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今天小編帶大家盤點一下部分45歲以下當選的的中國兩院院士。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人!真是開掛的科研人生!

38歲當選院士:盧柯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在常人眼裡,今年51歲的盧柯一直在“驚悚地成長”——16歲上大學,30歲當博導,32歲擔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36歲出任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所長,38歲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40歲當選德國科學院院士,41歲成為美國《科學》雜誌的首位中國評審編輯,48歲成為中國“萬人計劃”的首批傑出人才6位人選之一。


盧柯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每一步都走得比同齡人更快更受矚目。


就在今年的3月24日,Science在線發表了盧柯的一項全新研究成果。研究發現通過適當合金元素的晶界偏聚可以提高晶界穩定性,從而可以大幅度調控納米金屬的強度。這一發現揭示了納米材料中軟化和硬化行為本質,澄清了過去三十多年來關於這一問題的爭論。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盧柯在科研領域可謂成果頗豐,僅在最頂尖的學術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就發表11篇論文,而且這些論文引用量驚人。

科研就是自己跟自己鬥。

——盧柯

38歲當選院士:張亞平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張亞平院士,出生於雲南省昭通市,198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1991年在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1992-1995年初在美國聖地亞哥動物協會做博士後研究,1995年回國任研究員,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0多年來,張亞平和他的科研團隊,致力於研究動物的進化歷史和遺傳多樣性,在分子水平系統內澄清了一些重要動物類群的進化之謎,建立起我國最大的野生動物dna庫,並先後在國內外知名刊物發表論文幾十篇論文。


他的學術成就具有國際影響,2002年,張亞平榮獲第三屆國際“生物多樣性領導獎”。該獎項是國際上專門針對這一新興學科領域設立的最高獎項,表彰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中取得突出貢獻的學者。張亞平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亞洲學者,中科院院長路甬祥院士為此專門給他發來賀信。

“興趣能激發人的靈感和窮追不捨的動力。科學研究雖然十分辛苦,但只要興趣所在,你願意為它付出很多,甚至是畢生的心血。”

——張亞平

38歲當選院士:支志明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支志明,1978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1982年獲該校博士學位。香港無機化學家,1995年當選為港澳地區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當時港澳地區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2007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997年以來為南京大學董事、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擔任J.Chem.Soc.,DaltonTrans.,NewJ.Chem.等著名刊物的國際編委。1996年受聘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原感光所)兼職教授,與理化所保持長期密切穩定的合作關係。2006年榮獲連續空缺兩年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支志明教授長期從事無機化學基礎研究,在無機和有機金屬合成、高價金屬配體多重鍵配合物、發光無機和金屬有機化合物和材料、光誘導電子和原子轉移反應、不對稱烯烴環氧化和碳氫鍵氫氧化的金屬催化有機氧化反應、生物系統中的電子轉移以及分子裝置和生物大分子辨認中的發光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引用2013年在獲取英國皇家學會Centenary Prize時的評價:“支志明教授在無機光物理和金屬藥物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2005年,化學通訊雜誌對支志明教授進行專訪,支志明教授被化學通訊雜誌列為最有影響力的40位科學家之一。同年,支志明教授被ISI位列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 2011年,支志明教授成為十年內在德國應化雜誌上發表論文超過30篇的科學家。

“對我來說,科研就等如吃飯,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的興趣所在。當你能夠解開某些化學反應之謎,能夠控制某些化學反應,你會感到很開心。”

——支志明

38歲當選院士:任詠華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任詠華於198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化學系,於1988年獲該校博士學位。博士期間,任詠華師從支志明院士。2001年,任詠華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僅38歲,是當時最年輕的女院士。巧合的是,她的博士導師支志明在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時候也是38歲,也是當時中國最年輕的院士。2006年,任詠華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5年,任詠華以“過渡金屬炔基及硫屬簇配合物的分子設計及其發光性能的研究”獲得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1年獲得歐萊雅-教科文組織女科學家獎,“表彰其在發光材料以及捕捉太陽能的創新技術方面的工作。”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會見任詠華時表示:“任詠華教授能夠獲此殊榮,顯示了中國化學界在世界科學領域的地位。我也是從事化學研究的,化學其實在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將繼續為人類解決各種挑戰。希望在未來,能夠看到更多中國科學家在世界科學的舞臺上大放異彩,證明中國的科技實力。”

