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呼风唤雨的王朔和冯小刚是怎样让好梦公司走向灭亡的

今天的冯小刚是全国著名的大导演,每年贺岁档他都会雷打不动的拿出自己的作品,随之在影视圈内掀起一番波澜,如今冯小刚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早已功成名就,但了解冯小刚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功自然离不开另一位文学界、影视界的大腕儿,王朔。

在80年代末,王朔已经是整个文艺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的风云人物了,用他身边朋友的话来说,那时候的王朔在影视圈几乎“平蹚”。

当年呼风唤雨的王朔和冯小刚是怎样让好梦公司走向灭亡的

王朔

而当时学美术出身的冯小刚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电视台美工,通过自己在北京台的领导郑晓龙,他第一次认识了王朔,那天冯小刚在家里给郑晓龙和王朔预备一桌子酒菜,由郑晓龙把王朔约到自己家。很多年后冯小刚在自己的回忆录当中描述了当时的情况:“我就搂头盖脸地把王朔大肆吹捧了一番,把王朔的脸夸得红一阵白一阵,迫不得已只能以皮笑肉不笑响应。”

有人说冯小刚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善于利用比他更聪明的人,这种说法其实王朔在接受节目《可凡倾听》的专访中做出过回应,他对曹可凡说:“这不是贬义,这也是一种能力,很多人都有这种能力,我也一样”

当年呼风唤雨的王朔和冯小刚是怎样让好梦公司走向灭亡的

王朔、冯小刚

自此,之后冯小刚和王朔便建立起了很深厚的友谊,两人凑到一起必然要做起一番事业,于是他们想到了成立一家影视公司,取名《好梦公司》。

注册资金十万元,一个好汉三个帮,王朔、冯小刚和彭晓林三人入股。其中王朔名气最大,地位最高,自然由王朔任董事长、冯小刚一直跟着王朔忙前跑后,自然也是一位得力干将,于是冯小刚被任总经理,而制片人彭晓林则主掌财政大权,任财务总监。

说起来这很像是个旗下没有员工的皮包公司,公司里除了三位身居高位的领导之外,连个可以指挥的人都没有,冯小刚这个总经理要兼保洁员,司机。彭晓林这个财务总监也要兼会计、出纳,王朔这个董事长也兼着业务员。

当年呼风唤雨的王朔和冯小刚是怎样让好梦公司走向灭亡的

冯小刚与王朔喝酒

三个光杆司令常常聚到一起开会,王朔首先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对冯小刚和彭晓林说:虽然公司现在刚刚起步,还不具备规模和实力,但今后公司只要发展起来,能卖出三分之一的股份,那就是上千万。

王朔能说出这样的话并非毫无根据,在当时,影视投资是一个新兴产业,而王朔也有着自己的影响力,拉一家公司为自己投资具备着很强的操作性。过了不久,果然有一家公司的老总对他们的公司产生了兴趣,他有意将该公司直接收购,但没过多久,这个在酒桌上信誓旦旦的老总却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类事情给王朔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平时一块喝酒吃肉的时候,个个都拍胸脯子,一旦谈起钱来,就都缩了脖子,后来,很多不靠谱的大老板都被王朔和叶京他们写进自己的剧本里了。

当年呼风唤雨的王朔和冯小刚是怎样让好梦公司走向灭亡的

冯小刚与王朔探讨剧本

与王朔相比,冯小刚则要务实的多,既然投资的事情不好运作,三个人这十块万块钱自然也顶不住太久,于是冯小刚灵光一现,他提议公司举办一个隆重的开业仪式,凭借王朔的面子把文艺界的大佬们全部请过来,收大伙点份子钱,这些人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要面子,自然出手阔气,好歹一折腾就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开业当天果然是高朋满座,众星云集,用冯小刚自己的话讲:“阵容远胜于当时的金鸡百花奖盛会。”

炮仗一箱箱成排的被摆在门前,红毯上的贵客们被围观群众围在中间,随之被簇拥着进了大厅,外围的群众整齐划一的鼓着掌,现场好不热闹。

当年呼风唤雨的王朔和冯小刚是怎样让好梦公司走向灭亡的

冯小刚与王朔

后来,好梦公司逐渐走上正轨,他们的第一部作品《好梦献给你》的制作被提上了日程,该项目刚刚成立,就有人拿着钱来投资,王朔欣然笑纳,钱来的这么容易,反而王朔对于影片的制作却不着急了。

