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30年跟蹤調查發現:龍鳳胎中的女孩,學歷、婚育、收入都更低

超過30年跟蹤調查發現:龍鳳胎中的女孩,學歷、婚育、收入都更低


在子宮內的敏感期,性激素幫助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形成生物性別差異,在人類胚胎中,睪丸在男性中發育並在受孕後6周開始產生雄激素,特別是睪酮。

在人類中,羊膜睪酮水平與兒童(包括男童和女童)的典型男性行為發生率呈正相關,而且產前因遺傳異常導致接觸更多雄性激素的女性在整個生命週期中表現出典型男性行為。還有研究發現,羊水中測量的產前睪酮水平與早期女童的認知測試分數呈負相關。

這些發現都說明,女性在出生前接觸到更高的雄激素會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

1978年7月25日,世界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得益於試管嬰兒技術,近年來許多國家的雙胞胎出生率幾乎翻了一倍,龍鳳胎的出生數量和比例也得到了大幅提升,這也意味著全世界範圍內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出生前會接觸到其雙胞胎兄弟的雄激素。

2019年3月18日,美國西北大學

埃默裡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通過一項超過30年的大規模的跟蹤調查實驗發現,龍鳳胎中的女性比其他女性學歷更低、結婚和生育率更低,收入也更低。

該研究以Evidence that prenatal testosterone transfer from male twins reduces the fertility and socioeconomic success of their female co-twins 為題發表於最新一期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超過30年跟蹤調查發現:龍鳳胎中的女孩,學歷、婚育、收入都更低


該研究使用了1967年至1978年間挪威所有出生人數(n=728842,包括13800對雙胞胎)的數據,表明龍鳳胎中的女性,相比於其他同齡女性(單獨出生或雙胞胎姐妹),高中畢業後輟學的比例增加15.2%、完成大學學業的比例降低3.9%、結婚的比例11.7%、生育率降低了5.8%,收入也降低了8.6%。

也就是說,龍鳳胎中的女性,對比其他同齡非龍鳳胎的女性,學歷、婚育和收入均有明顯的降低。該研究認為這種差異是因為女性在出生前(子宮內),受到了其雙胞胎兄弟的雄性激素(睪酮)的影響。

為了將出生前雄性激素的影響和出生後社會化因素的影響區分開來,該研究團隊在上述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雙胞胎的龍鳳胎中,有583對龍鳳胎中的男孩在出生一年內夭折,有239對龍鳳胎中的男孩在出生後28天內夭折。

這些雙胞胎兄弟夭折的女孩並沒有跟她們的兄弟一起生活和成長,然而她們的學歷、婚育、收入依然呈現出上述的明顯降低。

超過30年跟蹤調查發現:龍鳳胎中的女孩,學歷、婚育、收入都更低


上圖的統計結果顯示,所有的龍鳳胎中的女性,和出生後不久其雙胞胎兄弟夭折的女性,她們學歷的降低是一致的。


超過30年跟蹤調查發現:龍鳳胎中的女孩,學歷、婚育、收入都更低



上圖的統計結果顯示,所有的龍鳳胎中的女性,和出生後不久其雙胞胎兄弟夭折的女性,她們結婚率、生育率、勞動力以及收入的的降低也是一致的。

這些結果表明

她們的差異是由於出生前對雄性激素的接觸導致的,而非出生後的社會環境影響。

該研究支持“雙胞胎雄激素轉移假說”,該假設認為男性 - 女性雙胞胎對中的女性通過羊水或通過與他們的雙胞胎兄弟分享的母親的血液在子宮內接觸更多的雄激素。對研究人員發現的長期影響的一種解釋是行為的改變,這在以前已經在男性雙胞胎的女孩身上得到證實。與女性不同,研究人員發現,男性雙胞胎在子宮內暴露於女性雙胞胎並不會產生長期後果。

此外,作者強調了這一研究結果在研究的時間範圍內適用於挪威社會,可能不適用於其他社會或文化環境。期待其他更多地區有更大規模的研究來進一步驗證這一研究結果。

作者還強調,不應因為這一結果而對龍鳳胎中的女性有看法,因為這些統計結果是基於大數據的分析,並不意味著對於具體的一個個體成立,她們很可能在本研究中沒有衡量的其他領域非常出色。而且,隨著長期的社會影響,這些出生前的印記也會隨之變化。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使用客觀測量的國家級的大規模數據,嚴謹地證實了人類女性在出生前暴露於其雙胞胎兄弟所產生雄性激素下,會對其受教育、婚姻、生育以及收入產生長期持久的負面影響。

這些發現也支持了雙胞胎之間子宮內睪酮轉移的假說,這一現象會影響全世界雖然少數但是正在增長的龍鳳胎女性。

參考內容: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03/14/18127861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