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第一年在婆家過年,婆婆給多少壓歲錢合適?

老刺蝟蛋兒


首先,真不想看到這種標題,時代在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應該不會變吧!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受過高等教育的,應該懂道理明事理的人。現在人真不知怎麼啦,整天在公共網絡資源上,扯個人私利,開口閉口就是婆婆公公給多少錢,沒有帶孫子要給保姆費。春節應該是爺爺奶奶給小孩包紅包(孫子輩分),晚輩給長輩包紅包,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錢是身外之物,沒有福報,再多錢你也得不到。所以,做人先積德。


陽光小鳥58




說起婆婆給的壓歲錢。那還是32年前的事。

婆婆給了20塊錢,那也相當不少了。那時一月的工資大約是70塊。

而我兒子去年結婚,我給兒媳婦2000塊。


其實啊!這壓歲錢不不論多少,都是婆婆的一片心意,是一種禮,禮輕人義重。

因為家庭情況不同,家庭收入支出也不同。我是窮人,我想給兒媳婦多拿點,但是不允許啊!每天雜七雜八的要開支,我不能打腫臉充胖子。那以後過日子只有打掉牙往嘴裡咽。



兒媳婦娶回來是過日子的,不是當神來敬奉的。沒錢的給千兒八百不算少。有錢的給十萬八萬不算多。我們的目的是要尊老愛幼,在在家裡有一個傳承的作用。讓孩子們懂得孝道。老人呵護晚輩,晚輩也要孝敬長輩。一個家的核心不是用金錢來維持的,而是用愛來做凝聚力。婆媳相處是要以誠相待,將心比心。婆媳大戰就不會發生,生活才會幸福美滿。有的婆媳,大概是上輩子,戰神投胎的。而且有幸成為婆媳。他們的戰鬥力。被激發出來,遇強之剛。遇弱則柔。多數人都會通情達理的,有無理取鬧的,讓人鬱悶,就要憋屈了,忍字頭上一把刀。

過日子,要講一個情字,不要總把錢當砝碼。


夢裡飛度


談起第一年給兒媳婦壓歲錢俺有發言權,因為俺是去年娶的兒媳婦!

我覺得現在這個年代給兒媳婦錢最少也得一千到兩千,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自己掙錢,少了根本看不上眼,所以說給就給個皆大歡喜,小氣了會適得其反,還不如不給!

去年我們是和兒子兒媳還有親家母在兒子的小家過的年,三十下午我們才從老家出發到兒子樓上!我給兒媳兩千塊錢說是壓歲錢,兒媳自然推脫不要,說自己掙錢了。我說多少就是老爸老媽得一點心意。兒媳自然就收下了!親家母一會出來又給兒子兩千壓歲錢,親家母給這女婿置辦的新衣服何止兩千,意外讓親家母又破費了!

今年我從三月份做的手術,兒媳照顧的盡心盡力!這一年我的衣服都是兒媳婦買的!快過年了,兒子給我五千。我給兒媳轉過去兩千,說過年了,自己買點喜歡的東西,兒媳說:我有錢,只要你健健康康的我們就高興!我說這一年也沒給你一分錢,你還總給我買衣服,我和你老爸很過意不去,你就收下吧!

昨天兒媳婦回來帶我去逛街,給她老公公爹買了一件羽絨服,一個月以前還給買了一身保暖內衣!又給我買了毛衣,內衣什麼的!兒媳就是女兒,很貼心的嘛!

婆媳關係不是不可調和的天敵,只要都知足,擺正自己的位置,別太自私了,一家人就會其樂融融幸福安康!!


驚為仙人


我們這裡不興給兒媳壓歲錢。但是,結婚頭一年興去外婆家認親。外婆舅媽姨媽給錢,叫見面禮或開口費。

一般給二百吧,也有多的。具體給多少,一般是看當下時興再就看本家往來。也就是當地大多數人家給多少或者是婆婆給舅媽姨媽家媳婦多少。

這個是有價碼的。像訂親彩禮五年前興萬里挑一10001或萬里挑七(妻)10007,三年前興28888或31800,現如今是66666或88888。給媳婦第一年的錢也如此,隨年吃飯隨年穿衣,隨大流不捱揍,還有一個叫禮尚往來。


雲夢依然1


婆婆給新媳婦錢是一種習俗,至於給多少,要看婆婆的嘍。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應該給的多一點吧。

我結婚的時候,是九六年。我們這習俗,大年初一,新媳婦要早起床,給婆婆公公端尿盆。婆婆會把給兒媳婦的錢壓在尿盆下。

我想我是有潔癖的,聞不得一些味道,特別是老人的尿盆,不知道幾天沒刷了,味道特別大。為了錢,忍著吧,那個時候窮啊

😂😂😂

捏著鼻子,給公公婆婆端尿盆,尿盆是端了,沒看見錢在哪!

