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個節目最讓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上週我去杭州錄製現場觀看了《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的第三期,結果先不劇透了。

候場的時候,每期都來的史航問我:“你比較喜歡這裡面的哪一個?”我問他的感覺,他說最喜歡第一期《無名之輩》的李宇春,覺得她那場表現最好。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我看的那場是《秋菊打官司》,在鞏俐作品裡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她惟一的三大電影節影后就是憑藉這個電影。看到節目單就想:李宇春還挺敢啊!

比起那種大喜大悲的情節,秋菊這種最難出效果,沒有死亡沒有愛情,只有點鄰里間的小紛爭,因為天冷演員們都抄著手,連拉拉扯扯都省了。鞏俐演的時候全程表情都是木訥的,那種鄉下人進城後的茫然,這部電影獲獎也是因為它的類紀錄片形式完全不是張藝謀過去的風格。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李宇春的演出怎麼樣大家可以播出後看,我就不描述了,總之她很剋制,沒有被現場觀眾尤其是粉絲的熱情呼喊擾亂。以前範偉曾講過,演小品的時候非常容易控制不住灑狗血,就是由於演員會偷看觀眾的反應,聲音越來越大趨向於喊。

後來李宇春有稍微提到了她為什麼要演得比較內斂,和其他演了很多年戲的專業演員相比,她的劣勢是經驗,優勢也是經驗,演戲的經驗不夠,但面對萬人鼎沸場面,她彷彿不知道什麼叫緊張。

從看到宣傳海報的時候,我就和那些彈幕上吐槽的人一樣,以為她是導師,要教楊迪演戲,也太離譜了吧!怎麼能根據名氣而不是技術決定身份?而且李宇春統共沒演過幾部戲,還都是商業電影,角色基本貼著她本人性格寫的。

後來看了發現她並不是楊迪的老師,而是幾位演員同場競技,楊迪他們相當於助演嘉賓,又有點像《我是歌手》裡的經紀人,負責活躍氣氛。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第一次見面時,楊迪說:我是你的學徒。李宇春說:不,我不同意,我們是搭檔,我們年齡相仿。楊迪說:我小一點。李宇春說:不會吧,看起來不像。

楊迪一下子跪了。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她參加演技競技節目有所懷疑,節目組問拿過什麼獎時,別人都是金馬金雞,她說:最受歡迎女歌手。張國立也調侃說:“你不好生唱歌,搶我們飯碗做啥子?”李宇春說:“我來學習學習。”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雖然不抱什麼期待,但她確實是這些人選裡面最讓我好奇的,好奇她演一個距離她生活很遠的角色會塌掉嗎?

第一期《無名之輩》,又是原版演員任素汐的代表作,又是一個需要剋制的劇情,不比秋菊難度小。馬嘉旗是高位截癱患者,頸部以下不能動彈,除了轉眼珠肢體動作基本等於無。

很意外,她完成得比想象中好,和楊迪一搭一唱,有幾個點觀眾都笑出聲。有一個細節是楊迪用紅花油給郭濤上藥,郭疼得哇哇叫,李宇春面無表情說:“用酒精,酒精不痛。”然後郭濤又哇哇叫,楊迪質問她,她說:“啷個知道他那麼怕痛。”建議郭濤上酒精的時候,她擠了一隻眼偷看他表情馬上憋笑,捉弄他的得意勁就出來了。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喜劇演員哭出來不難,但正劇演員想讓大家笑很困難,同場另一組喜劇表演過後就一片沉默。

由於講了熟悉的四川方言(準確說是重慶話,《演員不NG》裡李宇春和楊迪討論了四川話和重慶話的分別,馬嘉旗性格剛強,他們給她設計的是口氣更硬的重慶話)。

方言讓李宇春活泛了起來,《捉妖記2》中她講四川話時就展現了這一點,秋菊用的也是四川話。排練時她給馬嘉旗想了不少粗口,換著樣的罵郭濤,比如瓜皮、哈批。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但放鬆只是第一步,《無名之輩》是先喜後悲的結構,張亞東在採訪裡說,挺想看李宇春失控的。這個短劇的最後馬嘉旗就是失控的,開始她諸般戲弄兩個小賊,拿他們打發時間,突然安靜了一會,聽見了尿滴答的聲音,郭濤準備給她換尿不溼。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被陌生人看到了狼狽與隱私,馬嘉旗從小聲求饒到大聲嘶吼,是一個放肆到失態的過程。李宇春有一個蒙著毯子的哀嚎,毯子拉下來是流淚的臉,這段需要徹底釋放情緒的表演不是她以往給人“淡”的感覺,整個人強度和濃度高了起來。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不過這也不是這場最難的,結束之後陸川說希望李宇春和郭濤互換一下角色即興演出,李宇春衝郭濤嚷嚷時沒忘記角色有隻腿是瘸的,導演高希希誇她有靈氣。陸川也說李宇春坐在輪椅上一直保持有一隻腳是外翻的,這個細節給她很加分。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她的表演不是張國立那種圓熟的表現派,但對於完全沒有底層閱歷的她來說並不容易。和同場對手不一樣的是,其他人就算是馬思純這樣的童星,也有過無名時刻,從新人一點點起來,見過劇組人情冷暖森嚴等級,像李冰冰說過開始演戲時哭不出來被攝影師嘲諷,自尊心崩潰的體驗。

