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上海,被稱為冒險家的樂園,有人在這裡一夜暴富的同時,更多的人在這裡傾家蕩產。在百樂門歌舞昇平的同時同時,在大上海五光十色的燈光照不著的地方還有著上海的貧民區。
當時中國戰事不絕,有著租界的上海反而成為了相對安全的地方。
江浙一帶大量的百姓湧入上海,除了那些有錢置辦房產或付得起租金的殷實之家外,更多的是那些逃荒進入上海希望能夠找到機會的農村人口,他們連最差的房屋都租住不起,於是聚集在一起在工廠附近的荒地、廢墟、墳地上形成了上海形形色色的棚戶區。
在過去上海著名的棚戶區有潭子灣、潘家灣、朱家灣、藥水弄、蕃瓜弄、蘇家巷、楊樹浦等地區。
在棚戶區裡常見的是用竹子和木頭結合草泥建造起來的草棚或簡易房屋,這已經算是棚戶區裡較好的住所了,更多的是用竹子和木片搭建起人字型或半圓型的“滾地龍”。
滾地龍就是用幾塊竹片彎成弓形插入地裡當房屋的框架,然後在上面鋪上蘆蓆的窩棚。這樣的窩棚沒有窗,掛上一塊草簾當門,大多高度只到成人的胸口。“滾地龍”內除了睡覺,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所謂的床鋪也僅僅是用稻草和破棉絮鋪成的地鋪。
這些房屋很多儘管不能夠完全的擋風遮雨,但至少可以不用風餐露宿。在當時上海貧民區裡“滾地龍”佔到了住宅的六成以上。
在貧民區裡住在“滾地龍”裡的小老百姓,大多隻能靠出賣體力維持生計,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
有些不甘心就此絕望,一輩子貧窮的人,抓住任何一絲機會,奮力一博,最終從默默無聞的小癟三,從未了叱吒上海灘的大亨,幫會頭子,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傳奇。
這裡面就包括從上海貧民區走出來的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三位響噹噹的上海大亨。