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學雙:就戀這片黃土地

“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為貧困鄉親多做一點事,幫助他們早一天過上好日子。”第二次踏上援寧之路,樊學雙做出這樣的承諾。

2018年底,樊學雙兩年掛職期滿,但是他選擇繼續留在隆德,以福建省第十一批援寧工作隊隊員的新身份,又一次開啟了自己在隆德縣脫貧攻堅戰場上的新徵程。

從溫潤的東南沿海來到乾冷的西北高原,從縣域經濟百強縣閩侯來到國家級貧困縣隆德,樊學雙克服工作辛苦、條件艱苦、生活清苦等困難,主動融入,把他鄉當故鄉;真心實意,把貧困群眾當親人;真抓實幹,把掛職當任職。

幫殘疾人“站起來”脫貧

今年25歲的李佳出生在隆德縣沙塘鎮魏李村,患有腦癱。由於醫療水平和物質條件所限,病情被確診後沒有及時治療,使得李佳在19歲之前,出行只能依靠輪椅,生活只能依靠父母。

樊學雙通過政府與社會協同,扶貧與扶志統一,爭取資金1020萬元,創新“託養+扶貧車間+合作社”模式,建成隆德縣殘疾人託養創業中心及3個分中心,解決了重度殘疾人“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難題,幫助許多殘疾人“站了起來”。

如今的李佳負責託養中心“閩寧協作助殘樂購”電商平臺店鋪、商品包裝設計,月收入4000多元。和李佳一樣,中心託養為64名重度殘疾人提供了就業崗位。

建檔立卡貧困戶辛寶同的父親癱瘓臥床,母親年邁。4年前,辛寶同又因病致癱,一戶多殘,雪上加霜。辛寶同和母親進入托創中心後,吃住有了保障。他和母親照顧父親的同時,又在中心扶貧車間穩定就業,家庭月收入近7000元,主動申請一家三口退出低保,成為脫貧路上扶智扶志的典型代表。

助重病患者拔窮根

因病致貧、返貧是農村家庭不能承受之痛。

46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李銀珠先心病房缺達36毫米,幾乎喪失勞動能力。她輾轉銀川、西安多家醫院,花完了家中積蓄,終因手術成功率低於50%且費用昂貴放棄治療。

樊學雙得知山區先天性心臟病人病情複雜、家庭貧困無法及時治療的情況後,他多次奔波於北京、福建,促成清華大學第一、第三附屬醫院,福州第一醫院與隆德縣醫院結對子,構建優質醫療資源共享的健康扶貧醫聯體,送19人赴京成功實施免費手術。

手術項目徹底改變了先心病家庭的生活困境,特別是15名先心病兒童從此告別病痛,與正常兒童一同茁壯成長。

“我文化不高不會說話,但共產黨的恩情我和兒女記一輩子。”李銀珠被納入救治項目,手術成功。

讓群眾喝上健康水

掛職隆德縣委常委、副縣長的樊學雙負責閩寧扶貧產業園以及閩寧醫療、教育、文化領域協作共建,他爭取資金7000多萬元,實施農村不達標自來水質提升、重大疾病救助等關係群眾健康的民生項目。對3個水質不達標的飲用水廠提升改造,讓4.5萬群眾喝上健康水,減輕泌尿系統等疾病對群眾健康的危害。通過實施產業發展、特色種養、勞務對接等幫扶項目50多個,減貧帶貧近3000戶,直接受益近5萬人。(記者 剡文鑫 實習生 杜銀雙)

樊學雙:就戀這片黃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