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周克庸漢字研究——造成漢字字形變化的因素

(漢字是變化的之——)

造成漢字字形變化的因素

原創:周克庸漢字研究——造成漢字字形變化的因素

總的來講,漢字字形之所以發生變化,是由於社會生活的發展對漢字這一交際工具不斷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具體講,導致漢字字形變化的因素,大致有這樣一些:

a.實現記錄語言、傳遞信息之功能的需要。比如甲骨文“集”字後繁化為“雧”,將字上部的“隹”繁化為“雥”,目的是為了明確傳達信息(字義)的需要。再如,原始文字的字形結構上相對“自由”,而愈後來就愈是規範化、定型化,這同樣是出於明確傳達信息(字義)的需要。秦始皇統一六國,“大一統”的社會發展要求“書同文”,所以就有了“小篆”對戰國文字(即所謂“籀文”)的取而代之。

b.經濟便捷的要求。比如“隸書”的產生,就是為了書寫文字更便捷、更省力;“簡體字”的產生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c.書寫工具和材質的變化。甲骨文使用硬器在獸骨上刻劃,所以字形瘦硬,一些難刻的細節亦有所省略;金文是澆鑄在金屬器具上的,故字形肥厚,細節表現得更為完整。秦時毛筆已大量使用,文字被寫在簡牘或絹帛之上,因此小篆、隸書才有可能在書寫中被普遍使用。

d.書法藝術的影響。漢字由象形發展而來,所以它一開始就有著與“美術”扯不斷的聯繫——“書畫同源”講得就是這個道理。漢字產生以來,其形體就一直受到審美原則的影響,比如“眾”“品”“聶/聶”“淼”“森”“鑫”“焱”“垚”等字,一律以上一、下二的方式組合,原因就是為了迎合人們的視覺習慣。比如當某上下結構的字,當上下兩個部分形狀、大小相同時,人們往往會把上面那一部分看得更大些。試將阿拉字數字“8”倒過來看看便可以證明這一點。再如,“保”字甲骨文和簡帛文字形如下:

原創:周克庸漢字研究——造成漢字字形變化的因素

(甲骨文“保”) (簡帛文“保”)

“保”,甲古文原從“人”揹負“子”(實即“媬”字之初文),後來到了簡帛文人們又在“子”的左下方和右下方各增加一筆,原因就是為了使字形看上去更加平穩協調;又如“靁”字被省略為“雷”,“雧”字後來又被省略回“集”,也都是為了使字體看上去更加美觀。另外,有些所謂“省聲”字的產生,也是受審美影響的結果,如“皃”字後來寫作“貌”,新增加的聲符本來是“豹”,之所以被省略為“豸”,是為了使字形看上去更家勻稱;“恬”字的聲符本來是“甜”卻被省略為“舌”,“耦”字的兼義聲符“偶”被省略為“禺”,也都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e.其它。影響漢字形體變化的還有一些其它原因,比如政治原因,也可導致字形變化。“昏”字本是個從日、昏聲的形聲字,字形一直寫為“昬”(在“婚”“緡”等字中,“昏”也都一律寫為“昬”),直到唐朝出了個叫李世民的皇帝,為了要避“聖諱”,這才規定“民”字不準再用,而且連“昬”字中的“民”也須改成“氏”。同樣是在唐朝,女皇武則天當政,一些文人為了巴結她,專門造了一大批討武氏高興的字。因武氏最終又把政權還給了李家,所以這批字基本上報廢了,但也有個別字保留了下來,如武則天的名字(本來是從火、昭聲的“照”,但後來又造了個夠氣派的)“曌”。

另外,書寫的形式,有時也會導致字形發生某些變化。古人書寫是由上而下寫作豎行。出於上下筆勢的連帶,下一個字的首劃,就有可能受上一個字末劃的影響而發生改變。比如“丟”這個字,本是個從“一”、從“去”的會意字(取義於“一去不返”),其首劃“一”,就是因受書寫中的筆勢影響,而變成了一撇。

2008年 7月17日寫於杭州

2019年10月28日校於德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