這些痠痛的回憶是表演的基石,很多體驗光靠想象無法完成。但李宇春很特殊,她沒有做過一天社畜。上大學的時候一夜成名,上了《時代》封面,說是那兩年最紅的明星毫不為過,15年過去了,還是選秀偶像第一人。出道後就被層層保護,她怎麼去想象村婦、殘疾人的日常呢?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李宇春在採訪中說她運用了共情的手法,馬嘉旗常年癱瘓,最強烈的感受就是孤獨。她自己在剛成為冠軍之後一個人來到北京,以往的朋友和她疏離了。她爸來北京,見到她一個人坐在礦泉水桶上發呆。她那時會想很多,北京冬天黑得早,從北京飛到另一個城市,從一個天黑到另一個天黑,她就和舷窗裡自己的影子對話。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她把這種感受用在了馬嘉旗身上。說實話,因為粉絲基數大忠心耿耿,不少商業片導演喜歡用她,作為流量。但這些片子幾乎不需要袒露靈魂,只是為了展現炫酷颯這類偶像專屬名詞。那些角色只是李宇春的一個切面,並不是一個個獨立的人。

與李宇春合作過話劇演出的賴聲川這次也給了她一個很高的評價,說她做什麼都不會失敗。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賴聲川的話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種壓力:她沒有失敗的空間。

她的生命力之長久確實是始料未及的,作為內地第一代頂級偶像,05年一夜成名後,所有人都預言她的成功只是曇花一現,紅不過三個月。這確實也是繼李宇春之後幾乎所有選秀明星逃不過的宿命。

為什麼最終只有李宇春走到了現在?這個問題很多人討論過,從李宇春本人形象代表的符號意義,到她的性格、粉絲粘性等等都被分析了個遍。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一夜成名在網絡時代不難,但保持聲名不墮是非常非常難的。通常我們說五年一代流量,李宇春已經跨過了至少三代頂級流量的時長。如果說一開始是幸運,可幸運不會眷顧一個人那麼久。明星這個職業和一般人有所不同的是,同一張臉觀眾很容易產生疲勞感,必須要持續輸出新東西,讓他們有意外感,這個意外還只能是正面的、優秀的。

回顧她出道以來這14年以來的經歷,發現李宇春可能是跨界最多的一個偶像。

這些年來她在音樂上持續有產出和創新,作詞、編曲,演唱會的總導演都是她自己。非粉絲也許不會刻意去關注她的音樂創作, 但是她演唱會的舞臺設計哪怕外行也會被驚豔到。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同時她也在音樂以外做不同的嘗試,演話劇。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拍電影。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和時尚品牌跨界合作。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轉換身份,擔任選秀節目導師。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去年李宇春還首次完成了藝術領域的跨界,邀請了十位中國當代藝術家,以“菜市場”為主題進行創作,策劃了一場公眾藝術項目。這個展覽最終榮獲了2018T-EDGE AWARDS“年度營銷先鋒”大獎。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跨了這麼多界,李宇春逐漸摘掉了叛逆、酷這些外界加在她身上的標籤,改變了大眾對於偶像明星的印象。其實現在李宇春依然是偶像身份,但隨著她不斷努力拓寬自己的邊界,偶像的含義也在不斷豐富:不再是隻在舞臺上唱唱跳跳的單薄形象。

回到《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為什麼李宇春會來到這個節目?她真的不怕失敗嗎?

25歲的李宇春也許要面對的是如何讓自己繼續下去,可是今天,已經35歲的李宇春需要思考的是:在已經達到的高度之上,她要不要拿出勇氣再跨界一次,嘗試做一件可能會失敗,可能被嘲笑,但能讓自己的人生體驗更豐富的事情。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是維持現狀就已經很好了,還是主動迎接未知的挑戰,大概是每一個到達35歲節點的人,都需要好好思索一番的難題。職場上35歲是中層招聘的年齡上限,這年紀的打工族都會惶惶不安,因為大部分工作其實是不存在積累的。藝人也一樣,他們積累的是人心,無論保養得有多好,都要明白你的粉絲已經結婚生子,沒有精力再追星,新的粉絲更容易被同齡人吸引,拓寬職業方向不可能是舒服的,卻又是必須的。

關於失敗,和來上節目的原因,其實李宇春早就準備好了答案。她給自己寫了一封信,打算淘汰後再打開來看。不知道這封信什麼時候才能被打開,說不定很快,說不定永遠也不會打開。

没想到这个节目最让人意外的是李宇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