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文旅同頻共振 助力脫貧攻堅

國慶期間,《我和我的祖國》《我愛你中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歌曲不時迴盪在內鄉的街頭村閭,循聲望去,悠揚的旋律很多是來自“學習強國”平臺播放的“內鄉快閃”。

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凝聚精氣神、傳播正能量。近年來,內鄉縣充分發揮縣域文化旅遊資源優勢,將文旅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始終堅持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著力加強縣、鄉、村三級文化陣地建設、文化產品供給、文化活動開展和文化人才培養,助推脫貧攻堅取得紮實成效。2017年,內鄉縣榮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稱號;2018年,取得了全省脫貧攻堅績效考評第一名的成績;2019年5月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

在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內鄉縣是如何調動貧困人口的“智”“志”內因?讓我們從“三帶五聯”說起吧。

精神激勵長志氣

內鄉是秦巴片區特困縣,共有貧困村97個,佔全縣行政村總數的33.7%,涉及16127個貧困戶、44941人。

面對這樣的“家底”,如何給人以信心,增強貧困群眾底氣,激發貧困群眾志氣,提高貧困群眾勇氣,提升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

內鄉縣決策層形成共識: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戰勝貧窮的信心與勇氣。要實現脫貧致富,必須擁有戰勝貧困的鬥志,以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激發自身脫貧的內生動力。

由此,內鄉創新開展了“三帶五聯奔小康”活動,把文化和精神因子廣泛深入地根植其中,形成人人參與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三帶”即黨員幹部帶、社會能人帶、致富能手帶;“五聯”即聯學、聯幫、聯保、聯爭、聯創。

“帶和聯”聚合力,共發展。以親情、地域、產業為紐帶,按照“1個政治上的明白人+1個經濟上的明白人+3戶貧困戶”的組織架構,在全縣搭建以五戶為一組的聯戶組25493個,覆蓋12.8萬戶51.4萬名群眾。聯戶組組長通過與貧困戶拉家常等方式,講政策、傳技術、鼓幹勁。每季度在聯戶組中開展“十星三美戶”“三帶五聯模範組”等評選活動,使“聯戶組”成為“一戶得榮譽、全組都光榮”的共同發展聯合體。同時,大力興辦“講習所”“勵志堂”,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感恩、講典型、講道德,很好地提升了廣大群眾對扶貧工作的認同感和參與度。

“有啥事,找組長。”是內鄉縣餘關鎮子育村瓜坡組貧困群眾魏梅花的口頭禪,她口中的“組長”就是她的“三帶五聯奔小康”聯戶組組長李文創。

魏梅花家是村裡的貧困戶,丈夫去世後獨自艱難地拉扯著3個孩子,家裡缺勞力又不識字的她,遇到需要算賬、認字或出力的活兒總是難得團團轉。眼瞅著魏梅花的煩惱,李文創及組員們主動承擔起她家“明白人”的角色。

“以前有啥事總是張不開口麻煩別人,自從開展了‘三帶五聯’,不用俺張口,大家總是主動幫助俺。”魏梅花開心地笑著說。

作為聯戶組長的李文創是村裡的能人,有啥好點子總是想著與大家分享:“我這5戶都離得近,端著飯碗聚在一起都能把政策、致富信息傳達了,有啥困難問題也能互相商量著解決,鄉親們的距離也拉近了。”

群眾的感情深了,村裡的風氣正了,腰包如何鼓起來?得知油橄欖和迷迭香種植效益好,子育村支書王建偉帶著村裡的一幫聯戶組長東奔西跑,前往西峽甚至甘肅“取經”,看效益學經驗。去年以來,在組長們的帶領下,採用套種的模式,組員們種下油橄欖和迷迭香等經濟作物約27公頃,為早日脫貧致富種下了希望。

“講評曬”掛旗幟,增動力。按照修改後的村規民約要求,由聯戶組組織貧困戶圍繞“勤儉持家、助人為樂、孝老愛親”等主題,每月登臺演講,公佈勞動和收支情況,由群眾代表進行評議,開展“講評曬”活動,分別掛紅、黃、黑三色旗,紅旗積30分,黃旗積5分,用積分卡可到“愛心超市”兌換等價商品。“講評曬”活動增強了貧困戶的榮辱意識,遏制了“好吃懶做”、“面子消費”、“過度消費”等不良習氣,充分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

