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銀行董事長王能掌舵13年後因調任辭職,年中已啟動上市準備工作

10月29日,桂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桂林銀行”)發佈的人事變動公告顯示,該行董事長王能辭任,暫由該行副董事長吳東代行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王能於2006年調入桂林商業銀行(桂林銀行前身),任該行董事長一職已有13個年頭,此次辭任是因另赴新職。接替王能代行職責的吳東則於2019年6月被選舉為桂林銀行新一屆董事會副董事長,並被聘任為行長。

值得一提的是,桂林銀行於今年6月21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關於啟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相關準備工作的議案》,正式開啟了上市進程。而就在9月末,該行已完成第六輪增資擴股,總股本擴至50億元,為上市過渡期充實了資本。

作為廣西最大的地方法人銀行機構,截至2019年6月末,桂林銀行集團口徑下的資產規模已達2832.63億元。但受不良貸款餘額增長影響,桂林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近年來呈下降趨勢,截至2019年6月末已落至150.09%。

因另赴新職辭任

據桂林銀行公告,王能日前向該行董事會提交了辭職報告,辭任該行董事、董事長、董事會戰略規劃與投資委員會主任及董事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委員職務。

公告顯示,王能此次辭任是因組織部門工作安排,調離該行另赴新職。桂林銀行董事會同意其辭任的決定,該辭任自2019年10月28日起生效。

就在同日,桂林銀行還發布了另外一則公告,表示為保證全行業務連續穩健發展,董事會決定在新任董事長獲聘到任之前,聘任副董事長吳東主持董事會全面工作,代行該行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責,並擔任董事會戰略規劃與投資委員會主任。公告顯示,桂林銀行作出這項決定,乃根據公司章程規定並結合了上級部門推薦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桂林銀行官網信息顯示,2019年10月28日下午,桂林銀行召開全行幹部大會,桂林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彭東光出席會議並代表桂林市委宣佈桂林銀行主要領導調整的決定。彭東光在發言中表示,王能工作調整乃因“提拔任用”。

至此,王能在桂林銀行董事長這一崗位上已走過了13個年頭。2006年2月5日,桂林市委組織部宣佈任命王能為桂林市商業銀行黨組書記。隨後,王能在該行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被增選為董事,並任董事長。2019年6月21日,在桂林銀行召開的第六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上,王能被選舉為最新一屆董事會董事長。

也是在上述董事會會議上,吳東被選舉為副董事長並被聘任為行長。2019年9月10日,廣西銀保監局核准了吳東的副董事長及行長的任職資格。

9月完成第六輪增資擴股

資料顯示,桂林銀行成立於1997年,原為桂林市商業銀行,2010年11月改為現名,是一傢俱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股份制城市商業銀行。

成立時,桂林銀行註冊資本僅為1億元,而後經歷了多次增資擴股。截至2018年末,該行總股本數量為45.18億股,其中國有法人股佔比60.33%。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東共有3家,分別為桂林市交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0.08%)、中廣核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1.07%)、桂林新城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36%)。

桂林銀行官網信息顯示,2019年9月30日,隨著最後一筆股份認購資金到位,桂林銀行第六輪增資擴股收官,實收股本總額增擴至50億元。據披露,在此次增資擴股中,先後有53家新老股東參與,募集資金總額68.47億元。除有存量股東增持股份外,桂林銀行還引進了浙江華成控股集團、廣西桂林市桂柳家禽有限責任公司、桂林市力源糧油食品集團等投資者。而桂林銀行也表示,下一步,將將圍繞新一輪發展戰略規劃確立的戰略目標,朝著上市目標砥礪前進。

桂林銀行此輪增資擴股工作始於2017年,其股東萊茵生物(002166,SZ)曾在增持公告中提到,該行進行新一輪定向募股工作是為了進一步充實資本,完善股權結構,穩步推進上市工作。

對於此次增資擴股,時任董事長的王能十分重視。2017年9月,王能在該行某次內部會議上強調,要緊盯上市目標,夯實資本基礎,加快完成第六輪增資擴股工作,將總股本擴至50億股,為上市過渡期儲備資本。

據悉,就在增資擴股全部完成的前夕,2019年6月21日,桂林銀行召開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了包括《關於啟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相關準備工作的議案》在內的多項議案。

而在2016年6月24日,桂林銀行召開2015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桂林銀行關於暫停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並適時啟動在公開市場發行股票的議案》,正式決定暫停新三板掛牌並適時啟動主板IPO。

6月末撥備覆蓋率降至150.09%

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桂林銀行已在廣西設立92家分支機構和190家社區(小微)支行,在廣西和廣東深圳發起設立7家村鎮銀行,合併報表下資產規模達2832.63億元,是廣西資產規模最大的地方法人銀行機構。

從財務報表看,桂林銀行近年來盈利水平保持穩定增長,2015年~2018年,合併口徑下該行分別實現淨利潤7.80億元、11.32億元、14.15億元、16.26億元。

據桂林銀行2019年半年度信息披露報告,截至2019年6月末,本行口徑下,桂林銀行總資產為2649.74億元,同比增幅30.02%;各項存款1739.89億元,同比增幅29.89%;各項貸款1386.37億元,同比增幅44.50%;實現經營利潤21.57億元,同比增加6.05%。

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近年來業務規模的擴大,桂林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也在增加。2018年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為20.70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7.98億元,增幅62.77%,不良貸款率為1.66%。

截至2019年6月末,桂林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共計21.79億元,較年初再增1.08億元。但從不良貸款率看,較年初略微有所下降,為1.57%。

受不良貸款餘額增長影響,桂林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呈下降趨勢。2016年~2018年各報告期末,本行口徑下,桂林銀行撥備覆蓋率分別為182.69%、187.39%、152.17%。截至2019年6月末,桂林銀行撥備覆蓋率再度下落至150.09%。

對於撥備覆蓋率的下降態勢,桂林銀行曾在《2018年第一期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說明書》中表示,將一方面繼續加強風險資產管理,強化催收力度,加快不良貸款處置和核銷,另一方面提高經營效率,增強消化撥備能力,提高撥備餘額。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