“做科研如果只是為獎項,將會失掉科研原本的意義,這對我來說是雜念”

——任詠華

40歲當選院士:麻生明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出生於1965年的麻生明,198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原杭州大學)化學系;1988年獲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碩士學位;1990年獲該所博士學位。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一位院士。


這位有機化學家,現任金屬有機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上海有機所學報聯合編輯室主任。


2007年,麻生明以金屬參與的聯烯化學中的選擇性調控的科研項目,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在有機化學中,“聯烯”是一種特殊的有機分子結構,三個相鄰的碳原子之間由兩個“雙鍵”相連接。從分子式看就是“C=C=C”。


早在1874年,有人便預言了它的存在,但被誤認為很不穩定,且具有多個反應位點,難以實現選擇性控制,化學家們一般都對它“敬而遠之”。但麻生明偏偏就鑽了進去,而且一鑽就是10年。麻生明院士認為:“我們的工作就像去認識一個人,而且要儘可能掌握他的脾氣、品性和能力,找到能派上用場的地方。”


10年“交道”打下來,麻生明終於有了突破:成功地為“聯烯”們找到了一位“媒人”———金屬催化劑,併為它們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反應環境。通過研究,麻生明成功發展了一般方法難以合成的不飽和烯酸及其衍生物的高效合成方法等。而事實上,此次獲獎的成果還僅僅是截至2003年所做的工作,在2003年至2007年發表的相關61篇論文,被世界範圍引用475次,平均每篇引用率達7.8次。

我願像徐霞客一樣,在科學世界裡寫寫‘遊記’。我來過這個地方看到了什麼,為後人做些參考。

——麻生明

41歲當選院士:潘建偉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2016年8月16日凌晨1時40分,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這將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網絡。


而其中的關鍵人物,這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叫做潘建偉。


在很多人眼裡,潘建偉是傳奇:29歲,他參與的有關量子隱形傳態的研究成果,同倫琴發現X射線、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等影響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評為“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31歲,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41歲,成為中國當時最年輕院士;45歲,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評選結果公佈後,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志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潘建偉率領的科研團隊,長期從事量子力學基礎問題實驗檢驗,系統地發展了多光子糾纏干涉量度學,在廣域量子通信和光學量子信息處理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原始創新成果,為我國在新興的量子信息產業搶佔先機、成為領跑者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在量子通信領域,中國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由一個不起眼的國家發展成為現在的世界勁旅;中國將領先於歐洲和北美……”這是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在報道潘建偉團隊量子通信工作的長篇新聞特稿《量子太空競賽》中的觀點。


“《論語》有一句話,叫‘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我們今天要勇於做領跑者,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還要肩負一種社會責任感。”潘建偉說。他總會不時想起與奧地利導師塞林格首次相見時的對話。那是1996年10月的一個下午,在高聳的阿爾卑斯山腳下,26歲的潘建偉許下了為之努力奮鬥的夢想——在中國建一個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實驗室。


追夢路上,他從未停下腳步。“嗅每一片落葉的味道,對世界保持著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學糾纏,保持與名利的距離,站在世界的最前排與宇宙對話,以先賢的名義,做前無古人的事業。”獲得“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時的頒獎詞是對他追夢之路的最生動的詮釋。

我們應當敬畏科學本真的力量,科學讓我們能夠坦然面對命運所施予的各種不幸、痛苦,讓我們對生活抱以無條件的熱愛與信任。

——潘建偉

41歲當選院士:曹雪濤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他26歲時碩士論文太優秀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28歲破格晉升為當時我國最年輕的醫學教授。32歲晉升為博士生導師,33歲擔任全軍免疫與基因治療重點實驗室主任,35歲並申報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並於41歲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指導的12位博士生入選全國優博,被稱為“全國最牛博士生導師”。


