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和麵?

紫氣東來83537004


大家好,我是四月貓愛美食,也是一名很愛做麵食的北方人。關於怎麼和麵這個問答,我來談談我的粗略心得吧!

作為北方人來說,寧可無米也不能沒面。大部分麵食需要和麵,和麵可是個細活兒。不同麵食的和麵方法也不盡相同。

大概可以歸納為:死麵、燙麵、發麵三種。可別小覷和麵這事兒,和麵不同,口感也會大相徑庭。在這幾種和麵當中,只要你瞭解了這幾種不同和麵特點,你想要暄軟還是硬一點有嚼勁的口感,都隨便挑選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不同麵食的和麵技巧吧!

一、死麵

涼水或溫水和麵,但不加任何發酵用的添加劑,如酵母粉、泡打粉、老面頭等。常用死麵方法做的麵食例如單餅、麵條,這種面和麵方法較簡單,有些硬實有嚼勁,不過得牙齒好的人才折服單餅喲!

死麵的和麵方法:乾燥的盆中放入麵粉,然後在中間用筷子扒個坑,加入少許涼水或溫水後,用筷子調拌成絮狀,如此分次加水,全部都成絮狀再下手揉成麵糰。蓋上溼布醒15分鐘左右,讓水分完全進入到麵糰中,再繼續揉麵會特別省勁還更容易揉出光滑的麵糰。

二、燙麵

燙麵,即用沸水調拌麵粉後,揉成光滑的麵糰。燙麵具有柔軟好吃的特點,比如做韭菜盒子,為了韭菜盒子的面暄軟一些,可以採用燙麵的方法和麵。

燙麵的和麵方法:將麵粉放入乾燥的和麵盆中,對半分開,選擇其中的一半,倒入沸水,用筷子調成麵糰,再將另一半用涼水換成麵糰。都和好以後,將兩種麵糰糅合在一起,醒20分鐘,麵糰會特別柔軟,比死麵更易於消化。

三、發麵

藉助酵母粉讓麵糰加水後得到蓬鬆脹大,這種發麵麵糰暄軟營養又好吃。很適合腸胃不好的人,更易於消化。發麵涼後還可以回鍋蒸一蒸,仍然能恢復到剛出鍋的樣子。

發麵的和麵方法:將酵母粉倒入碗中,加入10倍的微熱溫水攪拌均勻放置10分鐘。然後將酵母水分次倒入麵粉中,用筷子攪拌均勻再下手和成光滑的麵糰,蓋上溼布放在文段的地方,發酵至原來的2倍大,即可取出排氣整形、上鍋蒸了。

好了關於各種麵糰的和麵方法,已給大家一一詳解,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助到您。

喜歡我的解答,歡迎關注我,將給您分享更多的美食解答。


四月貓愛美食


大家好我是廚房裡的麵點師,專注麵點十多年,今天麵點師給大家講一下面點師對於和麵的理解,還有以前學習到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和麵

和麵是指將麵粉類與其他輔料(如水,蛋,油,添加劑等等)摻和到一起並調製成麵糰的過程,是一道點心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

一般現在麵點間都是用機器和麵(傳說中的揉麵機),不過很多家庭並沒有揉麵機,所以麵點師給大家分享一下比較省力的揉麵方法

首先揉麵時兩腳分開,站成丁字步(為了便於用力),然後上身稍微彎曲,兩手交替揉麵

揉麵需要用巧勁,既要用力,又要用活力,所以必須手腕著力,而且力度也要適中(不是越大力越好的)

揉不同的種類的麵糰操作還很不一樣

揉發麵不要用死勁去反覆的揉(防止把發酵面揉死,達不到蓬鬆的效果),所以把面揉勻,光滑即可

揉餃子面或者灌湯包面要三揉三醒,揉一次醒十分鐘至半個小時再揉一次,一共達到三次,這麼做是為了讓面和水充分融合,也是為了把麵筋揉勻,這樣就能讓做出的餃子和湯包光滑不容易破皮

