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一個許久未見的朋友剛好有事到渭南來,

我們便開心的說見一見敘敘舊。

於是相約在【老城的小橋十字路口】見面。

神奇的對話就這樣開始了

朋友:“我到了,你在哪裡?”

我:“我也到了,就在橋上”

朋友:“我沒有看見你呀,我的旁邊有個古樓”

我:“對對對,我就在樓的旁邊”

朋友:“可是我還是沒有看見你”

我:“我也是”

我們彼此都堅信自己所待的位置就是約好的地方,

一遍遍的給對方描述和解釋著,

最後才哭笑不得的發現:

我們說的橋不是同一座橋,樓也不是同一個樓:

她在老城的南小橋

說著眼前的望月樓

我在老城的北小橋描述著跟前的老街牌樓。


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經過“萬難”相見以後,朋友戲謔的打趣道:

我到渭南才三天,找不到地方情有可原,

你可是快待了三年的人了還弄錯,

可就說不過去啦。


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為什麼會這麼說?

來渭南三天VS來渭南三年,

真的會有很大的區別?

那就來場PK賽,以證真的不同!

日常交流

來渭南三天

當身邊人用方言交流時

基本意思都靠猜,

經常鬧笑話。


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來渭南三年

大概意思都可以聽懂了,

偶爾還會習慣性的蹦出幾個方言詞彙來。


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聽秦腔

來渭南三天

我的天,他們是在幹什麼,

一群人在吵架麼?


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來渭南三年

有沒有人和我一起去老街戲樓聽段秦腔。


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吃泡饃

來渭南三天

這饃居然要自己掰,

這要弄的這麼小塊,

手指頭都掰的痛。


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來渭南三年

老闆,饃我掰好了,

湯寬一點,糖蒜多來幾瓣。


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出行方式

來渭南三天

哪裡都不熟悉,

出門不是出租車就是公交。


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來渭南三年

近處直接走路,

稍遠一些就騎共享單車,

實在太遠才乘公交或者出租車。


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關於早點

來渭南三天

早上就吃胡辣湯,

這麼重口味!


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來渭南三年

老闆,一份胡辣湯,

辣子多放些,

再配兩根油條。


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認路

來渭南三天

什麼東南西北,什麼前後左右,


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來渭南三年

你給我一個大概位置就行,

我知道那個地方。


來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


俗話說:入鄉隨俗,

在渭南這座城市待的越久,

越會被這裡的風土人情所征服。

你來渭南多久了呢?

也一樣有這樣的變化和體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