此外,他還是當時我國最年輕的將軍。


更令人驚奇的是,這樣一位頂尖的科學家卻沒有國外的學習經歷,是個純正中國本土培養的頂尖科學家。他就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第二軍醫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所長曹雪濤。


在天然免疫的識別與調控機制的研究上,曹雪濤院士多年來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截止到2016年9月,曹雪濤院士共發表論文430多篇,其中以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30 多篇,論文總引用也超過了1.1萬次。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 圖:曹雪濤院士歷年發表的高水平論文篇數

去年,曹雪濤團隊用在Cell期刊上發表了最新成果:放大抗病毒“信號”的蛋白分子。

心猿意馬,沒有在一個領域深潛下去,難出重大成果。

——曹雪濤

42歲當選院士:張希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張希,1986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199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獲博士學位。1998年香港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1999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兼任Langmuir、European Polymer Journal等國際期刊的編委,《科學通報》執行副主編。主要研究領域:超分子組裝、有序分子膜、單分子力譜。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三百多篇,在國際性學術會議上做特邀報告和大會報告一百多次。

2012年6月24-29日應邀參加在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召開的第44屆世界高分子大會( 簡稱MACRO2012),並以“單分子力譜與高分子作用”為題做了一小時的大會報告。2016年8月21-25日張希應美國化學會邀請中國化學會代表團參加美國化學會第252次年會,並被授予美國化學會會士證書。美國化學會會士自2008年設立,目的是表彰在化學科學上取得傑出成就併為科學普及傳播做出貢獻的美國化學會會員。張希院士是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獲得此榮譽的學者。

做好準備、跨過障礙、從過去中發現將來

——張希

43歲當選院士:李燦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李燦,1960年生於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1985年在大連物化所攻讀博士學位,1993年晉升為大連化物所研究員,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為國際催化學會理事會副主席;2005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7年至2012年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主要從事催化材料、催化反應和催化光譜表徵方面的研究。研製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第一臺用於催化材料研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譜儀並開始商品化生產;在國際上最早利用紫外拉曼光譜解決分子篩骨架雜原子配位結構等催化領域的重大問題;發展了納米孔中的手性催化合成和乳液催化清潔燃料油超深度脫硫技術等。近年來,主要致力於太陽能光催化制氫以及太陽能光伏電池材料研究。


先後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1993年),中國青年科學家獎(1993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傑出青年學者獎(1997年),中國傑出青年科學家獎(1998年),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1999年),國際催化獎(2004年,國際催化領域的最高榮譽,每四年一次,每次一人),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2005年),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1年),中國催化成就獎(2014),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15年)等。

搞科研隨時都會面臨失敗,但我認為挑戰一個世界性難題本身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作為中國的科研人員,只要我勇於挑戰,即使失敗了也值得,起碼可以為同行們積累一些經驗教訓。

——李燦

43歲當選院士:高松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高松,於北京大學化學系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8年至今先後任北京大學化學系和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助教,講師(1990),副教授(1992),教授(1999),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2)。1995至1997年,作為洪堡學者,在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無機化學研究所訪問研究;1998年至1999年,作為求槎學者,在香港大學進行合作研究。2011年,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教授。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院士,同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13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3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高松主要從事配位化學與分子磁性研究,他及其研究組結合分子設計合成與各種物理方法,系統研究分子固體中磁性離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與分子結構、晶體結構、單離子各向異性等的關係,在發現新的磁現象,發展新類型分子磁體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


“我是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師高松。”這是高松每次自我介紹的方式,面帶微笑,說話輕聲慢語,對話時,高松溫和的氣場會讓身邊的人也隨著他安靜下來。當他真正走進實驗室面對枯燥的學術研究時,又展現出他性格中的另一面——認真專注。儘管眾多顯赫頭銜在身,他仍然認為教書育人是天職。

