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告訴我中國足球的出路在何方?

珍惜260178601


足球為什麼發展不起來?我連空閒時間找個地方踢球都難 ,也很難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踢球更不用說我踢球底子薄即使興趣再濃厚也無法有機會和人一起踢球。

如果中國人只把足球當作一種競技體育為國爭光的排名運動的話,中國足球永遠不會有起色的。

足球根本上是一種源於熱愛的運動。就問問身邊愛好踢足球的有幾個? 即使愛好踢足球如果不是從小接受訓練的球員,平時想踢足球有人一起踢嗎?有形成一種熱愛足球運動勝過跳廣場舞的文化氛圍嗎?沒有吧。那中國足球夢永遠只是個夢!因為普通孩子想要踢球必須等到體育課或者在課後乃至放學後但是想想推擠成山的作業量還會有心情踢好足球嗎?一個普通人沒法好好參與很少有人感興趣親自踢靠專業從小接受培訓的運動員踢的項目會發展得起來嗎?看一些國家的小孩子,他們踢易拉罐都踢得那麼快樂。 我小時候也和同齡人在教室裡踢易拉罐 (因為沒有踢足球的機會)。在中國真正有天賦對足球存有潛在興趣的孩子怕不是天天埋在書堆裡苦讀,沒有球踢 。可能學習成績還不好。

而且踢足球應該是遊戲吧,不應該那麼講究那麼功利。 用不著讓孩子非得進行系統的訓練。讓喜歡踢足球遊戲的孩子能夠每天踢到一回自由自在的足球運動與別人用足球競技, 說不定會有真正熱愛足球的人把球踢好呢。 不喜歡足球而是為了成績和職業而踢足球的國家和球員怎麼可能踢得好?

我也不太贊成中國人沒有足球基因缺乏天賦的看法。因為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展示他在體育運動方面的天賦的。更不用說作為一種競技體育,如果一個有天賦的孩子一場球都沒和人踢過會有某個知名教練發現他的天賦專門培養嗎?教練不會發現每個孩子的才能更不用說這種需要技巧的集體運動,發現真正有天賦的就更難,或許某個有天賦的同學正紮在人堆裡做廣播體操呢。

假如在中國小學裡,中學裡操場上總是有孩子踢球而不是關在教室裡寫作業。喜歡踢球的學生業餘時間也總是聚在一起踢球玩,成年人中也有很多人喜歡業餘時間一起踢球。那麼我覺得中國足球想要爛都難。


朱雀小志


其實中國足球應該兩條腿走路。我認為應該分以下幾步走。首先一個大力鼓勵足球場公用化。像大學的足球場在學校下課之後就可以成為公共的場地。在每棟大樓的上面都也可以建足球場。高樓大廈上也可以踢足球。國家應該嚴格要求房地產開發商在樓上面建足球場地。第2點就是增加小學生的足球培訓課程體系。這樣的話踢足球的人口基數就大了很多。多培養小學生的足球熱情。第3點就是和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中國目前的現狀就是體教分離。這一點對我國足球的發展非常不利。我們應該多成立幾所足球大學。並且承認他們的學歷,這樣的話就會源源不斷的為中國足球儲備人才。中國有句俗話叫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這個道理。如果無法保證足球人才的學歷,他們以後在社會上就無法立足,也無法為自己找到一口飯。沒有學歷的人在中國是活不下去的。這是其中一條腿,還有另外一條路,就是走海外路線。足球運動起源於中國,但現在在歐洲是足球最為先進的國度。中國球員可以去國外深造。國家可以為足球俱樂部提供政策。鼓勵隊內的優秀球員去國外深造或者去國外租借也可以。這樣的話,既定提高我國球員的足球素質。也能夠讓俱樂部獲得既得利益。如果我們的球員能夠在海外聯賽立足。就像日本韓國一樣,那麼我們國家的足球水平就能提升一大步。這兩條腿對中國足球來講都是有利的。如果僅僅依靠規劃球員,還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以前的足球路線基本上是可以的,尤其像孫靜海,范志毅,李鐵,邵佳一等國內頂級的球員就是從海外聯賽中鍛煉出來的。現在的中國足球太過浮躁。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夠清醒的認識到自己。





小李的體育世界


迴歸出發點後,再出發!

自蘇永舜後,喊出了“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口號!併為此在指導思想、管理體制,對外開放等方面作出許多的嘗試和努力。但是,得到了什麼呢?丟掉的又是什麼呢?

裡皮大師在上半場,不止一次說:缺乏榮譽感、責任感!相信,圈內人士更加了解當今中國足球的現狀,明鏡似的!只不過他們不敢、也不會拿到桌面上的。

中國足球要補的是什麼呢?就是這些年丟掉的!

一個沒有榮譽感、責任感的團隊,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


rnmh


對於中國足球來說,未來想要找到出路,最關鍵的還是儘快確定我們應該走什麼樣的足球路線。過去很多年裡中國足球並不是沒有改革和學習過,但問題是我們的改革往往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可過了幾年這把火燒不旺的時候就給撲滅了。看看我們的鄰國日本,一直都在貫徹巴西的足球路線,即便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巴西足球哲學被認為已經脫離了世界足球的主流,日本人依然在堅定不移的貫徹著巴西路線。你可以說這種做法有點像個傻子,但中國足球想要改變,就需要多一些這樣的“傻子”。



極限狂熱愛好者


青訓的斷層,聯賽的“虛火”以及留洋的停滯,中國足球避不開的問題許許多多。

未來,中國足球管理者,從業者,和關注者是否具備足夠的耐心,將直接決定中國足球的走向。如果能夠不設硬性成績要求,將全部精力集中於青訓,中國足球未來10年至15年或許會迎來轉機。


江花似火2014


40年內,歸化+本土!!!!場上始終保持7-----8個歸化生!進世界盃,進亞洲前四才能進去!!!!


30年英語教學


我國雖為人口大國,但是不等同於是個足球強國,在足球這件事上,中國只是一個小國。

在我國足球開始職業化後,全中國掀起了“學足球”的狂潮。在這一股狂潮過後對中國青年踢球的技術還是有很大的幫助。那個時候我國大部分城市都在本地的學校裡建設了足球場地。

但是好景不長,不到十年的時間那股勁兒已經不復存在了。

所以說中國足球的出路就在一代又一代青年軍身上,只有從小抓起,才會有更大的希望和期望!


許我七日之暖


五千年文明養育出的中華兒女,才把中國足球搞成今天這樣,也不容易啊!如果想改變還得五千年


中國足球全面造假


去除官本位思想,讓內行管理內行,不要急功近利,腳踏實地從青訓抓起


曲水流觴89


全國選撥,去掉各種框框條條,是騾是馬拉出來溜溜,我就不信全中國找不到這11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