然後,想著還有一個規矩,就是給婆婆掃屋子,婆婆要在掃把下面壓錢!

然後,我小心翼翼拿起掃把,🙃😣

還是啥也沒有,我拿著掃把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真的啥也沒有。

撅著嘴悶著頭給婆婆掃完地,回屋自然是一臉的不高興。老公看出問題,去他媽那屋了,回來告訴我,婆婆說忘了應該放錢了。

我問:然後呢?

老公說:沒了,完了啊!

說忘了,就完了!😅😅😅

實際上,那個時候,婆婆就是給錢,也就是幾塊錢而已!

既然說忘了,那就忘了吧!

😅😅😅


7度風


各地的風俗不一樣,我是江蘇蘇北人,我來分享一下我們那裡的習俗:

在2013年10月1日,我親姐結婚了,嫁給了在南京高淳的我的姐夫,然後所裡當然的第一年我姐姐就在了我姐夫家過年。

我在當地的習俗是,剛加進來的媳婦,婆婆是要給壓歲錢的,也就是類似於結婚時候的改口費之類的紅包,結婚的這個壓歲錢,一般是根據當地的情況來看,少則3000-5000,多則根據自己的家庭實力來給。

第一年我姐的婆婆給了他,10000元的壓歲錢,相當與給我姐補一補當時的家用,因為剛買了新房,然後房貸的壓力也是比較大的,平時婆婆和公公賺的錢都自己吃用。

這幾年我姐的婆婆每年過年也還繼續會給一萬到兩萬的錢給我結合姐夫,平時婆婆他們也是獨立生活的,他們每年還能賺一點錢,到年底一下子給,幫助小輩們一起度過難關。

其實我看到很多的評論說到,都結婚了,是不是應該過年給老人一些壓歲錢,本來這也沒有什麼問題,可是你們也都知道,在現在我們這種婚姻體制下,剛結婚的小兩口一般都要承擔比較重的房貸,車貸以及各方面的壓力,所以這種情況下,如果婆婆和公公的年齡不是很大,也能給予幫助的話,他們一定是會給予一定的幫助的。

所以,說到底,中國的父母,真的是一生為了自己的子女。


軒逸箐風鈴


新媳婦頭一年在婆家過年該給多少壓歲錢合適?這還要視所處當地的習俗而定,有多有少並沒有個統一標準,甚至有許多地方還沒有這個說法呢!

別的地方有啥講法不是很清楚,反正在我們山東青島這邊新媳婦第一年婆婆是要給壓歲錢的!

我和媳婦是在2005年結的婚,這期間我的父母總共是連著給了媳婦兩年的壓歲錢,第一次是我和媳婦剛訂婚,但正式結婚的日期得延到年後,這種情形下準媳婦在過年時一般都是要到婆家過年的,另一次則是結婚第一年過年的時候了。

至於說起給媳婦壓歲錢這件事上來,不得不在這裡誇自己兩句,為了能給媳婦多要點壓歲錢,我可是為此沒少和父母鬥智鬥勇。當時在我們農村當地的標準,一般都是四五百塊錢,有些家境好點的也有給六百、八百的,但是過千的幾乎沒有。我記得媳婦頭一次來我家過年時父母找我商議,問我給媳婦多少壓歲錢合適,以下談話是我原封不動的照當時的場景搬過來的,還沒結婚的兄弟千萬得學好了!

飯桌上:

"海(本人小名),小玲(媳婦小名)今年頭一次來咱家過年,你看得給她多少壓歲錢合適?"我媽一邊給我朝碗裡夾著菜,一邊看似隨意的說道!