藍圖是美好的,關鍵還是紮紮實實地去做事情,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夠堅持下去,咬定青山不放鬆。

——高松

43歲當選院士:邵峰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1973年生,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應用化學專業,1999年獲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碩士學位,2003年獲得美國密歇根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2005年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完成博士後訓練後回國,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建立實驗室,開始獨立研究生涯。2015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公佈,43歲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邵峰成為最年輕的“新科院士”,也是現有1600多名院士中最年輕的一位。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科研成果就是這樣“宅”出來的。邵峰說,05年回的國,10年才第一次回母校北大。足不出戶的埋頭苦幹,終於有了回報。除了43歲當選院士這樣的榮耀時刻,邵峰還帶領團隊,在《自然》《科學》《細胞》三大國際頂尖期刊上,頻頻亮相,從07年發表第一篇開始,此後差不多每年一篇,幾乎在病原菌入侵和人體防禦機制的研究方面,領跑全球。


邵峰曾借韓春雨基因研究遭質疑的熱點,第一時間在網上發文,提出這樣的團隊模式更利於原創性科研成果的發現,試圖為推動科研體制改革建言獻策。只不過是,網絡世界的“套路”太深。


“很多人誤解我當初是要挺韓春雨,實際上我只是把他作為一個話題,一個引子而已。我心裡是希望他的成果是可重複的,為什麼呢?因為中國科學如果要發展,真正成為世界科學強國,你應該讓普通的科學家也有機會綻放,那麼這個國家的科技實力才會算是真正強大。”


作為七零後的“海歸”科學家,他是為中國“原創性”科研添磚加瓦的拓荒者;作為年輕的院士,他是為中國科研體制改革獻計獻策的建言者。愛國的座標,也無外乎於此。

學問外的一切都只是副產品。

——邵峰

43歲當選院士:王曦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王曦,198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90年、1993年先後獲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現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碩士、博士學位。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多項獎勵。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長期致力於載能離子束與固體相互作用物理現象研究,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電子材料SOI(Silicon-on-insulator)的開發。在對離子注入SOI合成過程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研究基礎上,自主開發了一系列將SOI材料技術產業化的關鍵技術,建立了我國SOI材料研發和生產基地。在載能離子束與固體相互作用以及離子束輔助薄膜沉積技術研究方面,揭示了載能離子作用下薄膜表面微結構、相組分、電子學、光學、生物學特性,實現了載能離子束薄膜生長的可控制性。


沒有人知道這位年輕的新院士背後的忙碌。很多人眼中,科學家和企業家之間似乎不搭界,而王曦卻能在二者之間遊弋自如。在王曦看來,這是必須為之奮鬥的事,“實驗室裡的成功,和一項技術的圓滿完成之間不能畫等號。真正的高科技項目要實現產業化,沒有科學家參與是不行的。”

“做科學家,尤其是應用學科的科學家,必須把自己的研究與國家的戰略需 要聯繫起來,通盤去想,去布大局,做大事。”

——王曦

43歲當選院士:李靜海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李靜海,1956生,1982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1984年獲該校碩士學位,1987年獲本所博士學位後赴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和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1990年回國後歷任中科院過程工程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副所長、所長職務。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6年當選瑞士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1年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李靜海是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主要從事顆粒流體兩相系統量化設計和放大的研究,致力於氣固兩相系統的計算機仿真和多相複雜系統的研究,包括多相流動、煤燃燒、計算機仿真、多尺度方法及計算。

1989年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93 年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獲獎人),199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第一獲獎人)。開發的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無煙燃煤技術獲國家級新產品證書,獲2001年中國科學院技術發明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他獲首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第三屆中國青年科學家獎,香港求是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美國化工學會顆粒技術演講獎和第三世界科學院演講獎。


原始創新孕育著科學技術質的變化和發展,是自主創新的核心。

——李靜海


44歲當選院士:趙東元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趙東元,1984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1987年、1990年先後獲該校碩士、博士學位,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0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趙東元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微、介孔分子篩材料和納米材料的合成與結構表徵研究。

