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清華大學教授為何總是自稱清朝遺民?背後的原因令人起敬

談及清華的歷史,有一個人是繞不開的,就是清華“四哲人之一的陳寅恪老先生。眾人皆知的是他學問冠絕古今,本事大得很,卓爾不群的學人風骨,以及氣象萬千的學術成就,可稱一時無兩,稱他為“教授中的教授”。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總是以前朝遺民自稱。很難相信,在清華這樣一座思想開放、學術權威的中國最高等的學校裡,一名教授以前朝遺民自稱。就好比現在還有人自稱是在清朝的領導關愛下長大的,是清朝遺民,不是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這種想法的人肯定會被我們當作怪物,覺得他認知出現了大問題。那麼,作為“大師中的大師”的陳寅恪為何會如此執著?

一名清華大學教授為何總是自稱清朝遺民?背後的原因令人起敬

油畫作品中的陳寅恪

家庭背景陳寅恪的家族非普通家庭,他出生時,他的祖父和父親和清朝廷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他這座高峰,原是拔起於群峰並峙之處。翻開新編《辭海》,陳寶箴、陳三立、陳衡恪、陳寅恪四人分立條目。一家三代祖孫四人享有如此殊榮者,恐怕翻遍《辭海》也難再見。祖父陳寶箴,深得曾國藩賞識,最高職位為湖南巡撫。任職期間,積極推行新政,開設時務學堂,辦礦務,出刊《湘學報》,整頓吏治,革除舊習,啟用和向上推薦維新人物譚嗣同、梁啟超等。1898年光緒皇帝宣佈變法維新時,他在湖南首先響應,成為全國諸省中之佼佼者。如此官職如此膽識,其祖父就非凡人官吏,眼界甚廣。父親陳三立, 他於1892年壬午鄉試中舉,歷任吏部行走、主事。與譚延闓、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之譽。且其父親同祖父一般具有遠見卓識,對新思想有著無比的支持。其兄弟何其同一時代,對其影響可先不提。

一名清華大學教授為何總是自稱清朝遺民?背後的原因令人起敬

青年陳寅恪


在他出生之時,他的祖父和父親雖已不再是具有實權的清朝大臣,但是通過他們對“戊戌變法”的支持之心可以看出他的祖父與父親對清朝廷的忠心。在如此忠心為國的祖父和父親的影響下,陳寅恪老先生許是從小就會以清朝廷為國家正統。

一名清華大學教授為何總是自稱清朝遺民?背後的原因令人起敬

中年陳寅恪

自稱遺民,表明了其獨特的精神境界我認為答案是出於對學術研究的推崇,以學術為先,表明了自己對學術的熱愛。學術獨立於政治之後,如何去關心政治,甚至約束政治,這是陳寅恪時代的學者共同面臨的課題。陳寅恪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應當由此展開。史學研究和現實關懷原本是無法截然分開的,但陳寅恪對現實政治的關心,與撈取個人政治資本、淪為政治附庸的研究取向有著根本的不同。在他看來,學術必須是獨立的,但學術又是對現實政治有指導意義的,關鍵就在於學者必須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學術必須堅守其主體性,而不是成為政治的婢女。在他看來,如果他因為政治而就刻意迴避自己是前朝遺民的話題,那麼就違背了學術的真實性。他前朝遺民的身份因為其家庭背景是躲不開的。為了政治而去撒謊,去解釋掩飾自己同前朝無關,在陳寅恪老先生看來是不可接受的。以此自稱正是表明了他對學術的尊崇高於一切。而正是有著高於常人對於學術的追求精神,才最終讓其獲得了非同凡響的國學成就,為成就非凡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換成是我們在他的位置,敢不敢勇於正式自己前朝遺民的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