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三季報不及預期 更大麻煩還在後面……

當地時間10月28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發佈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Alphabet營收同比增長20%,高於市場預期,但淨利潤同比下滑23%,低於市場預期。

財報發佈後,Alphabet盤後股價有所下滑。

有分析認為,Alphabet不斷佈局和加大對其他領域的投資,如無人駕駛汽車、雲計算和流媒體遊戲等業務,在短期可能影響其利潤率。

發佈了不及預期的財報後,10月29日,澳大利亞監管機構對Alphabet發起訴訟,指控該公司在如何收集、存儲和使用個人位置數據上誤導消費者。

成本支出增加

Alphabet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總營收為404.9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37.4億美元增長20%;淨利潤為70.6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1.92億美元下降23%。

廣告業務依舊是谷歌核心業務,營收為339億美元,同比上漲17.1%,為總利潤貢獻了71億美元。

雖然廣告業務營收上漲,但谷歌在流量獲得成本和其他領域的投入限制了其利潤增長。

流量獲得成本(Traffic Acquisition Costs,TAC),即谷歌合作伙伴將流量導向谷歌的在線產品和廣告,谷歌付給合作伙伴一定的費用。

根據財報,Alphabet第三季度的總流量獲得成本為74.90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65.82億美元。

Alphabet首席財務官露絲·波拉特(Ruth Porat)曾表示,該公司預計搜索引擎和YouTube等谷歌自有資產的TAC會繼續上升,這表明利潤率可能會縮水。

支出方面,Alphabet第三季度總成本和支出為313.22億美元,同比上漲24.7%。其中,研發支出為65.54億美元、銷售和營銷支出為46.09億美元、行政支出為25.91億美元,均高於去年同期。

與此同時,第三季度,Alphabet擴招員工兩萬人,員工人數從9.4萬人增長至11.4萬人。

CFO波拉特表示,將繼續在人才和基礎設施方面進行投資,特別是在雲和機器學習等比較新的領域。英國《金融時報》指出,近期谷歌加碼流媒體業務、重啟機器人項目,擴展其業務的同時,也付出了代價。

需要谷歌大量投入的自動駕駛領域,目前還處於入不敷出的階段。據CNBC報道,Google的子公司,自動駕駛汽車公司Waymo在本季度虧損9.41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7.27億美元。

目前,Waymo正在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開發試運營,為部分乘客提供自動駕駛汽車的打車服務。不過,Waymo CEO約翰·克拉夫茨克(John Krafcik)沒有透露公司何時將擴大這一服務。

雲計算領域也是Alphabet加碼的另一個領域。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7月表示,該公司計劃將雲計算的銷售量增加兩倍,成為Alphabet的主要增長動力,這樣每年可帶來80億美元的收入。據CNBC報道,谷歌已經從競爭對手的公司聘請了十幾位雲計算的高管,試圖與亞馬遜和微軟的雲服務競爭。

此外,Alphabet還在佈局流媒體遊戲行業。今年3月,谷歌宣佈推出流媒體遊戲平臺Stadia。近日,Stadia宣佈將在今年11月19日正式上市,屆時將有《刺客信條:奧德賽》、《無主之地3》等遊戲推出。

未來,Alphabet還可能佈局健身追蹤設備和智能手錶市場。10月29日,據路透社報道,谷歌有意收購美國可穿戴設備製造商Fitbit。目前還不清楚Alphabet收購Fitbit的具體出價,雙方公司也未對這一消息作出評論。如果交易達成,將使Alphabet成為可穿戴健康設備領域的參與者,與蘋果等公司展開競爭。

被監管機構盯上

一直以來,谷歌還受到各國監管機構的嚴格監管。

10月29日,谷歌遭到澳大利亞監管機構起訴,指控其收集數據時誤導消費者,侵犯隱私。

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表示,自2017年起,谷歌近兩年時間內沒有告訴安卓手機用戶,如果不想讓谷歌保留自己的信息,他們需要關閉兩項設置。

ACCC主席羅德·西姆斯(Rod Sim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正對谷歌提起訴訟,因為谷歌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收集、存儲並使用高度敏感和有價值的個人信息。”

除了被澳大利亞監管機構起訴,今年一季度,谷歌被歐盟罰款了17億美元。而本季度,谷歌還面臨美國司法部的反壟斷調查。

禍不單行的谷歌還面臨拆分可能。美國司法部反壟斷調查負責人馬坎·德萊希姆(Makan Delrahim)上週表示,拆分谷歌這類硅谷科技巨頭的計劃正提上日程。

美國總統參選人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此前也提出分拆Alphabet的要求。

面臨一系列質疑,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週一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一直希望開發能使用戶受益的產品”,並且公司的產品“總體上有助於降低價格並增加選擇範圍”。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