做酥類或者餅乾類卻需要用手去搓面。因為面里加油,麵糰不能形成筋,也不能成筋。所以需要用手掌去搓面,



廚房裡的麵點師


我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麵食是每天必備的主食,自從畢業以後不住宿舍了,就有條件自己在廚房做飯,我經常會去蒸饅頭來吃,很少吃外面賣的饅頭了。蒸饅頭和麵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和出的面好,蒸出的饅頭才能好吃。如果面都發不好,或者發酸了,發過了,那就不會蒸出好吃的饅頭。有句話叫做熟能生巧,經常來做就能夠摸索出經驗來,什麼牌子的麵粉用多少比例的水,用多少酵母的比例,都會摸得很清楚。剛開始做的話還是建議按照酵母粉袋子上規定的克數來和麵,這樣比較保險。接下來說一下我平時和麵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大家有什麼更好的方法,也歡迎一起交流。



準備食材:

麵粉,酵母,溫水。

製作步驟:

  1. 準備一碗溫開水把酵母倒進去攪拌均勻。
  2. 蒸饅頭買超市裡的普通麵粉就可以,盆中先放麵粉,再把酵母水倒入邊到邊攪拌,切記先放面後放水。
  3. 麵粉成絮狀以後用手揉勻。 一開始加入水的用量一定要少,分多次加入,根據麵粉的多少而加。
  4. 蓋上蓋放在溫暖的地方,行至兩倍大,醒面的過程中要經常看一下,不要醒過了,醒過了的麵粉容易出現酸味。
  5. 取出麵糰放在案板上撒上一層乾麵粉,繼續用力的揉,揉均勻排空裡面的空氣。
  6. 搓成長條,切成自己想要的劑子大小,就可以用來揉饅頭了。


和麵小提示:

  1. 如果麵粉不小心發過了,可以加入鹼粉來中和一下,加鹼粉的時候也要少放,分多次加入,放入一點鹼粉之後去揉均勻,再聞一下面團,如果還有酸味,可以繼續再加,直到麵糰不發酸為止,不要一次性放入太多的鹼粉,鹼粉放多了會導致蒸出的饅頭是黃色。
  2. 醒好的面繼續揉勻,多揉一下,揉好的面表面非常光滑,沒有氣泡,可以根據面的軟硬程度,如果太軟,可以再加入一些白麵摻進去繼續揉,揉的越有勁饅頭越筋道越好吃。
  3. 酵母化開的時候一定要使用溫開水,不要用生水,涼水會破壞酵母的活性,開水會把酵母燙死,所以必須用溫水是正好的。
  4. 麵糰發酵的過程,一般發到兩倍大的程度就正好,判斷是不是發酵好了,也可以用手撕開面團裡面,若呈現蜂窩狀有很多小眼,就說明已經發酵好了。
  5. 想要麵糰發的快,建議放在溫暖的地方。冬天的時候放在暖氣上發酵最好,如果是夏天蓋好蓋就可以,醒面的時間也根據室內的溫度而定,冬天要要慢一些,夏天要快一些。


我是球球媽,一個月前加入悟空問答,創造過單篇閱讀量349萬的成績,積累粉絲1500人,感謝大家對鏟子愛廚房的支持,每天在頭條持續分享家常菜,麵食,烘焙小吃的製作方法,喜歡做飯的朋友記得動動手指點下關注,球球媽感謝大家觀看!

鏟子愛廚房


愛美食的李大東有話說!

說到和麵,就不得不提一下大東我的故事了,記得是在我十幾歲的時候吧,我媽媽中午在家和麵準備晚上包包子吃的,然後就把麵粉和其他的東西準備好之後,接了電話就出門了,也沒把面和好,於是不甘平凡的我決定試試,畢竟在家裡見我媽和麵好多次了,所以我決定做一次,然後品著自己的記憶去做,先是加水然後撒麵粉然後攪拌等差不多成黏糊狀的時候開始揉,然後就出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

我揉出來的面,那根本就不是麵糰啊,是一團泥巴一樣的東西,生怕我媽看見,果斷選擇裝進垃圾袋扔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後來長大後,才明白自己當時為什麼會失敗的原因,原來是水加的太多,並且和麵的時候太用力了,導致一直不能成形。

那到底怎麼才算正確的和麵呢?大東我做了一個總結:

有幾個關鍵必須掌握:

(1)水溫要適量,一般都用冷水。冬天可用不超過30度的水溫;夏天拌粉時,為了增加勁力,可加一些食鹽。

(2)水量要掌握好。冷水和麵,水不能一次被面粉吸收,故水要慢慢分次摻入,但不能多摻或少摻,一般說,麵粉與水的比為5:2,但還應根據季節與品種來靈活掌握。

(3)一定要揉透揉光,揉的越透越好,要揉到上勁,揉到麵糰十分光滑為止。

(4)揉好的麵糰要靜置二十分鐘左右,使麵糰中的粉粒有一個充分吸收水分的時間。靜置時要蓋上溼布,以免表面發生結皮乾硬。


李大東


和麵是做麵條、蒸饅頭等食品擺在第一位的工序。這裡就說說我在夏季蒸制純鹼饅頭和麵步驟:

【食材準備】:饅頭粉1袋(50斤)、老面(酵頭)約5斤(兩拳頭多)、和麵水約18斤(水溫微涼)、大面盆若干。

【操作過程】:

(1)、將麵粉例入和麵機內,再將老面拽成小麵糰,基本均勻的放入面鬥內。先加水5大勺。蓋上蓋子,啟動和麵機。


(2)、攪拌約5分鐘後,關閉電源,打開和麵機蓋子,查開形成面絮狀況。若還是麵粉狀態明顯,則至少加3大勺和麵水;若基本形成絮狀物,加2勺和麵水即可。蓋上蓋子,開機再次攪拌。

(3),攪拌約3分鐘,電源關閉,打開蓋子再次查開。這時已不是面絮狀的事,而應該形成麵糰。麵糰基本形成,主要是看麵糰的軟硬,也就是說,和麵水加多了還是少了。用手拽麵糰,若沾手,是和麵水加多了,應加入至少一碗乾麵粉;若麵糰還不夠整體,即有掉塊的現象,就要再加入一大勺水。

(4)、無論加乾麵粉,還是加了和麵水,還是要開機再攪拌至少2分鐘。2分鐘後,關機再次查開,麵糰應該成一整體,並牢牢地纏繞在和麵機的“攪龍”上。關閉電源。



(5)、和麵機一般在面斗的下方有一提匙。扶住和麵鬥,將提匙向右拽一下,面鬥會翻轉向下,掉在事先準備的面盆中。

(6)、將面盆用面袋蓋子,置放於室內避風且離灶臺遠點的地方,讓其自然醒發。

【小貼士】用老面發麵都是前一天晚上八九鍾和麵(第二天凌晨三四點就是發麵);在夏季50斤麵粉,至少用和麵水18斤(約36%);50斤麵粉用老面不得超過5斤,和麵水溫度不得超過20度;用和麵機和麵至少10分鐘;家庭人工和麵原理一樣,只是量小而已。


為生活而提神


大家好,我是鄉鄉小廚,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怎麼和麵?這個問題提的有點籠統,範圍也比較廣,因為製作不同的麵食,和麵的方法是不同的,常用的麵糰可以分為發麵麵糰,死麵麵糰,燙麵麵糰三種。

麵食是中國人最常見的主食之一,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吃到饅頭,大餅,麵條,包子,餃子,餛飩,燒餅,油餅,油條等麵食。從地域來分,北方人似乎更加熱愛麵食,所以相對南方人來說,北方的麵食更具代表性。


鄉鄉小廚有多年的麵點製作經驗,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發面面團,死麵麵糰,燙麵麵糰這三種常見的麵糰的和麵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發麵麵糰

發麵麵糰一般用來製作各種饅頭,包子,油餅,油條,各種發麵餅。用到的是麵粉,發酵粉和水。製作方法簡單,只要注意和麵的技巧,就能成功的麵糰。

【食材】麵粉500克 酵母5克 清水250克

【製作流程】

1.用廚房秤稱出500克麵粉,5克酵母,250克清水,準確的計量是製作麵糰的關鍵,把麵粉倒進一個大點的容器裡,把酵母粉倒進250克清水裡,靜置3分鐘,用筷子攪勻,如果是秋冬季節,用不超過36度的溫水,這樣有助於麵糰的發酵,縮短髮酵時間。

2.把酵母水分次倒入麵粉中,用筷子快速攪拌成麥穗狀,然後用手把麵糰和在一起,和成一個粗糙的麵糰,蓋上保鮮膜醒10分鐘,然後再拿出來用手揉勻,這時的麵糰比之前光滑了一些,然後再放進容器裡,用保鮮膜蓋好,繼續醒10分鐘,再重複一次。這樣做可以讓做出來的饅頭表面更光滑。

3.麵糰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醒發,體積會變得兩倍大,打開裡面有蜂窩狀,這時麵糰就發好了。

4.發好的麵糰先排氣,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做成不同的形狀,進行二次發酵,等麵糰發酵至1.5倍大時就可以上火蒸了。