他认为从发展的眼光看,这笔钱可以先用来搞公关,他们每天到处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吃吃喝喝不谈正事,他们不计一时得失,秉承着“放长线,钓大鱼”的原则,但显然王朔这次是失算了,没过多久,这些钱全部打了水漂,事情却一件也没办成,那些每天白吃白喝的人又像之前那些不靠谱的大老板们一样,人间蒸发了。

而过了这么久投资方见他们没有动静,也开始坐不住了,催促他们赶快开机。而这时候他们连剧本都没写出来呢。为了给投资方一个说法,王朔找赵宝刚导演先建个组支应着,自己则和冯小刚躲到郊区,日夜兼程的赶剧本。

当年呼风唤雨的王朔和冯小刚是怎样让好梦公司走向灭亡的

好梦公司出品的影片《永失我爱》

王朔向来就只写小说,不愿意写剧本,连姜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前找王朔改剧本,都遭到了拒绝了,最终还是姜文自己上手把王朔小说改成了最终的剧本。

王朔授权给冯小刚,可以拿出自己之前的小说任意改编,他可以出谋划策,但具体动笔的任务王朔打算交给冯小自己来完成。

冯小刚憋了十多天,一个字也没写出来,于是他找到王朔:“怎么办?我的心散了,怎么写都觉得没劲。”

王朔一点面子都不留,对他很不屑的说:“不是写出来没劲,是你根本就写不出来。就别遮遮掩掩地美化自己了。”

当年呼风唤雨的王朔和冯小刚是怎样让好梦公司走向灭亡的

好梦公司出品的电视剧《一地鸡毛》

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锥子一样刺穿了冯小刚的心,那段时间冯小刚每天只是对着打字机发呆。而过了几天,王朔劝冯小刚说:“写不出来就放下吧,往最坏了想又能怎么样?大不了就慢慢给人家还钱呗。重要的是,你不能因此丧失了创作能力。但我看还不至于。何必非在一棵树上吊死,换个东西试试。要不然你就弄弄《永失我爱》,我帮你一起写。”

一直把王朔当做主心骨的冯小刚听到了这样的话心情便舒畅多了,他再次获得了王朔的肯定,因此他重拾了信心。

今天看来冯小刚那时候对王朔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在他的眼中,“王朔在,阵地就在”。

好梦公司此后连续完成了《一地鸡毛》、《永失我爱》等三部作品,总算把《好梦献给你》的“窟窿”堵上了,暂时度过了危机,但好梦公司的前景却并不明朗。

可以说,尽管当时的王朔有才华,有名气,但好梦公司却也是因为王朔而走向衰败的,真可谓是“成也王朔,败也王朔”。

当年呼风唤雨的王朔和冯小刚是怎样让好梦公司走向灭亡的

王朔

众所周知,王朔从出道以来就伴随着“痞子作家”、“痞子文学”等蔑称而成长起来的,虽然作为大众文化兴起的代表性人物,他却一直不受传统的主流文学圈子待见。他们认为王朔笔下的人物过于边缘化,大多是一些逞口舌之快的地痞流氓、无所事事的待业青年、大院里的纨绔子弟、每天除了耍贫嘴、打架斗殴、大吃大喝,谈谈恋爱、就没别的正事了,这些人物缺少积极正面的价值导向,这会对当今社会青年们产生误导。

随着王朔后来几部电影在送审过程中连遭“枪毙”恶运,投资人们对好梦公司渐渐失去了信心,好梦公司就像一颗地雷,没人愿意碰,随着心灰意冷的王朔远赴美国,好梦公司也正式宣布解散,但半年之后,冯小刚终于将王朔的作品《好梦献给你》改编成了《甲方乙方》,最终这部电影席卷全国,创造了中国的票房神话,从此也开启了中国的贺岁片时代。

当年呼风唤雨的王朔和冯小刚是怎样让好梦公司走向灭亡的

影片《甲方乙方》

无论如何,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好梦公司虽然最终难逃倒闭的命运,在80、90年代叱咤风云的王朔也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他们对于中国影视界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和他的好梦公司影响了之后一大批影人,也奠定了后来一系列的影视风格。

而冯小刚的成功也是对于王朔风格的一种发扬光大,至今,冯小刚仍然不会否认,王朔是对他风格影响最大的人,谈起王朔与好梦公司,冯小刚如此说道:“那些年,我是趴在王朔的肩膀上狠狠地吸了几口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