"什麼,還得給錢?不用慣她這些毛病,又不是小孩給的那門子錢,不用給!"我含著一大口的飯嘟囔著!

"那不行,這可都是規矩不能破的,否則容易讓別人笑話,多少還是要給一些的!"媽抬頭看了看爸說道!

"這個錢是必須得給的,我看就給六百吧,給的太少不好看,比旁人稍高點就行!"爸抿了一口二鍋頭,吧唧了一下嘴說!

"行,既然你們非要給那就給吧,但是六百是不是少了點,你看咱到現在也沒在城裡買上套房子,說實話小玲能嫁給我心裡已是夠委屈的了,這大過年的怎麼著也得讓人家高興一回不是?"我有些心虛的說道!

"也是啊,確實少了點,要不給八百?"媽試探著跟我說!

"也不差那兩百了,湊個整數給一千得了,十全十美多吉利的一個數!"我嬉皮笑臉的朝媽來了一句!

"好吧,一千就一千,你就成天的知道從我們手裡摳錢,白養了你這麼個不孝順的玩意!"媽有些心疼的數落著我!

"那我替小玲謝了啊,你們先吃,我撤了!"怕他們半道上再反悔,抬起屁股就跑了人!

"哎,你這個小兔崽子給我回來,誰說沒給你們買房了,上個月你不是和你爸剛去付的首付嗎?!"還沒等我跑遠,就聽見媽在後邊朝我喊道!

…… …… ……

得,這下可好,都是大人了,說出的話也不好再收回來,白白的讓媳婦連著兩年賺了兩千元壓歲錢!


山東漢子也柔情


兒媳第一次來家過年該給多少押歲錢合適,我覺得一分錢也不該給,我家沒有這個規矩,兒媳婦又不是小孩子,為什麼要給她押歲錢呢?如果要給,也是當兒子,兒媳婦的給我押歲錢,這叫孝,他們先孝,我們做父母的才對他們慈,這叫孝慈,他們先表達孝順,如先給我兩千元錢,那我會給他們三千或五千元錢,那有父母先給兒媳婦錢的道理?簡直莫名其妙的,將來我的兒媳婦進門,我可不會驕慣她,我的家,我做主,凡事都要講規矩,我從小到大,我父母教了我無數的規矩,我兒子從小到大,現在十六歲多,我也教了他無數規矩,小到吃飯的規矩,大到為人處世之道, 所以我挺自信的,相信他將來找個媳婦也會是個講規矩的人,國家有國家的規矩,小家有小家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我認為兒媳婦第一年在婆家過年,給不給押歲錢,要看她的表現而定……





思夏也是初夏


一般的給一千,二般的給三千,三般的給五千。

再多的這裡沒權說話,怕遭人噴。

我女兒2018年9月份結的婚,今年過年回她婆婆家,好像聽說準備了一千,我妻子也說給女婿(俺東北叫姑爺子)準備一千。孩子她奶也得給,五百就行了,孩子他大伯、叔、姨、姨婆婆,叔公公等都給,最少五百以上。

這傢伙!這孩子發了。

95年我和妻子結婚,頭一年回家,就吃了一頓飯,我妻子一分錢沒得著。一報還一報,我回丈人門也沒得到一分錢,倒搭進去了兩瓶酒。但我倆也不生氣,回家後還是卿卿我我。

過了十多年壞菜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她總說她虧大發了,還背靠背。

後來我終於明白了一個硬道理……

現在都看錢兒說話。


驍勇34



兒媳婦第一次在婆家過年,做為新人,必須向祖先的牌位拜讀,然後給公公婆婆拜年。拜年之後公公婆婆要給錢,但這不叫壓歲錢,是因為閨女在孃家是不磕頭的。到了婆家就要開始向婆家人拜年了,所以叫新人磕頭錢。只給頭一年,以後就不給了。

新人磕頭錢給多少合適呢?這就要看當地的風俗習慣了。條件好的有給六千六,八千八的,一萬一的不等。條件差的,也就是六百六,八百八,一千一的。總之數字要吉利,要雙不要單。喜事成雙吧。

我的兒媳婦第一年的時候是八千八。反正就一個兒子,一輩子就這麼一次,哄孩子一個高興唄。

地域不同,鄉俗各異。你們那裡的風俗是不是這樣,請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