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被ETC刷屏了嗎?瘋狂下的銀行“自救”

根據國家有關要求,2019年底前各省高速公路入口車輛使用ETC比例將達到90%以上,汽車ETC安裝率達到80%以上。且2020年起ETC單卡用戶(未安裝車載裝置的ETC用戶)不再享受不小於5%的車輛通行費基本優惠政策。目前,隨著國家深化收費公路改革取消省界收費站工作的持續推進,安裝ETC的車輛大幅度增加,山東ETC車道升級改造隨之加快。最新消息顯示,從11月1日起,山東省高速公路收費站僅保留一條至兩條人工車道。

你的朋友圈被ETC刷屏了嗎?瘋狂下的銀行“自救”

指標數字“泰山壓頂”

“辦ETC了嗎”成口頭禪

“垂死病中驚坐起,問誰要辦ETC……”今年夏天以來,在不少銀行人的朋友圈,經常可以看到這句調侃,ETC突然間席捲了全國,刷屏了銀行人的朋友圈。

從6月份開始,一場轟轟烈烈的ETC爭奪戰在全國範圍拉開了帷幕。最初是工、農、中、建、交等國有大行聞風而動,隨即開始向股份制商業銀行甚至城商行、農商行蔓延,逐漸形成了“鋪天蓋地”的銀行ETC營銷戰。各大銀行幾乎全員動員,部室機關、各個網點、各個崗位均被分配了ETC安裝指標任務。

“指標數字就不說了,反正完不成。”提起ETC,在一家國有銀行濟寧分行任職的小振有些無奈。近3個多月來,他每天除了做櫃員的正常工作,其餘時間都花費在了推銷、安裝ETC上面,身心早已疲憊不堪。

最開始,銀行人的目標,多是親朋好友。如果一個在銀行工作的朋友突然給你打電話,別擔心,他可能只是想問問你辦理ETC了沒有。而“辦ETC了嗎?”這句話,也成功突破銀行人的圈子,成了銀行人家屬們見到朋友們的一句問候。

“推銷和安裝都是下班後,或者週末休息日。”小振一般晚上五六點鐘下班,他所在的銀行網點位於濟寧城的東北方向,而需要推銷的位置,則位於城市西南方向的一家商場內。每天下班後,他把桌椅、展架等裝在私家車上,經歷至少半個多小時的擁堵,到達指定位置,再推銷至商場關門。“如果能安裝幾個還好,如果一晚上一個都沒有成功,那真是欲哭無淚。”小振說。

走街串巷、上山下鄉

銀行人憋成了段子手

對於市民來說,在濟寧幾家大型商場內逛街,除了推銷衣服、健身卡等營銷人員外,最近幾個月又增加了不少營銷ETC業務的人員。有些市民瞭解到國家政策,對於營銷ETC業務的銀行人員並不反感,還會主動諮詢一些問題。但對部分沒有這個需求的市民來說,看到這些銀行職員,不耐煩地揮一揮手,嘴裡說著“不需要、不需要”。對此,一向臉皮薄的小振,也由最初的尷尬、面紅耳赤,變成習以為常。

除了商場等人員聚集的地方能見到推銷ETC的銀行職員,一些城鄉結合部的村子,也成了銀行人的目標。“跟村支書或者其他有威望的人打個招呼,請他們幫忙介紹。”小振說,已經不知有多少個夜晚,自己開車從偏遠的村裡回到居住的小區,已經晚上10點左右。正當自己覺得辛苦時,前方突然看到同行們還在小區門口堅守,那種滋味,難以言說。

設備免費、高速公路通信費95折、設備包郵、線上快速辦理、辦理ETC有禮品甚至現金獎勵、合夥人計劃……各種優惠、營銷手段眼花繚亂,人海戰術、全員KPI,銀行職員紛紛往外跑,攻佔朋友圈,走街串巷,“上山下鄉”,每個人都拼了。“如果最近有人,趴在你車外瞄來瞄去,請不要報警,我們只是想看看,你有沒有裝ETC?”“一瞬間,有一百萬個可能,該向前走,或者繼續等……別等了!安裝ETC,人生不等待!”“孤山寺北賈亭西,誰還沒辦ETC……”“遇見槓精怎麼辦?來找我安ETC啊!隨時隨地,自動抬槓!”銀行都在爭相推廣ETC,成百上千的任務指標,生生把銀行人憋成了段子手。

