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作者|梦情


《少年的你》太火了,也太压抑了。

本以为我看电影会多次痛哭,但事实上,看到影片结尾才流下几行泪,倒不是不感动,只是太压抑,压抑到胸口一直闷着,根本不敢放肆大哭。

周国平说过一句话:真正打动人的感情总是朴实无华的,它不出声,不张扬,埋得很深。

整部影片迸发出的情感是多样的,我一时间没办法去评论些什么。

说实话,决定去看电影,完全是冲着易烊千玺去的,演技意料之中的棒,他身上沉稳的气质,早已注定了他就是为演员而生,多处似笑非笑的镜头,太挠人心。

周冬雨的演技更不用多说,从《山楂树之恋》到《七月与安生》,超喜欢她的作品,演技流畅自然。

《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两大主演的流量加持,让这部剧未播先火,校园霸凌的主题,也一直受观众热切关注。

截止今天,《少年的你》票房破8亿,就想说三个字:有资格。

整部电影剧情多处转折,紧紧地抓住观众心弦,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剧情吸引人就算了,陈念和小北的感情那么真挚,尤其两人在警察局口供一致那段,看得我心潮澎湃。

昨天还有朋友问我说:《少年的你》值不值得看?我回答“必须值得。”

《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01

角色互换——霸凌者,受害者,旁观者

校园霸凌主题的电影,除了《悲伤逆流成河》,便是《少年的你》最打动人心,相比《悲伤逆流成河》,少年的你表达的内容更多,更细腻,更值得深思。

比如陈念,胡小蝶,魏莱身份的转换。

在胡小蝶受到欺凌的时候,陈念包括所有的同学们,是旁观者,陈念也因为怕连累到自己,所以从来没有伸出援手,但是在胡小蝶承受不住,选择自杀之后,陈念心生同情与遗憾,为她盖上了衣服,也就是因为这一个举动,才让警察找到陈念,希望能从她口中得出一些消息。

但当时的陈念,是恐惧的,选择隐瞒事实。

但是正是因为陈念的这些举动,也让她成为了新的受害者,这是陈念身份的第一次转变。

以魏莱为首的霸凌三人组,开始将矛头指向陈念,公然在体育馆拿球砸她,在凳子上弄满红色液体。

陈念遭受着和曾经胡小蝶一样的遭遇,这个时候,全班同学成为了新的旁观者,他们依旧无动于衷,有的或许心怀怜悯,但是迫于压力和害怕,也都无奈选择袖手旁观。

《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但陈念与胡小蝶不同的是,陈念是勇敢的,多次被欺负之后,选择报警说出真相,也受到警察的保护,但这些终归还是保护不了陈念,魏莱等人更加变本加厉。

在与小北相识后,小北成为陈念的保护者,护送她往返学校,也会为了保护陈念,而去威胁魏莱等人,这个时候,陈念在不知不觉之前,成为了新的“施暴者”,虽然是正当防卫,但终归也转换了身份。

而关于小北这个人物,出场便是被一群人暴打,在后面的剧情当中,更是常常暴打别人或者被暴打,正如他自己说的那句话:你不欺负别人,别人就欺负你。

在小北看来,打架不过是为了自保。

无法定义小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很善良,也很真挚,对陈念的感情是真的,但暴力也是真的,无奈,被迫,挣扎,这个人物足够鲜活。

每个人都有很多种角色,需要跟随环境的不同,随意转换自己的角色,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努力抗争,这也是一种成长。

《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02

抱团取暖——陈念和小北的感情,开始于相互慰藉

陈念和小北相识于小北被暴打,陈念偷偷报警,却被施暴者抓了正着,从此她和小北就紧紧相连在一起。

陈念是成绩优越的好学生,一心只为考上北京的大学,小北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小混混”,甚至不知道大学毕业生工资能有多高。

但就是这样相差悬殊的两个人,成了彼此的支撑者,他们境遇可悲,但幸好彼此鼓励。就像陈念书本上那句话:我们都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在仰望星空。

他们都是深处阴沟,但他们也想仰望星空。

他们躺在一起,互聊心事那一段,着实令人心疼,小北眼角偷偷流下的泪水,是心酸的迸发,陈念没有爸爸,妈妈为了两人的生活,外出拼搏,受尽委屈,陈念虽然坚强,但是在被欺凌的时候,无法向妈妈坦露,更没人庇护她,而当下唯一能够帮助她的人,只有小北。

当陈念去找小北请求他保护她的时候,并说句现在没钱,那一刻,好心酸。

但也就是从那句话之后,小北时刻跟随着陈念,走在她身后几米处,紧紧地跟着,用尽全力保护着她,小北是陈念灰暗生活里的保护色。

《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小北,无父无母,没有温馨的家庭,不懂上学的意义,小小年纪,在成年人算计的模式中生活,有个情节,他带人去要工钱,却反被暴打一顿,他的生活比陈念惨,但是好在他遇到了陈念,像是生命恩赐给他的另一种温暖,闪闪发着光。

小北重感情,陈念带领他开始从荒凉的生活里走出来,在人间走了一遭,也让他学会守护,学会去感受人间冷暖。这也正是小北愿意帮陈念认罪,制造假的强奸现场的支撑点,陈念给他的温暖,足以让他抛下一切,甘愿牺牲自己,来换取陈念的自由。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句话是小北说给陈念的,两个都不强大的孩子,长大都没学会,却只能互相支撑,这种感情太纯粹,太无畏。

