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一个许久未见的朋友刚好有事到渭南来,

我们便开心的说见一见叙叙旧。

于是相约在【老城的小桥十字路口】见面。

神奇的对话就这样开始了

朋友:“我到了,你在哪里?”

我:“我也到了,就在桥上”

朋友:“我没有看见你呀,我的旁边有个古楼”

我:“对对对,我就在楼的旁边”

朋友:“可是我还是没有看见你”

我:“我也是”

我们彼此都坚信自己所待的位置就是约好的地方,

一遍遍的给对方描述和解释着,

最后才哭笑不得的发现:

我们说的桥不是同一座桥,楼也不是同一个楼:

她在老城的南小桥

说着眼前的望月楼

我在老城的北小桥描述着跟前的老街牌楼。


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经过“万难”相见以后,朋友戏谑的打趣道:

我到渭南才三天,找不到地方情有可原,

你可是快待了三年的人了还弄错,

可就说不过去啦。


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为什么会这么说?

来渭南三天VS来渭南三年,

真的会有很大的区别?

那就来场PK赛,以证真的不同!

日常交流

来渭南三天

当身边人用方言交流时

基本意思都靠猜,

经常闹笑话。


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来渭南三年

大概意思都可以听懂了,

偶尔还会习惯性的蹦出几个方言词汇来。


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听秦腔

来渭南三天

我的天,他们是在干什么,

一群人在吵架么?


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来渭南三年

有没有人和我一起去老街戏楼听段秦腔。


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吃泡馍

来渭南三天

这馍居然要自己掰,

这要弄的这么小块,

手指头都掰的痛。


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来渭南三年

老板,馍我掰好了,

汤宽一点,糖蒜多来几瓣。


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出行方式

来渭南三天

哪里都不熟悉,

出门不是出租车就是公交。


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来渭南三年

近处直接走路,

稍远一些就骑共享单车,

实在太远才乘公交或者出租车。


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关于早点

来渭南三天

早上就吃胡辣汤,

这么重口味!


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来渭南三年

老板,一份胡辣汤,

辣子多放些,

再配两根油条。


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认路

来渭南三天

什么东南西北,什么前后左右,


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来渭南三年

你给我一个大概位置就行,

我知道那个地方。


来渭南三天和三年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么?


俗话说:入乡随俗,

在渭南这座城市待的越久,

越会被这里的风土人情所征服。

你来渭南多久了呢?

也一样有这样的变化和体验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