完成任務量遙不可及

已成為難以承受之重

“ETC火了,結果把銀行的人累個半死,逼瘋了。每天要完成20多個ETC營銷任務,有再多的親朋好友幫忙都感覺不夠用。”在濟寧某銀行工作的小王說,辦理ETC的任務指標特別重,幾乎是遙不可及的任務。

“ETC安裝指標,與多數銀行職員的績效收入直接掛鉤。”某國有銀行濟寧分行一位負責人說,ETC安裝量已經成為績效考核的一個重要依據,“此前績效考核主要是存款指標、理財產品銷售,最近幾個月,績效考核的重點是ETC。”

指標重,壓力大,處罰狠,有銀行員工透露“完不成扣績效獎金,大約一張扣100元”。濟寧某國有大行建立了專門的ETC群,天天統計調度,曾有一位基層女員工未能在當天下班前及時上報個人ETC營銷情況被罰款200元。濟寧某國有大行的機關部室負責人也分配了20個營銷任務,“走親訪友總算完成了,再有指標的話怕是沒法了。”而另一國有大行濟寧分行機關部室的副職則“誇張”地說:“我的營銷任務是180個,看來只能去車管所蹲點營銷了。”

經過持續數月的激烈爭奪,眼下各大銀行的ETC大戰正在成為一場膠著的拉鋸戰:有價值的潛在客戶已挖掘殆盡,尋找新的客戶並非易事,然而指標任務依舊沉重。各大銀行推廣ETC的動機也從爭奪市場轉向了搶奪指標:不少銀行開始將目光投向並無遠途行駛需要的車輛,甚至有銀行員工“自掏腰包”與第三方合作營銷,完成指標任務,成為不少銀行營銷ETC的難以承受之重。

政策加推下迅速行動

爭搶高淨值客戶群體

今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交通部聯合下發《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其中提及“鼓勵銀行及第三方支付機構開拓ETC業務,不僅實現車載裝置免費安裝全覆蓋,還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發行,通過積分、打折、返利、紅包等形式,給予ETC車輛不少於5%的通行費優惠”。一時間,ETC突然站上“風口”,全國各地迅速行動起來,積極推廣ETC。銀行更是火力全開,其背後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加推,更有自發的爭奪市場的需要。

濟寧某國有大行一位副行長說,一個ETC的安裝成本(含人工)至少350元左右,銀行是在“燒錢”營銷安裝ETC,“最開始的動機應該是藉機爭奪客戶,搶佔市場資源,一方面‘有車一族’通常有一定消費能力和良好信用記錄的客戶,是相對優質的客戶群體,另一方面ETC裝備一旦安裝,客戶一般不輕易更換,因此這類客戶往往粘性也更高。”

一輛車只能綁定一個ETC賬戶,而一個ETC只能綁定一張借記卡或信用卡,每辦一張ETC,就有希望挖掘出更多的需求,比如存貸款、理財、保險等交叉營銷,目前銀行的基礎客戶基本飽和,而有車一族卻屬於高淨值人群,開發潛力巨大。

濟寧金融監管部門的一位科室負責人說,在國內移動支付進程中,相比微信、支付寶等線上支付機構,銀行慢了一步,如今隨著電子支付、手機銀行的廣泛普及,人工智能飛速發展,銀行的日子也不好過。“面對巨大的ETC市場蛋糕、高淨值客群、相對高頻的支付應用場景,各大銀行自然要火力全開,爭搶這一移動支付應用場景市場,獲客活客,可謂是數字化時代銀行轉型自救、奮力突圍的一種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