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沒有上學前班上一年級了,期中考試語文考了35分,怎麼辦?

囡囡語錄


沒有上學前班,確實可能一開始會遇到困難。但是如果只考了35分,那麼可能說明孩子的學習各方面都沒有跟上,而這個問題的產生,跟家長對孩子的培養有很大關係。

一年級的學習,各個方面確實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這本身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只考了35分,那麼我覺得家長需要更多的是反省自己,到底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才導致孩子考試這麼差呢?


假如家長不反思自己,而把問題歸結到孩子沒有上過學前班,那麼我想問題的原因就找錯了。很多孩子都是沒有上過學前班的,為什麼別人可以考到90多分甚至100分?只有正視這樣的差距,我們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


學習,關乎幾個方面:

第一個是基礎知識的積累:如果提前學了,那麼可能掌握起來確實更容易一些。

第二個是學習的能力:孩子的理解力,記憶力,克服問題的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學習的上進心等等。


考試只有35分的孩子,學習能力是不足的,必須儘快調整。而調整的辦法就是從基礎抓起,從學習習慣抓起,從學習態度抓起。

家長要給孩子養成學習習慣,那麼家庭最好有個學習的氛圍。每天儘量安排一段時間來一起閱讀,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氣氛。

而基礎知識方面,一年級語文第一次期中考試無非就是拼音、寫字等簡單的知識,字的結構,偏旁等,以及簡單的組詞。


這個問題,我建議家長儘快調整自己的時間和狀態,投入更多的時間幫助孩子度過早期的學習準備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最需要做基礎建設的,包括對學習的感覺和基礎知識的構建。

如果孩子一上學就遭遇到慘重的打擊,那麼往後的學習心態會差很多。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寶貝一年級期中考試語文只考了35分,家長告訴了我們一個前提,有可能是寶貝沒有上學前班,那麼說明這個寶貝智商是沒有問題的,對吧?我不知道寶貝為什麼沒有上學前班,要知道現在的學前班學到的知識基本上涵蓋了一年級上冊的課程,雖說國家教育機構一直反對學前班學一年級的知識,但是我們也不否認讀過學前班的孩子大多數並沒有像專家說的那樣有厭學情緒,反而孩子們因為學過的知識更容易把注意力去適應新的環境。

如果寶貝只是偶爾考了一次這樣的分數,那麼家長大可不必驚慌,你首先要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試卷的錯題,是看不懂試卷的標題而不會寫,還是因為看得懂還是不會寫。一年級最主要的學習就是拼音,生字,沒上學前班也沒關係,家長就要耐煩一點了,語文最基礎的拼音是一定要過關的。

其實一年級的課程是學的很快的,因為大多數孩子都上過學前班,所以一般老師都不會反覆講,就算是你考了一百分,那也不知道並列了多少位的。

所以一年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看不出以後成績好壞的,但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卻是能決定孩子未來的,比如說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一筆一劃寫好漢字,多陪陪孩子做些親子活動,多練練孩子的口才等等。

最後提醒家長千萬不要因為這樣的分數而去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你要微笑告訴他考試不只這一次,只要努力,以後的考試你會越來越棒的!加油!


三國吳


一年級的學生期中語文考試成績為35分,確實很不理想。語文成績很差,與是否上學前班沒有多少關係,家長一定要弄清楚成績差的原因。



(1)小學生在上一年級前,不需要上學前班。教育部門有規定幼兒園和學前班是不准許學習一年級的知識,這是專家經過無數的論正,是保護兒童身心健康有力的舉措。一年級的小學生在幼兒園或者學前班裡提前學習一年級的知識,弊大於利。

①幼兒園或者學前班的教師不是一年級的教師,專業知識不一定過關,教學有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教師有教學能力,但是教學方法有可能錯誤,進入一年級學習以後,一年級的教師進行糾正很難。

②一年級的學生在學前班或者幼兒園裡提前學習一年級的知識,進入一年級以後,學生容易產生厭倦,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因此,一年級的學生沒有必要上學前班。


(2)現在期中語文考試成績為35分,家長應該檢查一下孩子的智力有無問題。數學成績怎麼樣,是不是也很差。自己孩子的平時語言、口才表達能力怎麼樣,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有個瞭解。如果智力有障礙,只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就很可貴了。

(3)如果孩子的數學成績很好,僅僅是語文成績很差,一定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真正弄清楚孩子偏科的原因,要讓孩子喜歡語文。家長要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培養孩子的語文素養。

①多參加親子互動,講故事、朗讀等語文方面的訓練。

②家裡養成讀書、學習的氛圍,學生一旦有了進步要進行表揚和物質獎勵,提高孩子的學習語文興趣和能力。


(4)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家長的陪伴和嚴格要求下認真學習。一年級的學生,家長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主,不要死盯著分數,著重培養孩子的學習過程。

現在,雖然是一年級的學生,但是在教育的時候要牢牢記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該批評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批評,不能一味地放任不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