每月月底,在內鄉縣王店鎮河東村,由村幹部、聯戶組長、貧困戶和非貧困戶代表組成的11人評議小組,都要到貧困戶家中瞭解生活和工作狀況,並根據情況現場打分、錄像留痕。這是村裡每月一次的“三帶五聯評議會”。勤儉持家、戶容戶貌、誠實守信、尊老敬老等都是評議內容。做得好發紅旗,做得差發黑旗,得紅旗的貧困戶還能得積分,憑積分在“愛心超市”兌換生活用品。

公正透明的評議活動讓貧困戶有了榮辱意識,長了脫貧致富的志氣。“有力氣躺著混吃等喝的人,誰都瞧不起!”該村65歲的貧困戶何永固說,“雖然歲數大了,但我有雙手,每天去扶貧車間乾點活。搞評議我贊成,而且次次拿紅旗。”

文化和精神層面的扶持,不僅提高了貧困群眾的思想文化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更是轉變了他們消極落後的觀念,培養提升他們發展經濟的基礎能力。如今在內鄉鄉村普遍出現了“ 三多三少”的喜人局面:以脫貧為榮的多了,爭要“貧困帽”的少了;勤勞致富的多了,安於現狀的少了;支持鄉村工作的多了,唱對臺戲的少了。

文化惠民富腦袋

農業文化遺產是傳統農耕文化的精華。在內鄉縣領導看來,一些貧困鄉村生態環境良好、民俗文化多樣、農副產品獨特、鄉村景觀優美,正是當下城市文明稀缺的資源,也是貧困地區“後發優勢”的獨特資源。

脫貧致富不僅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內鄉縣強力推進文化扶貧,堅持將“富腦袋”的要求落實在脫貧攻堅的實踐中,投射到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上。

完善硬件增動力。積極落實文化扶貧“七個一”工程,全縣296個村(社區)均高標準建成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部對外免費開放。該縣財政對基層文化活動經費、鄉村宣傳文化管理員補貼等也全部落實。該縣文化旅遊部門還專門成立“古衙影視工作室”,配置硬件設備,對全縣城鄉組織開展的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全方位進行策劃包裝、拍攝製作和現場直播,打造新型文化產業,全力服務文化扶貧。

在4月28日南陽舉辦的世界月季洲際大會中,該縣組織內鄉宛梆、文化館、旅遊景區、旅遊商家等單位積極參與月季盛會,代表內鄉縣在南陽世界月季大觀園裡,圓滿完成了月季大舞臺及內鄉主題園的兩場演出任務和旅遊景區、旅遊商品展覽,為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呈獻出高質量的文化大餐和內鄉豐富的旅遊產品,展現了內鄉厚重文化、昂揚精神和開放發展的自信風采,擴大了內鄉旅遊、內鄉創造的知名度。

開展活動展實力。構建以紮根基層為導向的文化人才隊伍體系,目前已培養236個鄉村民間文化隊伍。利用重要節日組織舉辦由各鄉鎮文藝演出隊伍廣泛參與的民俗表演大賽、廣場舞大賽等文化活動,不僅檢驗了文化骨幹培訓成果,也挖掘了內鄉特色文化,展示了全縣民間文藝表演隊伍的豐厚實力。僅今年“雙節”期間全縣城鄉就舉辦各類群眾文化活動達150餘場。特別是97個貧困村都舉辦了“村晚”,用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展現了父老鄉親的精神風貌和文化追求,傳遞出鄉風文明新風尚,奏響了鄉村振興主旋律。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結合內鄉實際,今年該縣還組織開展了“感黨恩、強自信、扶貧路上好故事”會講比賽、脫貧攻堅攝影大賽和展覽、《歌唱祖國》紅歌廣場舞大賽、“行業風采”系列廣場文藝展演、《我和我的祖國》群眾合唱比賽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動,城鄉互動、精彩紛呈,贏得社會廣泛讚譽。特別是今年創辦的“菊鄉書聲——晨讀晚誦讀書會”“放歌湍河——公益紅歌會”“出彩宛梆——戲曲大家唱”和“舞動內鄉——百姓大舞臺”等群眾文化品牌活動,分別以朗讀、歌唱、戲曲、舞蹈為載體,以群眾參與為目的,不同形式地展示內鄉豐厚的文化資源,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以此引領時代新風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內鄉文旅新高地。

豐富載體激活力。組織開展扶貧主題巡演,創作編排了以“江山”為主題的脫貧攻堅專場節目,在全縣16個鄉鎮97個貧困村進行了兩輪巡演,並把發放扶貧知識、現場開展問答和演出文藝節目相結合,通過鼓兒哼《張子楓脫貧》、快板書《黑老錢開心露笑顏》和小品《找媽》《回家》《回報》及宛梆小戲《美好日子在明天》等貼近生活、豐富多彩的文藝作品,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展現內鄉扶貧攻堅的感人故事及成就,以身邊事鼓勵、教育身邊人,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縣域發展提供堅實的文化支撐。

