知道自己的水平、目標、路徑在哪裡。

所以找對了人和書,就能瞭解到行業格局是什麼、行業的玩家都有誰、最牛的玩家都是誰、他們在做什麼、他們有什麼產品、他們遇到過哪些挑戰等等。

② 緊扣知識價值鏈

要圍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展開組織。

全景圖只是告訴我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知識,但卻沒有告訴我們如何去做。

所以第二步,我們需要知道知識分佈在哪條鏈上。這樣,全景圖就有了脈絡,我們可以順著脈絡去走。

初到一個陌生領域,我們沒有那麼自信,所以要從擅長的地方出發,不然很快就會迷失。

螞蟻金服餘鋒:在不確定中成事,靠的是斜槓思維

③ 抓關鍵

抓關鍵,就是快速進入陌生領域。

這個世界是高度競爭的,你進入這個領域,別人也會進入這個領域,如果你沒有別人快,那你的努力可能就白費了。

找到重點非常重要,首先我推薦,去學習專業機構做的行業報告。

資深人士做的行業報告,能展示今天的行業格局,對過去、未來都會有很好的總結以及預判。從行業報告開始,會節省很多時間。

其次,可以跟蹤一兩個領域內的頂尖專家,因為每個專家都在不停地學習和進化。

專家也在不停地與組織、行業互動,他們過去的經驗,可能就是你今天、明天會遇到的問題、需要學習的內容。

所以,長期跟蹤一些Top5的專家,可能會讓你的效率有很大提升,事業有長足進步。

第三,還可以向領軍企業學習。我經常愛看一些企業在招什麼樣的人,它們的招聘描述背後,能很好地告訴你這個領域需要什麼樣的人、知識、技能。

找到這些信息源,是因為任何事最後都要到迴歸到人、組織去看問題,這樣效率就會高很多。

最後,一定要帶著問題去研究。如果是寬泛地看問題,很快就會失去興趣,但如果是帶著問題去研究,你就會不斷地尋找答案、複核、問“為什麼”。

這樣,解決完一個問題以後,你會非常有成就感。解決問題的深度和難易程度,決定了你明天能擁有的價值。

螞蟻金服餘鋒:在不確定中成事,靠的是斜槓思維

④ 善用工具

進入了一個陌生領域,最關鍵的是要有效率,這個效率就體現為你的工具。我經常看書,這樣只要花費很少的精力,就可以達到和別人同樣的效果。

要善用工具,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信息量非常大,我們從來不缺信息,但是我們缺少有價值的信息。

找到有價值的信息,有幾個方法:

第一,可以用Wiki;第二,可以參與行業會議,獲悉最新的趨勢和變化;第三,就是和人交流。

以上內容,是大家都可以掌握的一些方法,而最重要的,還是在進入陌生領域時,長時間地投入進去。

但在這個漫長的時間裡,一定不能迷失。


三、如何在陌生領域不迷失方向?


1.校對方向

我們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時,會用導航校對方向,學習同樣也要不停地校對。

因為我們很容易就被外界帶向另一個方向,所以要不停地校對,利用全景圖快速修正回來。

螞蟻金服餘鋒:在不確定中成事,靠的是斜槓思維

2.養成習慣

養成一個好習慣非常重要。養成一個看到不懂的名詞,就迅速掏出手機查明的習慣,也是一個好習慣。

我發現一些優秀的老闆,聽到了什麼不懂的東西,立馬就會去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你當時感興趣的東西可能過一會就忘了,立馬去查才能記住。

這種小小的習慣,也會給你帶來愉悅感,它更像是一個激勵,這種愉悅感還會刺激你不停地正循環做事。

螞蟻金服餘鋒:在不確定中成事,靠的是斜槓思維

3.問題驅動

假如我們學到一個理論,我們會不會用很多現象去驗證、推導這個理論是否正確?

我們看到一個現象,有沒有能力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去解釋它;看到一樣新事物,會不會習慣性地對比它和過去的什麼東西是一樣的,思考二者又有什麼細微的差別、為什麼會這樣?

所以,當你運用問題去驅動、解答的時候,你的視角、你的研究細緻程度會跟別人完全不一樣。

4.定期輸出

任何東西都是輸入容易輸出難,所以我們要定期輸出。

定期輸出、分享交流,實際上是一種對自己很好的強化方式;而且通過這種交流可以認識很多人,他們會和你有更好的觀念碰撞,有助於你快速熟悉知識。

巴菲特說,我不做我不熟悉的圈子以外的事情。他一天的讀書時間,超過六個小時。巴菲特還這麼認真地學習,那我們是不是要更加勤奮。

最後送大家兩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以上是我的雲棲時間,謝謝。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主辦方簡介——

雲棲時間,雲棲大會的子活動之一,採用獨立話題演講的活動形式,涵蓋科技跨界、科學家、科幻、技術人生等領域的內容。吸引在垂直領域內有號召力的內外部嘉賓,通過科技、技術強相關的有趣故事,豐富雲棲大會多元維度的優質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