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紮實做好兜底保障工作 助力精準扶貧

紅網時刻11月1日訊(新田站記者 鄧提茂 通訊員 李文雄)今年以來,新田縣採取四項有效措施,大力實施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工程,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貧困群眾的保障水平,切實解決了困難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不折不扣落實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按規定程序全部納入兜底保障範圍,做到了應保盡保、應兜盡兜。截至2019年10月,農村低保對象4029戶6437人,其中兜底一類903戶1780人,兜底二類2102戶3487人,比2018年12月新增低保對象1610戶1968人。同時,認真檢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檔案,確保一戶一檔資料完整。檔案資料包括: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情況登記手冊、申請書、家庭經濟狀況核查授權委託書、家庭成員及經濟狀況自覺申報表、家庭成員基本情況及經濟狀況核查表、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報告、村級評議會議記錄和公示及評議成員簽到表、困難佐證資料、身份證及戶口本複印件等。今年以來,共發放農村低保金1460萬元。

落實重病、重殘對象“單人保”政策。通過加強低保對象信息與建檔立卡人口信息銜接,將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參照“單人戶”形式納入農村低保範圍,確保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今年以來,新增重病、重殘低保對象768人。

提高農村低保和特困人員標準和救助水平。從2019年7月1日起,全縣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3840/年/人,月人均救助水平提高至235元;全縣城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基本生活標準提高至7800元/年,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基本生活標準提高至4812元/年,其中在農村敬老院集中供養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基本生活標準提高至7800元/年。

聚焦群眾關切,持續推進低保專項治理。今年以來,先後印發《2019年新田縣城鄉低保專項治理工作方案》《社會保障兜底“一季一專題”集中治理工作方案》,嚴肅查處低保經辦過程中不擔當、不作為、臉難看、事難辦問題;嚴肅查處對低保工作中“四個意識”不強、責任不落實、措施不精準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嚴肅查處低保中“漏保”和“收拿卡要”問題;嚴肅查處近親屬備案制度落實不到位、“人情保”“關係保”問題,確保貧困群眾的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