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最新徵地補償標準今起執行 城區最高每畝79700元

湖北省徵地補償標準再次提高。記者獲悉,根據省政府最新公佈的《湖北省徵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湖北省徵地補償平均標準調高34%,從11月1日起,宜昌最新徵地補償標準和全省同步執行,宜昌城區綜合地價分三檔,最高每畝補償 79700元。

宜昌最新徵地補償標準今起執行 城區最高每畝79700元

平均每畝漲幅34.37%

據瞭解,徵地區片綜合地價是指在城鎮行政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範圍內,依據地類、產值、土地區位、農用地等級、人均耕地數量、土地供求關係、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劃分區片並測算的徵地綜合補償標準。

根據省政府發佈的通知,此次調高我省徵收集體土地的綜合補償標準,平均標準由現行的每畝32990元,調整到每畝44330元,每畝提高11340元,漲幅34.37%。這也是我省對徵地補償標準第5次進行調整,調整後,我省徵地補償平均標準在中部六省排名第3位。

從調整後的情況看,各市州徵地補償平均標準在3.54萬至7.4萬元/畝之間,最高為武漢市,最低為神農架林區。

我省徵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由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兩部分構成,其中土地補償費佔40%、安置補助費佔60%。經批准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徵地補償按所在縣(市、區)最高標準執行。

宜昌城區最高每畝補償79700元

依據劃定的區片級別,宜昌城區最新徵地補償標準分三檔,具體範圍如下:

第一檔為每畝79700元,區域範圍包括:西陵區西陵街辦、學院街辦、雲集街辦、西壩街辦、葛洲壩街辦、夜明珠街辦、東苑街辦、南苑街辦、北苑街辦、窯灣街辦;伍家崗區大公橋街辦、萬壽橋街辦、寶塔河街辦、伍家崗街辦;伍家鄉:共前村、共勤村、共聞村、共誼村、共升村、共同村、共和村、共強村、火光村、合益村、旭光村、聯豐村、前坪村、漢宜村;夷陵區小溪塔街辦:南津關社區居委會、龍泉山村、南津關村、前坪村。

第二檔為每畝67500元,區域範圍包括:伍家崗區伍家鄉靈寶村、南灣村;點軍區點軍街辦、艾家鎮、橋邊鎮、聯棚鄉、點軍區土城鄉:三澗溪村、三岔口村、車溪村、花慄樹村、李家壩村、芧家店村、土城村、安梓溪村;猇亭區古老背街辦、虎牙街辦、雲池街辦。

第三檔為每畝56300元,區域範圍為:點軍區土城鄉黃家嶺村、穿心店村、落步淌村、望洲坪村、高巖村、席家淌村。

縣市區分三至四檔執行

宜昌各縣市區最新徵地補償標準分為三至四檔,從最高標準看,夷陵區為每畝66100元、宜都市為每畝51500元、枝江市為每畝47200元、當陽市為每畝55700元、遠安縣為每畝56700元、興山縣為每畝45100元、秭歸縣為每畝45200元、長陽自治縣為每畝69900元、五峰自治縣為每畝49500元。

徵地補償標準原則上調高不調低

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相關要求,各地應建立徵地補償標準動態調整機制,補償標準原則上每2至3年更新調整一次。我省新一輪徵地補償標準調整工作是從2018年8月開始啟動的。

我省此次調整徵地補償標準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保證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在深入調查和科學測算基礎上,按照同地同價要求,合理確定市、縣以及不同級別徵地補償標準的差異,保持省域內徵地補償標準的總體平衡。

此次調整標準綜合考慮了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社會可承受力以及農民生產和生活實際需要,徵地補償標準原則上調高不調低。

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要求,僅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是完善徵地補償標準的必然趨勢,我省已具備全域實行區片綜合地價的條件,因此我省此次調整,採用僅制定徵地區片綜合地價,不再保留統一年產值標準的方式,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兩部分。

此次徵地區片綜合地價不含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此次調整,規定由各市州制定本地區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並於新標準公佈後3個月內完成。

據悉,為搞好新舊標準銜接,要求新標準實施前已依法獲得徵地批准,且市、縣人民政府已制定並公告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可以按公告確定的標準執行;新標準實施前已依法獲得徵地批准,但市、縣人民政府未制定且未公告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按新標準執行。(三峽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