【小貼士】

檢查酵母粉是否在保質期內,這個很重要,因為有人饅頭髮不起來,經過檢查發現是酵母過期了。

有的人喜歡在和麵時加入一些白糖,有助於酵母發酵。一斤麵粉加10克白糖就可以了。

死麵麵糰

聽著名字有點不舒服,死麵是相對於發麵來說的,就是製作過程中不加入任何發酵粉,製作出來的麵食,比如麵條,餃子,餛飩,大餅,蔥花餅,不同的是和麵時水的溫度和水的加入量。

下面就以餃子面為例,最基礎的餃子面做法。

【食材】麵粉500克 清水230克 鹽10克

【製作流程】

1.用廚房秤稱出麵粉,鹽和水的重量,把麵粉放進一個容器裡,把鹽倒進清水裡稀釋。

2.把稀釋好的鹽水分次倒入麵粉中,先和成麥穗狀,然後和成粗糙的麵糰。蓋上保鮮膜醒10分鐘,然後再揉,做到三揉三醒,這樣做出來的餃子皮勁道不易破。

3.把醒好的麵糰放在案板上揉上勁,然後搓成條,用刀切或者用手揪成大小均勻的餃子劑子。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皮。

【小貼士】

餃子面相比較來說要硬一點,這樣做出來的皮才勁道好吃。

燙麵麵糰

燙麵麵糰顧名思義是用開水燙出來的麵糰,麵粉經過開水燙以後,裡面的麵筋組織遭到了破壞,熟化,麵粉吃起來更加柔軟,沒有筋性,燙麵麵糰一般用來做燙麵蒸餃,蔥油餅,烙饃時也會用到一部分燙麵。


【食材】麵粉500克 開水230克 冷水20克

【製作流程】

1.把稱好的麵粉放在容器裡,二八分開,把剛燒開的開水倒入其中8份的麵粉中,用筷子快速攪拌。

2.再用20克冷水倒入剩下的2份的麵粉中,攪勻,把兩種面攪在一起,等溫度降下來時,用手把面和成麵糰。

3.把麵糰放在案板上撒上少許麵粉,揉成麵糰,蓋上保鮮膜醒10分鐘。

4.根據需要最做成蒸餃和各種餅。

【小貼士】

燙麵麵糰延展性比較好,可以很容易做出各種造型,口感也很柔軟,老少皆宜。麵糰中燙麵的比例根據實際需求來定,不要生搬硬套,燙麵中加入冷水面團可以讓成品柔中帶筋,口感更豐富。

結語

只要肯動手,多練習,就能做出各種各樣的美食,和麵不難,難的就是如何邁出第一步。

如果說人生是一個大舞臺,那麼廚房就是一個小舞臺,而我就是這個舞臺的主角,酸甜苦辣鹹盡在掌握,用眼睛去發現生活的美,用雙手創造生活的美!

我是鄉鄉小廚,感謝您的閱讀,期待您的評論+關注+轉發!


鄉鄉小廚


和麵簡單複雜,是很多美食製作步驟的開始,我分享一下的幾種的簡約的和麵方法,適合做不同的食物。


一、簡單加水和鹽的額和麵法,適合製作麵糰、餅之類的。一般是把麵粉放在盆裡,加一勺鹽增加面的勁性,面堆中間掏個坑,慢慢加入水或者任何蔬菜汁水。慢慢加,慢慢用筷子攪動,直到沒有散落的粉末,面成陀後就下手揉麵,基本揉成一團時可能做不到盆光、面光、手光,可以先用保鮮膜或者蓋子蓋起來,讓面回一下水。各10分鐘再揉,會發現更加光滑了。如此揉幾次到面十分光滑就可以使用了。


二、發麵法,一般需要放酵母來發酵,適合做饅頭、麵包、包子等。麵粉里加入一點糖,糖分可以促進發酵。再加入酵母、鹼面用來防止發酵後面發酸,再慢慢加入水或者別的液體,筷子攪到沒有散麵粉,就下手揉到盆光、面光、手光,然後用保鮮膜或者蓋起來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大約2-3小時(視溫度而定),發至面體積變成之前的2倍大,撥開是蜂窩狀,拿起來麵糰很輕。把麵糰拿到撒有面粉的案板上反覆揉搓排氣後,揉成您想要的形狀後,再次蓋起來發酵20分鐘左右,二次發酵很重要。再蒸或者烤都可以。


三、油醒面法,就是和之前步驟差不多,麵粉、液體、鹽、酵母(看情況)和好面加入油整個包裹麵糰發麵,或者先把麵糰揉成想要的形狀再用油裹起來醒面,大約1小時後或者冰箱冰一夜再使用,可以拉成麵條、做麵餅,比普通做法更加有延展性,也更加勁道。


迷你美食家


大家好我是和我一起做主食,職業麵點師,專注主食視頻的拍攝!專業手法制作適合家庭的美食!

