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孩子”遍及26個民族

“爺爺,節日快樂,祝您健康長壽!”“爺爺,我大學畢業了,在醫院工作。這些天降溫了,您要及時添衣”……10月7日,重陽節,雲南省軍區第三幹休所,李一飛老人家中電話響個不停,都是“孩子們”的節日問候。李老的孩子有多少?92歲的他也說不清,只是驕傲地告訴記者,雲南26個民族中一個都不少。

李一飛關注貧困地區教育問題起源於一篇報道。那是1992年,《人民日報》上一篇關於大別山區兒童求學的報道——《不吃飯我也要上學》深深觸動了老人的心。他當即給新聞裡的那個苗族女孩張美芳寄去了200元學費,在當時,200元是他一個月的離休工資。

從郵局回到家中,李一飛依然無法平靜,回憶起在職期間到邊境部隊遂行任務時,借宿老鄉家中的情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家庭也不少,那裡的貧困兒童同樣需要得到關愛!”於是,李一飛聯繫了中國青基會,表示想定向資助雲南的貧困孩子上學。中國青基會將老人的意願轉達到了雲南省青基會(當年為雲南希望工程辦公室),很快,紅河縣浪堤鄉娘普村的失學兒童馬克仰成為李一飛的首個資助對象。

從那以後,資助貧困學子和參與公益事業,成了李一飛離休生活的重要部分。他省吃儉用,不抽菸、不喝酒,走遍雲南7個州市(縣)的100多所貧困中小學,瞭解並記錄下貧困兒童所需所求:麗江九河鄉一年級納西族女孩姚玉蘭家裡窮,沒錢買文具,一直靠揀別人丟棄的筆頭寫字的她,希望能有一支長一點的鉛筆;河口瑤山鄉的李嬌想要一本真正的作業本,而不是用廢紙訂起來的替代品;龍陵縣碧寨鄉傈僳族男孩胡春說家裡想致富但缺乏信息和路徑……很快,每一個受李一飛資助的貧困學生都收到了一個書包,包裡不僅有鋼筆、尺子、60本作業本以及6種學生工具字典等學習用具,還有家禽家畜疾病防治及果樹栽培技術等方面的書籍。

隨著義務教育的推進和邊疆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雲南不少地區落實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城鄉義務教育寄宿生生活補助,實現九年甚至十四年的免費教育,失學兒童大幅減少。於是,李一飛開始將關注的重點轉移到貧困大學生身上。僅在雲南中醫學院,李一飛就資助了貧困大學生40多名,每一年都有近10名學生在他的資助下完成學業,走上工作崗位。

整理受資助對象寫給李一飛的幾千封來信,記者發現,28年來,老人的資助對象至少有232名,遍佈雲南省54個貧困縣,彝、苗、傣、哈尼、拉祜、獨龍等26個少數民族,累計捐贈物資及現金近50萬元。

做一次好事容易,持之以恆地做好事卻是對一個人信念的考量。28年來,李一飛持續不斷地行走在助學路上,他的兒子、兒媳還有女兒全力支持父親助孩子們圓上學夢的做法。每當談及這一切,李一飛老人說:“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只希望把我不多的錢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作為一名老黨員、老軍人,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