在國外做博士後期間,他合成了大孔徑、壁厚、水熱穩定性高、高度有序的SBA-15等介孔分子篩結構(SBA系列),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發表研究成果,得到國際上認可,論文已被引用2100次以上,推動了介孔材料的發展。

他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60餘篇,包括Science, Nature, Nature Materials, JACS, Angew. Chem.等,主編書籍1部,參加撰寫專著4部章節。目前申請中國發明專利43項,授權30項。其研究結果曾被Nature,Nature Materials,Chem. Mater.作為封面報道,美國材料協會、陶瓷學會、美國化學會、德國應用化學作為新聞進行報道,並受邀在國際刊物Chem. Rev., Acc. Chem. Res., Chem. Commun., Curr. Opinion Solid State Chem., Chem. Mater., J. Mater. Chem.等發表綜述文章10餘篇。

“每天像小螞蟻一樣工作,日積月累後,就能得到豐厚的收穫。”

——趙東元

44歲當選院士:白春禮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白春禮,1953年9月生,遼寧人,197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催化專業,在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做博士後和訪問學者,研究領域包括有機分子晶體結構、EXFAS,分子納米結構、掃描隧道顯微鏡。199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他稱號包括髮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997);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06);英國皇家化學會榮譽會士(2007)(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個中國人);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2008)等。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

白春禮院士作為中國掃描隧道顯微學的開拓者之一,也是國際STM方面有一定影響和活躍的科學家之一,領導實驗室開展了廣泛、深入並且富有成效的研究活動。先後從事過高分子催化劑的結構與物性、有機化合物的X-射線晶體結構、分子力學和導電高聚物的EXAFS等研究。從80年代中期開始轉入到納米科技的重要領域--掃描隧道顯微學的研究。主要工作集中在掃描探針顯微技術,以及分子納米結構和納米技術研究。

在白春禮博士的主持下,成功研製了計算機控制的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獲1989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與此同時,與中國科學院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合作,研製並開發另一臺STM,獲1989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這兩項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共同獲得199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也是中國第一項關於掃描隧道顯微學領域的獎勵。

隨後,他率領的科研小組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臺原子力顯微鏡(AFM)(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臺激光原子力顯微鏡、低溫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彈道電子發射顯微鏡、超高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等多種掃描探針顯微儀器。

嚴謹求真的治學態度,不投機,不取巧,踏踏實實地做學問。

——白春禮

44歲當選院士:江雷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江雷,1965年3月生吉林長春,江蘇省鎮江市人,1994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獲博士學位。著名納米材料專家,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先後擔任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國家科技部863計劃納米科技專項總體專家組組長、日本神奈川科學院研究員。


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9月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2016年2月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院長。

原來,30多歲就當選院士的,共有4個人

▲ 荷葉表面的疏水結構 圖片來源於網絡

荷自古以來就被賦予高尚的象徵,這主要是荷葉能夠出淤泥而不染。但是荷葉的這種自清潔的性能,長久以來卻並不被人認識。而通過對荷葉表面結構的分析發現,荷葉表面的微納結構是賦予荷葉特殊超疏水性的原因。荷葉上存在的許許多多納米孔,在水滴、油滴,乃至所有液體滴在這個界面的時候,都會形成一層氣膜,使水或油都不能侵入這個表面,因此產生疏水、疏油的效果。同樣,經過凹凸納米結構處理過的織物,也表現疏水、疏油的特性。


江雷院士長期從事仿生功能界面材料的製備及物理化學性質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具有特殊浸潤性表面的結構與性能的關係。提出了“二元協同納米界面材料”設計體系。在超雙親/超雙疏功能材料的製備、表徵和性質研究等方面,發明了多種超疏水性界面材料的製備方法,製備出多種具有特殊功能的仿生超疏水界面材料。

學習自然的最高境界,應該是無中生有。

——江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