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棒了!楊浦這棟居民樓新電梯已上線!怎麼這麼快?

太棒了!楊浦這棟居民樓新電梯已上線!怎麼這麼快?

很多住在老公房的“懸空老人”

都有著一個電梯夢

因為爬樓梯對於他們來說

實在有點吃不消

幾個月前

↓↓↓

大橋首例!再也不用爬樓啦,楊浦又一老公房圓了電梯夢!

太棒了!楊浦這棟居民樓新電梯已上線!怎麼這麼快?

加裝電梯開工那天,

不少居民都趕去了現場,

共享這份喜悅。

經過三個多月的緊張施工,

大橋街道明豐苑小區6號樓加裝電梯

在一片喝彩聲中,

正式交付居民使用!

太棒了!楊浦這棟居民樓新電梯已上線!怎麼這麼快?

明豐苑小區是始建於1997年的商品房,

一梯兩戶,居民大多為退休老人。

住在402的張師傅今年75歲,

是整棟樓裡年級最長的“老大哥”。

沒有加裝電梯的時候,

他打趣自己到80歲只能被迫“閉關修煉”,

但是現在有了電梯,

自己深居簡出的晚年生活可以無限期推遲。

張師傅:“要接觸社會才能快樂養老,這部電梯就是我們老年人與外界溝通的橋樑。”

太棒了!楊浦這棟居民樓新電梯已上線!怎麼這麼快?

董龍根:“我們都是多年的老鄰居,遇上問題齊參與,什麼都能坐下來商量。”

讓董龍根感到欣喜的是,

老鄰居們不僅在加裝電梯的想法上高度契合,

還發揮各自工作優勢,

主動參與進加裝電梯的工作中來。

太棒了!楊浦這棟居民樓新電梯已上線!怎麼這麼快?

董龍根作為業委會成員,

負責瞭解政策、外出學習等事宜,

住在6樓的方先生從船舶配套公司退休,

對機械製造很有研究,

他和住在4樓的電力學院教師則組成“智囊團”

對電梯選擇、設計、施工方案仔細鑽研。

如今電梯已建成,

但這支“智囊團” 的作用還在繼續發揮。

董龍根:“我們組成了四人小組,對電梯的維修費、電費、保養費收取方案都是自己設計並且獲得全票通過,這部電梯也是我們居民自治的最好見證。”

太棒了!楊浦這棟居民樓新電梯已上線!怎麼這麼快?

看著6號樓第一個“吃上了螃蟹”

明豐苑的許多居民也爭先恐後地,

策劃起自己家的電梯加裝工程。

太棒了!楊浦這棟居民樓新電梯已上線!怎麼這麼快?

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鄭戀詠表示

↓↓↓

過去居民們雖然有加裝電梯的想法,但苦於沒有實物參考,真正把加裝電梯提上日程的少之又少。如今活生生的例子擺在眼前,居民們關心的電梯噪音、影響採光等心結都可以解開了。最重要的是,對於“三駕馬車”而言,也有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經驗,可以更好幫助居民實現住上電梯房的夢想。

大橋街道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大橋街道將在街道房管辦、自治辦等相關部門形成相應工作機制,為大橋街道多層住宅加裝電梯開闢“綠色通道”,整體提速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步伐。

真是太棒了!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越來越多的老人們

生活會更加便利~

太棒了!楊浦這棟居民樓新電梯已上線!怎麼這麼快?

記者:成佳佳

太棒了!楊浦這棟居民樓新電梯已上線!怎麼這麼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