文化扶貧猶如辛勤的蜜蜂,把科學技術的精華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開來;又如駘蕩的春風,把現代文明帶到菊鄉的每一個角落。有了比較,貧困戶們就發現了各種資源的價值和比較優勢,就有了脫貧的動力;有了交流,就開闊了農民的眼界,提升了發展致富的能力。通過大力發展文旅產業,“詩和遠方”把貧困戶的自信與能力不斷提升,內鄉縣有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的“三贏”。

文旅融合興產業

只有將“綠水青山”轉變為現實生產力,才能使綠水長流、青山永駐。這不僅需要認識上的轉變,還需要能力上的提升。

內鄉縣是一個“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區縣,也是南水北調匯水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北部多山,有寶天曼、雲露山、二龍山、寶天曼峽谷漂流4家4A級景區;南部多丘陵、平原,以種植業為主。

在文化旅遊部門和專家眼裡,鄉村不只是一塊能種麥、收玉米的泥土地、崗坡地,更是一塊蘊含無限財富的寶藏,是風景、是文化,能帶動環保、旅遊、教育等諸多方面發展。

圍繞各類景區和特色生態農業,內鄉打造的“品牌景區+農家樂”“生態農業+觀光采摘遊”兩種模式,成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最有力的途徑。“柴雞蛋、野菊花也能賣好價錢”“開好農家樂、餐館,就有回頭客”,貧困戶從絡繹不絕的遊客那裡,從不斷擴大的服務範圍中,找到了脫貧致富的信心。

北部山區依託旅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品牌景區+農家樂”,對貧困群眾開展免費技能培訓,並幫助其到景區務工;利用扶貧小額貸款,資助貧困群眾在景區承包遊樂設施、經營土特產店鋪、辦農家樂等,拓寬增收渠道。

“過去,俺這深山溝都見不著人。現在一到旅遊旺季,遊客就跟趕大集似的,好日子越過越甜!”七里坪鄉大龍村村民陳新明開心地擦拭著三星級農家樂招牌說道。

在省級貧困村夏館鎮萬溝村,靠旅遊接待、經營旅遊商品等,每戶年人均收入達到3萬元,已解決就業180人。其中貧困人員近百人,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旅遊扶貧切切實實帶來的實惠也讓萬溝村實現了整村脫貧。

萬永軍是夏館鎮葛條爬村的貧困戶,父親長年有病,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家庭經濟拮据。而如今,他和妻子都在景區上班,一年多了4萬多元的淨收入。“生活有奔頭,咱就有幹勁!”萬永軍兩口子對未來充滿希望。

“寶天曼一個旅遊項目,就吸納了葛條爬、萬溝等4個村120餘名鄉親就業。有了穩定的崗位,山區群眾不用背井離鄉,就能輕鬆就業、體面掙錢。每年景區發放工資達200多萬元!”在寶天曼景區總經理勾偉男看來,正是內鄉的特色發展模式讓好風光帶來好光景,好生態打開了致富門。

南部鄉村立足丘陵、平原種植優勢,積極發展“生態農業+觀光采摘遊”,以油桃、核桃、茶葉、菊花、柑橘、葡萄等特色種植農業為主,形成赤眉鎮“十萬畝油桃”、餘關鎮“十萬畝核桃”、灌漲鎮“休閒觀光農業體驗”、大橋鄉“萬畝楊溝柑橘和千畝石榴”、岞山曲鎮“吳埡石頭村”等為代表的鄉村生態農業觀光采摘旅遊品牌,推出了“春賞花采茶,夏摘葡萄和桃,秋採柑橘貢菊,一年四季古村遊”的鄉村旅遊線路,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開闢了新的路徑,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赤眉鎮油桃溝每年吸引遊客5萬多人,沿途6個村莊300多戶群眾通過發展鄉村旅遊脫貧;

灌漲鎮圍繞葡萄園採摘觀光遊的從業人員達到2000人以上,戶均年純收入超過3萬元。

…… ……

目前,內鄉全縣已發展旅遊重點村35個,從事旅遊農戶近300餘戶,帶動就業人口3萬多人,年人均增收1.5萬元以上,旅遊產業已經成為拉動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引擎”。(南陽日報記者 喬浩光 特約記者 樊翠華 通訊員 王國慶 賈 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