陈念和小北是抱团取暖的两个“可怜人”,他们境遇不同,但是内心对人性的绝望,以及对生活的努力抵抗是相同的,他们彼此懂得,让彼此变得更好,真情流露,引人落泪。

《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03

残酷现实——势力强大就容易胡作非为

影片中,施暴者魏莱长着一张漂亮的脸,但是胡作非为,欺凌同学,甚至在警局面对警察质问,也气势汹汹,毫不悔改。

这一切都归结于她的成长环境,和个人性格的养成。

关于她的家庭,影片中介绍很少,关于家庭有钱有势这一方面表现得极其隐晦。稍微明显的一点便是,郑警官在魏莱家和她父母的那段对话。魏莱母亲“彬彬有礼”地说把魏莱教育得很好,魏莱在一旁“奸诈”地笑,郑警官无奈地应付着,那一刻看得我心生怨恨,坏人如此猖狂,凭什么?

就凭有背景。

陈念家庭贫寒,母亲欠债,魏莱家境优越,背景强大。即使陈念被魏莱多次欺凌,但只要魏莱否认,取证就极其困难。

《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关于校园霸凌这样的事一直有发生,我很庆幸自己从记事开始到大学毕业,没经历过,也没听说过类似霸凌的事件。

但是在某篇《少年的你》影评文章的评论中,看到一个令我记忆深刻的留言。

他说他很懂陈念的感受,因为他在中学的时候就遭受过霸凌,因为对方有钱有势,自己十分恐惧,不敢告诉家长。在多次被霸凌之后,有次恰巧被父母撞见,父母为了这事大闹一场,但因为自己家条件不好,吃了不少的亏,但好在父亲比较坚持,决心为他讨回公道,最终历经艰难,才解决了这件事。 

这是不幸中的万幸,还有很多受害者或许根本无从解脱吧?

现实总那么不公平,强者似乎有更多机会去释放内心邪恶的“小野兽”,他们体会不到被欺负者的心理阴影会有多大,也不曾想这些会给受害者造成怎样的伤害。

他们是冷血的,现实也是残酷的。

《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04

走向光明——心怀希望,身处阴沟也终将仰望天空

从阴沟里仰望天空,是困难的。但幸好影片的结尾倒也算欢喜,也正是欢喜的那一刻,我忍不住落下眼泪。

陈念护送学生回家,镜头转向后面,小北依旧在护送着陈念,不远不近,苦尽甘来,安然美好。

关于小北的帽子也是一个细节,在小北护送陈念上学的那段时间,小北始终戴着帽子,低着头,这也代表了他的一种状态,深处幽暗,无可奈何。但是在影片的最后,小北依旧跟在陈念后面,但是拿掉了帽子,仰首挺胸,直视镜头,温暖地微笑着,这预示着光明和重生的希望。

被陈念护送回家的那位女学生,听课时心不在焉,表情透露着恐惧,影片中没有明说,但表达的肯定是这位女生,正遭受着欺凌,欺凌事件并没有停止,但好在她遇到了理解她至深的陈念,

这也说明希望终会来临,这也是所有人共同的美好心愿。

《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陈念和小北,受尽磨难,经历坐牢,终也回归了正常的安稳生活。这与他们的坚持离不开关系。

当时看影片时,看到魏莱的尸体被找到,我的第一反应是小北杀了魏莱,毕竟陈念在绝望的时候,抱着小北说过你能杀了他们吗?

但事情不断推进,小北制造假的强奸事件,成功洗脱了陈念的嫌疑,自己包揽了强奸罪和杀人罪,

当我为小北感到痛心遗憾的时候,在陈念的回忆中找到了“真凶”,是魏莱在求陈念原谅她的时候,陈念失手将魏莱推下了楼梯。

分明陈念是受害者,分明魏莱死不足惜,但陈念还是被郑警官的设局下,崩溃地说出真相,并决定和小北一起坐牢。

《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当然郑警官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为了找出真相,另一方面正如他自己所说,陈念认罪,判刑比小北轻太多。

最终,陈念被叛4年,在这4年间,是陈念人生的重大转折,是心灵沉淀和自我救赎的过程,也是走向光明的必经之路。

结局终是温暖的,陈念和小北熬过了所有悲伤,成为生活安稳的大人了。据说,当时拍了两个结局,但最终选择了温暖的,幸亏是温暖的,否则该怎么抚慰观者的遗憾。

《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其实当你用心感受,会发现这部影片表达的另一个真正的主题,

便是“治愈”。

悲伤是真的,花朵被璀璨后的逆向生长也是真的,最终打破伤痛,拥抱安稳生活也是真的。

我很喜欢影片的结局,这个充满希望,布满阳光的结局,给了无数内心深藏恐惧的人绝对的信心和光明。

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语去形容陈念和小北的感情,我想了很多词汇,始终觉得都太过浅显,索性不去描述了,多去认真感受,才能发现其中的震撼人心。
《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长大是一件不确定的事,充满挑战,只管往前冲吧,带着善良和执着,陈念和小北做到了,身处阴霾的你同样也可以做到。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从这部电影当中,学习“向阳生长”的正向能力,悲伤终将散去,希望定会到来。


--END--

《少年的你》:其实很治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