通過問題可以看出題主平時不咋做飯!那麼我從專業角度分析,總結一套適合家庭和麵的方法,看的懂學的會你也是美食達人!!


麵糰可以劃分為發麵團,一般用來做 饅頭 花捲

包子的!這種麵糰特點是比較好消化,口感鬆軟!

這裡分享個萬能麵糰

麵粉500克 溫水270克 酵母8克 白糖10克

可以用來做花捲,包子,餅子等

做饅頭可以減少水!



另中稱之為死麵團!這種麵糰不易消化抗餓,一般刀削麵,烙餅用的較多!這種麵糰家裡使用較少!更多美食做法請關注我!!!!


和我一起做主食


今天教大家一個我們常用的和麵的方法。和麵要注重水和麵的比例,還有就是酵母的比例。這些都是影響和麵好壞的重要因素。正確的比例才能讓麵糰發起來,而且蒸好的麵食會膨脹不會回彈。所以和麵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工序。這一步做好了,後面做出來的麵食也就會好吃了。

我們要用的準備材料:麵粉一大碗(大約250g)、雞蛋一個和酵母粉3g、色拉油適量、我做帶餡的所以用豆沙餡半碗。

下面我們開始製作:

1 、把一碗麵粉和雞蛋放到攪拌盆裡。隨後在裡面加入3g酵母和少量的色拉油。250克麵粉也就是半斤麵粉,在裡面需要加入3克酵母才行。這樣能滿足發麵起來的條件。


2、少量多次的加入清水,一邊加水一邊攪拌一下。我們把這些攪拌成面絮形狀,然後停止加水。先揉成一個麵糰,看麵糰的乾溼程度之後再決定是否加水。等揉成一個光滑均勻的麵糰之後我們停止加水然後發麵一個小時。


3、我們等待發面一個小時之後,就可以把麵糰拿出來了。大家把麵糰拿出來,我們看一下這下面的圖片,下面都是小孔。



4、在麵糰上面我們沾點麵粉,再繼續揉麵。這樣把面揉成長條之後,切分成為均等大小的小劑子就可以。

5、在裡面加點豆沙餡。

6、包好之後我們要擀成薄餅狀態。

7、在上面劃出幾個豎條出來,注意不要切透了。

8、從一個方向我們要把面片從一邊兒捲起來。

9、圍城一個小環狀的樣子就可以了。

10、這樣就可以上鍋蒸了,這樣做出來的效果就會非常好吃了。









整完的樣子就是完全發麵起來的狀態,這樣做完的發麵的麵食就會非常好吃了。所以說發麵是很重要的。


二姐美食


麵點當中和麵是基礎,決定著做出各種麵點主食即麵點小吃的品質。

這裡問到怎麼和麵?麵點當中有很多種麵糰的形成方式,看你做什麼品種的麵點。比如有發酵面(主要有饅頭,花捲,包子,麵包,各式發酵面的餅等),燙麵,三生面(主要有蒸餃,鍋貼,荷葉餅,燙麵炸糕等),冷水面,子麵糰(主要有面條類,餃子,子麵餅等)油酥面,蛋酥面,水油麵(糕點類)。

和麵的方法:對初學者來說一定要按照每一個步驟練習和麵的手法,也叫基本功練習,怎樣將水,油,蛋,鮮奶等液體均勻的跟麵粉融合在一起。

和麵步驟:麵粉倒入案上,中間開窩,加入水或齊它液體,剝入乾麵粉,調成稀糊狀,水多次加入,乾麵粉進入1/3拌入乾粉,成雪花絮狀,然後感覺面絮的軟硬度,適合做什麼麵點的軟硬,確定後再成團,揉搓均勻,餳面松馳麵筋,一般為3次成團3次松馳,第1次5分鐘,第2次10分鐘,第3次20分鐘,這樣的麵糰光滑均勻有筋力,做出的麵點無論是口感,表面的光整都會很好。當然手法熟練後和出的面會又快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